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5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遗传变异及地理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游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tugarinae)为黑龙江水系中国境内茴鱼属(Thymallus)新纪录种,也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乌苏里江(WS)、黑龙江上游的呼玛河(HM)和额木尔河(EM)3个下游黑龙江茴鱼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化水平,并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依据.结果显示,WS、HM和EM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8.1、14.4,和11.7,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816 5、0.807 2和0.818 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91 3、0.805 3和0.757 7,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16和7.遗传多样性水平以WS最高,HM次之,EM最低,在地理上呈现出由黑龙江下游至上游逐渐下降的趋势.3个种群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不均衡(P<0.01),WS与HM、EM的遗传距离(Ds)分别为0.609 3、0.635 7,遗传分化系数(Fst)分别为0.068 0和0.0827,HM与EM亲缘关系最近,Ds和Fst分别为0.221 2和0.035 6,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及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6.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93.6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之间.研究表明,黑龙江水系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地理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推测其独特的生活史特性及地理距离是导致种群间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乌苏里江种群和黑龙江上游种群(呼玛河、额木尔河)作为下游黑龙江茴鱼的2个独特进化单元,并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呼玛河3种茴鱼遗传分化及属内地位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茴鱼属(Thymallus)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黑龙江茴鱼(T.grubii)、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及待定名种(T.sp.)3种茴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及分类学地位,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鲫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各种淡水水域内,几乎都有它的踪迹,它的肉味鲜美,很受人们欢迎,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对象。但鲫鱼存在个体小、刺多肉少的缺点,因此对鲫鱼的生物学进一步研究“扬长去短”对发展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许多鱼类学工作者对鲫鱼做了大量工作。如1958年刘桐身介绍了鲫鱼。1959年余志堂等对黑龙江流域鲫鱼种群作过研究,同年陈佩薰研究了梁子湖的鲫鱼。1977年中  相似文献   

4.
鲫鱼是我国分布广泛的常见经济鱼类,在我国各地广泛养殖,养殖效益较好。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从而广受消费者喜爱。研究发现鲫鱼是进化上的四倍体,具有基因组加倍和生殖方式多样(可进行雌核发育生殖和正常的两性生殖)等特点,而逐渐成为研究进化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受到研究人员日益重视。同时,我国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鲫鱼育种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开发了一系列的鲫鱼新品种,不但丰富了我国现有的鲫鱼资源,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异精激发银鲫雌核发育所获后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鲫鱼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欧亚内陆水域。在我国的一些大型湖泊、水库里,鲫鱼一般可占产量的20~40%。黑龙江水系产的银鲫(2n=156±),因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尤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血型及其在区分种群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汉 《淡水渔业》1979,(7):27-31,7
鱼类种群的区分是鱼类学及渔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渔业生产上对任何一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或捕捞对象实际上是该种鱼类的一定种群的代表,因此只有在正确区分鱼类种群的基础上才能根据不同种群的特性,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达到理想的渔业效果。在鱼类学的研究中,种群的区分是有关鱼类分类、演化、生态、遗传等问题的前题,一些较年青的学科如种群生态学、种群遗传学、数学生态学、数学分类学等都是以不同种群作为基本对象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绥芬河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黑龙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马苏大麻哈鱼陆封型种群生态学。通过57尾标本,对其捕捞群体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第二性征、性比、肥满度、成熟系娄及摄食等主要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呼玛河细鳞鱼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报道黑龙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细鳞鱼种群生态学。1995年对大兴安岭山林地区水域呼玛河的细鳞鱼捕捞群体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力、肥满度、成熟系数及摄食等主要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资源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鲤是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它生长速度快,食性广,耐低温,越冬成活率高,是北方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江鲫是鲫鱼的二倍体种群,它肉质鲜美,抗病力强,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大规格鲫鱼(0.4kg以上),市场上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求,促进质量效益型渔业的发展,绥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合作,  相似文献   

