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龙岩市新罗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比较宜优673、天优673、内优航148、两优616、两优667、宜优115、川香优6号、金农2优3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共10个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并分析了各品种再生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优115、内优航148、宜优673不仅头季稻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可作为当地再生稻的主推品种;头季稻有效穗与再生稻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有效穗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12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筛选再生稻推广品种.结果表明,内优航148、宜优99、宜优673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米质优、抗病性与再生力较强等优良特性,头季+再生季两季产量高,可做为再生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内优航148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杂交稻内优航148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进行再生稻内优航14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内优航148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种植密度以每667 m21.4万~1.6万丛最佳,头季稻以1.4万丛的产量最高,再生季以1.6万丛的产量最高,两季总产量以1.6万丛的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再生稻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而筛选、推介再生稻优良品种。2004年对主栽和新引品种进行调查、考察,初步确认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两优2186、两优培九等组合产量构成及特性,为2005年再生稻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研究表明,选用II优航1号作再生稻种植,比作单季稻每公顷可增产2.73t,增效16%。提出II优航1号再生稻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培育的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长势好,再生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介绍了Ⅱ优航1号的再生头季稻与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四川省泸县方洞镇用Ⅱ优航2号杂交水稻进行中稻+再生稻种植示范获得高产的显著效果。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作再生稻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发展再生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四川省泸县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中稻种植面积59.92万亩,蓄留再生稻46万亩,水稻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选择适合中稻-再生稻两季都高产的杂交品种,2015年实施了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大区对比试验,其中选取的内香8514、内5优828、宜香优2115、泰优99、川香优3203、蓉优908、T优6135、旌优127、川农优445、泸优137共十个杂交品种作为实验品种。实验结果表明中稻-再生稻两季都高产的杂交品种有川农优445、川香优3203、泰优99、泸优137、内香8514等,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种植再生稻可以省工、省种、省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鉴定筛选优良的再生稻新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再生稻品种头季稻及再生季稻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目前最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天优3301和Ⅱ优明86;Ⅱ优1273、谷优明占和天优673这3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也较大,均超过对照品种汕优63,也适宜做再生稻种植;江优明62与两优航2号的关联度较小,说明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是理想的再生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对杂交水稻新组合内优航148在各地作中稻和双晚种植的特性、产量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观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内优航148为大穗型组合,丰产性好,熟期适中,米质较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可通过适时移栽、适当稀植、科学施肥、合理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实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3.
根据Ⅱ优航1号组合特点,结合沙县夏茂镇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水平,示范推广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经国内专家2005年8月12日现场验收确认,作为再生稻连片种植的航天水稻"Ⅱ优航148"6.7公顷示范片头季667平方米产量达859.28公斤,跃过了800公斤大关.这意味着继"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之后,中国超级杂交稻家族再添"航"字辈"新丁".  相似文献   

15.
醴陵市再生稻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醴陵地区栽培的再生稻品种,研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试验,记录比较13个水稻品种的播种期、收获期及生育期及各品种头季产量和再生稻产量,筛选出适合醴陵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再生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608"、"Y两优9918"、"准两优199"等作为再生稻品种,其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中,适合在醴陵种植。通过总结近几年再生稻栽培示范的经验,提出了再生稻品种选择和田间管理的技术建议,对于促进醴陵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现实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品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适宜当地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品种“Ⅱ优3301”.总结了Ⅱ优3301作“早播中稻-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两优616、内优航148、宜优673、两优667、福两优1587、深优9775、泰丰优656、泰丰优2098、谷优16等9个晚稻主栽品种在新罗区作早稻种植的表现,并分析了品种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泰丰优656产量最高,可作为晚优早种主栽品种,深优9775、福两优1587、内优航148、宜优673、两优616与泰丰优656减产不显著,可作为晚优早种搭配品种;晚优早种品种株高与穗长、千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穗实粒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Ⅱ优航2号每667 m2栽培2.0万~2.2万丛,能获得较高的活芽数、再生率和产量,是再生稻高产栽培的适宜抛栽密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两优616、内优航148、宜优673、两优667、福两优1587、深优9775、泰丰优656、泰丰优2098、谷优16等9个晚稻主栽品种在新罗区作早稻种植的表现,并分析了品种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泰丰优656产量最高,可作为晚优早种主栽品种,深优9775、福两优1587、内优航148、宜优673、两优616与泰丰优656减产不显著,可作为晚优早种搭配品种;晚优早种品种株高与穗长、千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穗实粒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