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的神经类型是指个体犬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犬的行为的标志性特点,表现为犬心理特性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典型结合。构成神经类型的各种心理特性,多数是某一种神经特性的表现,但有的也可能是两种神经特性的结合。通常我们把犬的神经类型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四类。探讨犬的神经类型及其特征,对训练和使用警犬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有了解了犬的特性,才能“对症下药”,采用科学的训练使用方法,了解犬的神经类型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选择那些符合使用要求的犬只来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一、犬的选择。在品种上可选择警犬、猎犬、军犬、看门犬、玩赏犬等进行训练。选择受训犬个体时则要挑选身体结构匀称、姿态端正、雄健强壮、年龄为6个月到1岁的犬。在犬的神经类型方面可选择活泼、兴奋型或安静型的犬,但不能选择行为“胆怯”的弱型犬。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幼犬阶段训练非常重要,对于警犬一生的胆量、习惯、动力和社会化等都有着关键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影响。我国警犬技术工作"以刑侦为主业,服务各警种",刑侦犬是侦查破案的一项特殊手段,具备快速、高效、灵活的特点。刑侦犬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刑侦用犬必须从仔幼犬的早期培养抓起,但如何科学地施加影响、系统地开发所需要的警用素质,据调查,国内尚没有成熟的、操作性强、统一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在传统搜索箱包的训练中我们一直都是让犬做选择,即在一排或者几排箱包当中找到有所求物气味的1个或者几个箱包进行示警反应,而不是让犬对单一的1个箱包进行搜索来判断是否有所求物气味。而在实际执勤使用警犬搜索中很多时候面对的是单一的物体,这就需要我们在训练中更加贴近实战。笔者结合自身在实际训练中的经验,浅谈如何让犬形成对单一箱包进行有效搜索的训练方法。在训练之前要培养犬良好的服从性,犬能够依据训导员的口令完成"坐""前来""靠""搜"等  相似文献   

5.
正围绕如何贯彻公安部关于警犬技术工作"四个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本人结合自己在日常训练和使用中的体会,总结出搜爆犬训练中需要注意的五个关键环节,抓住这些环节我们就能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搜爆初训犬的选择环节一头合格的搜爆初训犬,必须具备胆量大,环境适应性强;嗅觉灵敏,视觉听觉完善;衔取、占有欲望强烈;注意力集中,兴奋性高而持久等要求。在搜爆初训犬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采取由陌生人携带待选犬到  相似文献   

6.
前进训练是使犬养成根据指挥的方向迅速向前奔跑的能力。经过多年在基层的实战训练和研究中,我通常把衔取训练的过程分解,延长或暂停犬衔到物品的时间,从中插入服从科目“卧”的训练,逐步使犬形成前进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7.
在2009年全国“两会”安全保卫工作中,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侦查训练大队全力以赴,细化工作措施,狠抓方案落实,全体带犬民警以良好的状态和高昂的士气投入到安全保卫工作中,并将此次任务作为国庆60周年安保工作前的一次大练兵。  相似文献   

8.
一、炸药包装物的选择我们训练搜爆犬的炸药一般都是要经过包装的,但是带犬民警往往都会忽视包装物的选择,总是用一种包装物。经过长期的训练,搜爆犬就会把包装物的气味也作为嗅源,这样做的后果是当搜爆犬嗅  相似文献   

9.
如何树立并贯彻刑侦犬"战训结合"的训练理念,提高部属警犬基地和全国各省级警犬基地的教学、培训、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加强基本素质的训练,为实战打好基础加强体质锻炼,提升实战能力良好的体质是刑侦犬训练和使用的前提。犬的体能锻炼必须贯穿于训练和使用的始终,教师应要求学员做到抓早抓好,循序渐进,科学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体能训练可以有效增强犬的体质及作业的积极性、耐力、注意力、爆发力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给犬以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0.
纪捷 《警犬》2002,(4):20-20,52
训练警犬有两个重要方法,即“一手拿糖,一手执鞭”。当犬顺利地执行口令或手势时,就给犬以奖励,反之则施以适当的“惩罚”。而在训练罗威纳犬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因为罗威纳犬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憨”,奖励或惩罚对它来说都显得无关痛痒。所以,想采用“拉一把打一把”的方法来驯服罗威纳犬是行不通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相似文献   

11.
种犬训练是锻炼种犬的体质、保持良好的体形、开发警用性能、防止品种退化的必要手段,也是鉴定种犬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比较客观地评定警用性能的高低,才能科学地选留警用种犬。而要实施系统的种犬训练,就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各品种犬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因犬施训”。  相似文献   

