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水产诱食剂在虾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传统的自然放养转向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水产饵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饵料.然而,人工饵料与传统天然饵料相比,其风味和适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异,饵料中添加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饵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饵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下面就对虾饵料中的诱食剂作用及原料选择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截止到2005年,世界渔业量合计14 160万t,世界水产养殖量合计4780万t,世界水产饵料总量超过1亿t,水产饵料已成为我国饲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饵料原料的选择、质量对配合饵料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许多饵料质量问题是由原料所引起的,饵料原料掺假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涉及掺假的种类在增加,掺假物对鱼类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影响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鱼类配合饵料而言,原料的选择和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东海水产研究所研制,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乐清分公司综合加工厂生产的对虾配合饵料.经近年来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应用,效果显著,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产科技》1977,(4):11-14
我区山塘水库面积很大,但单产较低,其原因之一就是饵料不足。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水产事业的迅速发展,人畜肥及青饲料更加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与农业、畜牧业争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饵料成为当前渔业生产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水产品产量5 350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约70%,极大丰富了民众物质生活。同时消耗了大量的鱼粉、豆粕、玉米等原料。由于水产品饵料质量良莠不齐,质量不稳定,过分追求水产品产量,管理不善,形成了饵料系数偏高,浪费了  相似文献   

8.
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是一种介于动、植物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生物,具有动、植物性质的蛋白质组成。但因对其被水产动物消化利用程度上的分歧,以往一直未将其当成饵料生物来开发利用。近几年来日本等国产广泛地用作仔鱼和稚鱼的饵料,作为专利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本文介绍了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征、培养技术、生化成分及作为鱼类(虹鳟和真鲷)饵料的效果等概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各国水产科学工作者,对鱼类的饵料(包括鱼苗的开口饵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介绍几种国外鱼苗的开口饵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福建水产》1986,(3):38-38
为吸取日本鱼虾饲料科研和生产先进经验,提高我省水产饲料技术水平,促进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福建省水产厅委托集美水产学校于6月底至6月中旬在厦门举办水产饲料技术讲习班。6月8日至15日邀清日本长崎县水产试验场岛原分场场长、水产养殖专家吉田范秋讲学,讲授有关日本水产饵料和饲料理论基础知识及科研手段与成果。在日本专家讲学之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央关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两个决定的贯彻,浙江省水产科技发展很快,有力地推动了渔业生产力的发展。1986年在抓好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同时,在结合当前水产生产急需的关键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丁新的成绩。有11个研究课题通过鉴定,其中石斑鱼人工繁殖、青鱼康复剂、配合饵料粘合剂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及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金钊 《齐鲁渔业》1995,12(5):11-14
论述了光合细菌的营养成份和在水产养殖中改善水质、作为饵料、防治病害的机理、作用,指出光合细菌技术的研究、应用预示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微生态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水生动物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微型胶囊饵料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水产养殖育苗主要用轮虫、微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料或蛋黄、豆浆等饵料。活饵料的生产易受环境影响且投资较大;而蛋黄、豆浆等饵料易污染水质且浪费较大;这些都严重制约水产育苗的发展。若能开发出适宜水生动物摄食和消化,营养全面、价格较低、可大规模生产的人工微型饵料来全部或部分替代活饵料 (或蛋黄、豆浆等 ),则可缓解育苗中饵料供应的困难。 微型饵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粘合法、微包膜法及微胶囊法。微粘合法是将原料超细粉碎后用粘合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鱼生产的迅速发展,如何解决鱼类动物性饵料不足,已成为水产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利用灯光诱虫养鱼,我国在七十年代初已有报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所于1987年试用灯光诱捕昆虫养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姚茹 《水产科技》1997,(3):16-18,21
甲壳类营养学研究是以喂养和化学分析开始的,但消化率研究仍然被认为是一项评价水产饵料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尽管配合饵料的化学成份是最佳的营养源,但必须能够被消化、吸收,否则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有关甲壳类饵料的消化率研究,以前曾报道饵料和蛋白质消化率受不同饵料蛋白源及受试验动物的年龄和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配合饵料养殖草鱼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丽 《河北渔业》2007,(2):46-46,51
近年来,随着配合饵料在草鱼养殖中的推广普及,不仅促进了池塘草鱼养殖效益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被广大养殖者所喜爱和接受.但也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新的问题,配合饵料养殖的草鱼出现了营养性综合疾病.现谈谈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涛 《河北渔业》2012,(9):57-60,63
在选择饲养一种水产经济型动物之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所要养殖的水产经济型动物的食性是什么,也就是要吃什么,吃多少等,从而再进一步研究其饵料系列,最后要解决饵料来源和大量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微藻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活饵料,在水产养殖育苗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饵料藻培养方法存在着生物量低、藻液保藏困难等问题,以至阻碍了其商业化发展.综述了近年来在水产饵料藻高密度培养及冷冻保藏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国内水产生物饵料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盛宝利 《河北渔业》2012,(1):45-45,59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堪称海参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尤其近几年,仿刺参养殖业更是迅猛发展,已成为山东和辽宁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仿刺参苗种人工繁育工作也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快速发展.目前仿刺参浮游幼体育苗阶段仍然需要培养单胞藻作为饵料,该过程任务繁重,且易受污染,造成饵料培养失败或饵料缺口,给育苗生产造成损失.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刺参育苗时间的不断提前,出现了单胞藻饵料培育难以与之同步、易老化等缺点,严重影响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20.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