10.
达氏鳇又称黑龙江鳇鱼,是世界上仅存的二种鳇鱼之一,另一种是欧洲鳇。达氏鳇自然种群生活在黑龙江水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其上游也有少量分布。达氏鳇是一种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其仔稚鱼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底栖动物,幼鱼和成鱼主要摄食鱼类,也摄食部分两栖类如青蛙等,人工养殖的达氏鳇经驯化后能摄食全价人工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1.
茴鱼属(Thymallus)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黑龙江茴鱼(T.grubii)、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及待定名种(T.sp.)3种茴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及分类学地位,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和待定名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7.3、18.2和15.3,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9112、0.9190、0.849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分别为0.8900、0.8980和0.8250,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37和43。黑龙江茴鱼与下游黑龙江茴鱼的遗传距离(Ds)最小(0.9617),下游黑龙江茴鱼与待定名种最大(1.8427),3种茴鱼的Fst为0.1575(P〈0.01),远大于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的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种间产生显著的遗传分化,结合3种茴鱼种间稳定而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及其地理分布现状,支持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3种茴鱼在属内各为独立种的分类学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李思发  王强  陈永乐 《水产学报》1986,10(4):351-372
用LKB平板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的鲢、鳙及草鱼的原种8个种群16个酶位点的遗传变异。同种鱼不同水系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化遗传差异。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分别是13.3%、26.7%、13.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0493、0.0484、0.0511;长江、珠江鳙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都是31.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375,0.0977;长江、珠江、黑龙江草鱼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0%,38%,23.1%,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241,0.0961,0.0525。南方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有比北方的高的趋向。长江鲢—珠江鲢,长江鲢—黑龙江鲢,珠江鲢—黑龙江鲢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957,0.9955及0.9696;长江鳙—珠江鳙的遗传相似度是0.9955;长江草鱼—珠江草鱼,珠江草鱼—黑龙江草鱼,长江草鱼—黑龙江草鱼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679、0.9483及0.9324。长江种群与珠江种群这两个中央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边缘群体黑龙江种群与中央群体长江、珠江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黑龙江草鱼种群很小,其资源的保护工作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地区(包括华东部分省区)有黄河、海河、辽河、黑龙江等主要水系,总水面约8,000万亩,其中湖泊水库水面不少于5,000万亩。鲤鲫鱼是这些湖库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尤其是黄河鲤、官村鲫、东北银鲫等中外驰名。但是近年来,无论湖泊水库,鲤鲫鱼资源总的出现衰退趋势,产量下降,鱼品质量降  相似文献   

14.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科鱼类。长期以来,阻碍鲫鱼成为重要养殖鱼类的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缓慢。亚种银鲫的经济性状较鲫鱼优越。在银鲫的不同种群中,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称方正鲫)种群最好。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选育研究。搞出了由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5.
哲罗鱼Huchotaimen (Pallas)又称哲罗鲑 ,属鲑形目 ,鲑科 ,属名贵冷水性鱼类 ,为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地理分布于伏尔加河至黑龙江流域。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中、上游 ,乌苏里江、嫩江上流 ,牡丹江、松花江上游 ,镜泊湖的山区溪流 ,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哈纳斯湖。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上游的数量较多 ,为黑龙江水系冷水性经济鱼类。近些年来 ,由于种群数量稀少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 ,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为了研究其渔业资源现状 ,保护其鱼类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根据国家科技部下达的“我国内陆冷水性鱼类渔业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16.
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渔业资源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水系鱼类资源丰富。三水系的鱼类分别有274(水生生物研究所1976)、385(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报告1985)及113(水生生物研究所1976)种。据尼可里斯基(1956)黑龙江水系为103种和亚种,据张觉民等(1986)我国黑龙江水系境内为96种。在如此众多的鱼类中,鲢、鳙、草鱼一直是天然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野鲤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主要种类之一,也是黑龙江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由于黑龙江野鲤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已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北方地区的优良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地方名:大麻哈鱼、秋鲑、大马哈鱼,是北半球著名的经济鱼类,栖息于太平洋北部(N33-N72)沿岸水域,是大麻哈鱼属在太平洋中分布相对广泛的一个种类。绥芬河水系大麻哈鱼类种群属于北太平洋亚洲群系滨海州地理生态种群,由日本海经下游(俄罗斯境内)溯入我国境内,每年9月上旬至10月末溯游到绥芬河东宁江段,是绥芬河水系重要的经济鱼类。我国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哈尔滨水产试验场于1956年在乌苏里江首次开展大麻哈鱼人工孵化放流;吉林省水产研究所于1962年在图们江开展人工孵化放流;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正普安银鲫(PUAN Carassius auratus)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特有的鲫鱼种群,因产于普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特有的土著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种质资源,1988年上海水产研究所根据研究成果报经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对普安银鲫的优良性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定普安银鲫是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并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1-2]。普安银鲫鱼肌肉中  相似文献   

20.
用LKB平板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的鲢、鳙及草鱼的原种8个种群16个酶位点的遗传变异。同种鱼不同水系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化遗传差异.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分别是13.3%、26.7%、13.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0493、0.0484、0.0511;长江、珠江鳙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都是31.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375,0.0977;长江、珠江、黑龙江草鱼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0%,38%,23.1%,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241,0.0961,0.0525。南方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有比北方的高的趋向。长江鲢-珠江鲢,长江鲢-黑龙江鲢,珠江鲢-黑龙江鲢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957,0.9955及0.9696;长江鳙-珠江鳙的遗传相似度是0.9955;长江草鱼-珠江草鱼,珠江草鱼-黑龙江草鱼,长江草鱼-黑龙江草鱼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679、0.9483及0.9324。长江种群与珠江种群这两个中央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边缘群体黑龙江种群与中央群体长江、珠江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黑龙江草鱼种群很小,其资源的保护工作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