12.
防卫训练的级别 防卫训练分为三个级别,包括防卫一级、二级和三级。进行防卫一级训练的犬至少要18个月大,参加防卫一级考试的犬先要经过专职裁判人员对犬的性格(气质)进行测试。防卫一级考试主要包括:皮带牵引行走,非皮带牵引行走,行走中坐下,行走中卧下,坐卧等待和撒出自由跑返回。在这些测试中,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设有障碍的训练场,犬必须在听到命令后立即返回,  相似文献   

13.
在训练中,我们会发现犬对一些科目经常混淆,做出与口令、手势要求不相符的动作。例如,对“卧”和“立”、“坐”和“叫”的手势不分,持物“嗅”当成衔取,把无关人员的跑动视为“扑咬”训练等,这些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犬的泛化现象。泛化现象是指犬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不仅对受到非条件刺激强化的条件刺激发生兴奋性反应,而且也对其它未受强化的并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无关刺激同样发生兴奋性反应。这一现象虽然属于训练中的正常现象,但解决不好将影响犬训练的进度和能力的养成。造成犬泛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犬个体的差异,犬…  相似文献   

14.
李习平 《警犬》2011,(2):29-29
一、炸药包装物的选择 我们训练搜爆犬的炸药一般都是要经过包装的,但是带犬民警往往都会忽视包装物的选择,总是用一种包装物。经过长期的训练,搜爆犬就会把包装物的气味也作为嗅源,这样做的后果是当搜爆犬嗅到单纯的包装物气味后也会作出示警反应。本人在训练中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培养一头合格的工作犬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外,还需要训导员对犬长时间的训练。有的同志就问:"难道工作犬训练就没有捷径可走吗?"答案很肯定是"没有"。但是,训导员可以靠提高工作犬的训练效率,来缩短受训的时间,增强犬的作业能力。一、培养亲和关系每个训导员在对受训犬进行训练之前,必须与受训犬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和关  相似文献   

16.
使用警犬追踪,发挥警犬追踪技术优势,可以为案件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为打击和震慑犯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我们的追踪训练与实际使用有脱节现象,直接的影响是追踪犬训练结业后,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现场,警犬追踪效益在回到单位后短期内得不到充分发挥.怎样缩小训练与使用之间的差距,使警犬毕业后就能适应现场追踪的需要,是广大警犬技术工作者长期努力的方向,我们根据工作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7.
幼犬培训是警犬训练工作的基础,要使犬具备良好的警用品质,完成警犬作业的基础能力,就必须经过幼犬培训。笔者就幼犬培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一、利于培养幼犬的依恋性,建立人与犬的亲和关系。幼犬由于神经机能不完善,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训犬员很容易与犬接触,因此训练的理想时期是从幼犬出生后60天左右开始,通过日常饲养管理,从“吃”和“玩”两方面满足幼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行为学上讲,犬此时将主人作为是自己的伙伴,很容易和人接近、玩耍,此时培训就是使犬逐步建立起对人的良好依恋,为下一步能力复杂化训练建立…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好训导员在警犬训练中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在以下3个方面上下功夫。克服"犬不行"的错误认识,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上下功夫。一般能够配发训练的犬都经过严格鉴定和挑选,都是合格的投训犬,只有神经类型不同,不存在质量之优劣。在警犬训练中,训导员往往会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犬的科目训不出来或没训好,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怪犬的质量不好,犬的神经类型不行,导致训练热情越来越低,从而影响到犬,越训越差;有甚者,把气撒在犬身上,采取极端手段,打犬、骂犬,导致犬产生超限抑制,被动淘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头犬成为合格的搜爆犬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搜爆犬工作的环境比较特殊,在搜爆犬训练的初期就要融入到复杂的环境中去,因此注重搜爆犬基本能力及环境适应的培训对于以后的勤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搜爆犬基础能力的培养搜爆犬的选拔从犬四五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这时一定要注重幼犬能力的培养,第一个阶段就是训练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犬到一个新的环  相似文献   

20.
正从传统意义上讲,幼训是指对45日龄至6月龄的幼犬进行管理、散放、培养和塑造良好训练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训练工作犬提供品质优良的受训犬。分析研究多年来,我在工作犬幼训、训练和使用各环节中成败得失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扎实开展幼训工作,培育出具有良好训练品质的受训犬,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实、做细、做精幼训工作,方能培养、塑造出具有良好训练品质的受训犬。一、抓早抓小是前提犬从出生开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分析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