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农时期发现野生茶树,茶树已从云南原产地推移到国内外生长适宜地区。有些人对原产地发生疑问说,如果原产地是云南,为何发现野生茶树是在湖北?茶树从云南原产地推移到各地,各地劳动人民都可先后发现发生野生茶树;这与英国人的错觉是一样的。十八世纪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就认为阿萨姆是茶树原产地。同样的错觉,在四川发现野生茶树或最先的茶事文献,就说四川是茶树原产地。如果说四川是茶树原产地,成都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公元前七十年左右)荈诧、王褒《僮约》(公元前五十九年)、扬雄《方言》(公元前十八年)的蔎,相离不到一百年,茶的记事就不会不相同(四川不是茶树原产地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发现的价值(续)黄桂枢(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澜沧邦崴古茶树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初,我国就已利用茶叶了。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所发现的"原生茶树"原始分布和树龄等情况来看,云南思普区澜沧江流域一带是世界茶树...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05,27(2):58-58
世界各国普遍公认茶树原产于中国。1824年,驻印英军勃鲁士(R·Bruce)宣称在印度阿萨姆省皮珊的新福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对茶树原产地才有分歧。100多a来茶树原产地问题之争主要出现了四种观点:一源论派。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理由主要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培栽茶树的国家;中国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最早、最多,现今尚有大量野生大茶树;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都来源于中国;大部分茶树亲缘植物均产于中国;中国种与阿萨姆种的染色体数相同,茶酯酶的同功酸没有根本差异。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一源论派”主要在…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国内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省份之一,是茶树原产地边缘发展的古老茶区。各少数民族对茶的方言与我国唐代以前的多种茶义汉字的音韵相近似,至今仍保留着各民族较为原始的利用茶叶的技术。贵定县农业局宫关华,于一九八一年在昌明区岩下公社海拔1960米的铁锁岩半山腰地带,发现我省罕见的近千年野生古茶树数株,其中最大的根部直径有45厘米左右。早在公元760—770年间,唐朝陆羽《茶经》即载:“黔中生思州、播  相似文献   

5.
论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发现的价值黄桂枢(云南省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世界茶叶的故乡在中国。那么,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中心地带在何处呢?这是国内和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研课题,生存至今而近年被发现后由省内外专家考察论证的云南思茅地区澜沧邦崴过...  相似文献   

6.
陈红伟 《茶业通报》2006,28(2):64-64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之南,地处亚洲大陆向中南半岛的过渡地带。全州土地面积共1.97万km2,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95.1%。西双版纳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区之一。2004年3~5月,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州茶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工作,共有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州农业局、一市二县农业局、大渡岗茶场、勐海县茶办、勐海茶厂、云南日报社驻版纳记者站、州电视台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记者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数千年来,古今中外还未有提出茶树原种;茶树原产地,两百年来的争论亦未肯定。这两个问题非解决不可。作者博览古今中外的茶业历史文献,得到启发,乃与研究茶树品种而参加品种调查团到云南西双版纳实地考察的陈震古同志提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是茶树原产地以及皋芦种是茶树原种的论证,于1978年7月,在太原全国农业科学讨论会上作报告。大会主席团在预备会上讨论研究后,特刊第三期简报肯定这篇论文。会后国内各院校和茶叶研究所特组织八人调查团到西双版纳实地考察,回来合写调查报告在《中国茶叶》发表,并无相反意见。  相似文献   

8.
1996年11月,由云南省思茅地区组织省内外10余名专家,对镇沅县千家寨古茶树进行了现场警察,认为这片野生大茶树群落是目前世并上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编号为1号树的-株大茶树树龄推算为2700年,2号树推算也有2500年树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年老的野生大茶树。生长在海拔2280米高山密林中这两株古茶树,1号树高25.5米,基部直径1.2米;2号树高19.5米,基部直径1.02米。在两株大茶树附近的海拔2100~2500米的280公顷原始森林中,都是以茶树为建群树种的原始植动群落,林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到处可见。云南新茶树王在镇沅…  相似文献   

