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淑华 《作物杂志》1996,12(3):23-23
龙粳3号水稻的育成与推广张淑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14)龙粳3号系采用有性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199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今累计推广36万hm2。1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龙粳3号的育成是针对我……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绥粳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年经F5决选,代号绥02-6007。2008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08005)。  相似文献   

3.
龙粳3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以合江21号/雄基9号//合江16号///滨旭复合杂交的F_1花药离体培养育成。1992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龙花83-046)。该品种插秧栽培生育日数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黑粳二号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66年以“农林33号”为母本,“合江1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黑交732。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77年  相似文献   

5.
王桂玲 《中国种业》2019,(11):80-80
龙粳434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利用龙粳2号作母本、通系112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时11年选育而成的极早熟水稻新品种。2019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抗冷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6.
寒地早熟香稻龙粳香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兰民 《作物杂志》2012,28(1):147-148,5
香稻是一种珍贵的具有天然香味的功能稻和特种稻。龙粳香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选育的首个长粒、清香型早熟香稻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熟期早、稳产高产、抗稻瘟病、耐寒、活秆成熟的特点。龙粳香1号适合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区三江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7.
龙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80~1982年以合江21号/雄基9号//合江16号///滨旭的组合方式复合杂交,1983年接种其复交后F_1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1991年示范面积达3.12万公顷,1992年2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粳3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早熟。该品种生育日数,插秧为127~130天,直播为105~110天。在插秧条件下需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龙粳3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龙花96-1513为母本、垦稻8号为父本,接种其F1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龙粳39号是以龙花96-1484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龙粳31号、龙粳39号是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面积比较大的优质粳稻品种,二者特征特性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混合种植能够实现两品种优势互补,存优剔劣,使群体结构更为合理化,不失为一种水稻高  相似文献   

9.
杨庆 《中国种业》2021,(1):112-113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对龙粳152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红色边疆农场、龙镇农场共3个地点进行了14个水稻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熟期和产量等的比较,鉴定出黑糯2号、黑粳1808、龙稻301、黑粳13、绥粳329、中科651、垦稻1927、龙粳1951和龙盾3952共9个品种,这些品种熟期早,能安全成熟,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黑粳10号,适合黑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龙粳2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8年以中熟、丰产、抗病的中间亲本垦9291为母本,早熟、优质日本水稻品种空育15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08年7月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公告号为CNA004568E.200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龙粳26号,当年推广面积达13.3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龙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80~1982年以[(合江21×雄基9号)×合江16]×滨旭的组合方式复合杂交,1983年接种其复交后F1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偏大穗型水稻新品种。1992年通过省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5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8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基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5本身设计的三对分子标记JJ113-T3、JJ80-T3、JJ81-T3筛选含有该抗稻瘟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同时采用黑龙江省稻瘟病主要生理小种进行混合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龙粳香1号、龙交06-192、龙粳20、龙粳25、合江19、绥粳9、龙稻5和松粳3共8个品种含有Pi-5基因。实验结果明确抗稻瘟病基因Pi-5在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中的分布情况并评价其分子标记在黑龙江省抗病育种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寒地水稻生产中抗稻瘟病品种的选择以及抗稻瘟病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龙粳2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空育131为母本,以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圃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熟期适中、抗稻瘟病中等、抗冷性中等、米质优、分蘖力较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龙粳5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育98195/龙粳12的F2单株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水稻品种,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等优点,而且株型收敛,剑叶夹角小,种子发芽势及耐寒性、耐旱性强,根系发达,苗期、分蘖期早生快发,籽粒灌浆迅速,充实度好,被誉为"大一号的龙粳31",尤其适合寒地轻简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云江 《作物杂志》2011,27(4):104-105
龙粳2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0年以日本著明优质、耐寒品种上育418为母本,高产、抗病的龙粳1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后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具有早熟、优质、抗病、耐寒、抗倒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0年被黑龙江省农委定为第三积温带苗头品种,当年种植面积达8.3万hm2。经过2009~2010年黑龙江省的低温冷害和稻瘟病  相似文献   

17.
合丰56号原试验代号为合交02-55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1998年以九三92-168为母本,与合丰41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0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多年育种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服务区域障碍大豆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产量、品质、抗性与适应性问题),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创新出大豆新品种合丰56号。  相似文献   

19.
王瑞英 《中国种业》2013,(9):101-101
龙粳41是适宜于寒地稻作区种植的早熟高产软米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良、食味佳、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秆强抗倒等优良性状,2013年1月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寒地优质超级稻龙粳21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粳21(原代号龙花99-45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寒地优质超级稻新品种,通过试验组装形成龙粳21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技术关键是按照龙粳21高产生长规律,协调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栽培技术三者之间的平衡,以强健稻体为基础,稳定产量构成因子,充分发挥龙粳21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