9.
云南为国内外著名茶树原产地。在地质纪录上,云南大部分地区没有遭到第四纪冰川运动的袭击,因而有许多第三纪植物。茶树以其雄伟壮丽的树姿存在于云南的原始森林中,它对于茶树的起源、进化以及品种性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于一九八○年三、四月间。对云南南部的茶树原产地——勐海大黑山、南糯山、金平老林与茶树原始型作了考察。同时对云南省部分栽培型茶树做了比较观察,并查对了有关茶科标本。现将考察结果整理如次: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栽培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早已是我省的传统出口商品。据(亻太)文记载,早在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就有人工栽培茶树,清乾隆年间,公元1763年云南就开始向外出口茶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茶叶年最高产量曾达9.900吨,1937年仅思普特税局的统计,出口茶叶900多吨。后因受国外列强的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摧残,到1949年全省茶叶产量还不到2500吨,茶园面积仅16万亩。  相似文献   

11.
张利平 《茶业通报》1999,21(4):38-39
我国年产茶叶已达到56万多t,茶叶在生产过程中,茶叶的副产物也相当可观。据调查,生产1t红茶约有30~50kg的茶灰、筋毛、梗朴等副产物;生产1t绿茶或其它茶类,亦有20~30kg的副产物。据此测算,目前,我国每年茶叶加工中的副产物至少在1.6万t以上;茶树更新修剪下来的枝叶等有数万吨之多;全国已开花结果的茶园约为80多万hm2,茶籽年产量也有8~10万多t;此外,还有大量的低档粗老茶叶。因此,综合开发利用茶叶副产物,不仅可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丰富人民的生活。现将茶及其副产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大茶树资源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重庆大茶树资源进行新考 ,结果表明在重庆 6县 (市、区 )尚存在大茶树 ,其中以南川、綦江、江津为多。它们大多生长在海拔 10 0 0~ 130 0m ,植株高大 ,主干挺拔 ,最高者达 11 78m ,最大胸围为 1 2 6m ,子房大多无毛 ,果皮一般粗糙 ,种子多为肾形 ,叶片为大叶或中叶 ,叶面光滑 ,叶尖延长 ,叶形多为椭圆和长椭圆形 ,抗寒性强 ,栅状组织多为 1层 ,大多具有巨大的骨状或树状石细胞。该文还对重庆大茶树资源的利用、保护及与茶树原产地的关系等问题进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种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育种历史悠久。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概况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犤1犦。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4.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种信息》2005,(6):16-17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拥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同时产区辽闊,有着兩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经多年的自然选擇和人工选擇結果,各地都有很多在生产上起着决定作用的优良地方品种。这些品种迅速加以繁殖推广,是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的关鍵之一,如经我站初步調查鑑定的崇庆枇杷茶,在一般的粗放管理条件下,即可較当地一般茶树增产42%以上,制成紅茶,  相似文献   

16.
加大夏秋茶资源开发力度 走安徽茶产业提升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起源于中国的饮茶习惯,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消费风尚,茶叶也被列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目前,全球五大洲约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2012年,全世界茶园面积443.87万hm2,茶叶总产量为452.8万t,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达20多亿。茶叶,已不仅仅是一片树叶,而是具  相似文献   

17.
陈立杰  陈旭晖 《耕作与栽培》1997,(3):64-64,F003,F004
该文通过试验示范和调查后,提出贵州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适于茶树的生长,是茶叶原产地和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但目前单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数四分之一以上。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低产茶园面积大,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经营不善是影响茶叶增产的主要原因;今后茶叶生产的重点应放在地提高现有茶园单产和茶叶品质上。深耕改土、培肥茶园是提高茶园单产的基础;在此同时采用更新树冠,复壮树势、增施肥料、合理定型修剪、适时采摘、  相似文献   

18.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国内发现利用茶叶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760—770年间,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即载有“黔中生思州、播州、贵州、夷州……。其思、播、贵、夷往往得知。其味极佳”。现省内各少数民族关于茶叶的一些方言还与我国唐代以前的多种茶义汉字的音韵相似,有的还保留着较为原始利用茶叶的方式。贵定县农业局宫光华同志,于1981年还在昌明区岩下公社海拔1960米的铁锁岩半山腰地带,发现了数株野生古茶树,其中最大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远在仰韶文化时代,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神农”时期,就发现野生茶树的鲜叶可为药用,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商朝就有人工栽培的茶树,鲜叶晒干作贡茶,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西周时期茶叶作祭品。春秋时期鲜叶作饭菜。战国时期茶叶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四川存:武阳买茶的初级市场,成都卖茶的中级市场。茶叶通过朝鲜乐浪郡出海传入日本。一九五六年日本福岗小西市长接待我国贸易访问团说:中国茶叶汉朝已传入福岗。东汉时期茶叶为皇宫的普通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