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虫源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转Bt基因棉)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1992~1997年平均植棉面积2.45万公顷,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44.6%、51.2%,而1998、1999年平均棉花面积8333公顷,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7.7%、10.5%和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虫龄期明显偏小;玉米等作物田因为轻视防治和难以防治而龄期偏大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各种作物田残虫量的调查,采用加权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提高下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1 虫源发生了转移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 ,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 ,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 (转 Bt基因棉 )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 ,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 ,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 1 992~ 1 997年平均植棉面积 2 .45万公顷 ,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 44.6%、51 .2 %,而 1 998、1 999年平均棉花面积 8333公顷 ,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 7.7%、1 0 .5%和 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  相似文献   

3.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的预测桑俊民,王赐芳,赵爱民河北永年县农业局057150棉铃虫二代发生量直接影响着三四代的发生程度,因此,对其进行早期预测,可为各项防治工作的准备和安排提供指导。本文选用1980~1991年的调查资料,对冬后棉铃虫活蛹数、麦田一代幼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小麦播种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麦田一代棉铃虫发生呈上升趋势。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正值棉花蕾花期,如防治不适时,常造成大量花蕾脱落。预测二代棉铃虫,以往是根据越冬虫量或一代成虫,时效性差,准确率低;1975年以来,改用网捕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的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棉田害虫发生防治的几个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棉铃虫连续猖獗危害,发生严重;近几年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明显降低了施药次数和危害程度;加之棉价下降,植棉面积锐减等因素,棉铃虫的生态环境及发生危害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相应对棉田害虫的统计、预报、防治等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笔者就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虫源基数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的普遍种植与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棉铃虫在本地各植棉县(市)发生量及为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地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3年多的调查研究,现在已基本摸清了棉铃虫在本区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以及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1 棉铃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棉铃虫在本地区一年发生3~4代,一、二代世代间明显,三、四代各虫态并存,重叠现象十分严重。越冬代成虫发生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一代成虫期为6月中至7月上中旬,二代成虫发生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羽化后2~3天即可产卵,卵期5~9天…  相似文献   

7.
江苏铜山县常年植棉约 2万公顷 ,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皮棉损失在 2 5 0吨左右。由于栽培方式、茬口布局、种植品种等的变化 ,给测报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准确掌握棉铃虫的发生动态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近1 0年的棉铃虫发生与防治经验进行了总结。1发生期1 .1一代残虫在麦田外寄主上(如豌豆 )的发育进度明显早于麦田。本地常年有种豌豆的习惯 ,由于在豌豆田很容易捉到虫子 ,常在豌豆田查 1代残虫基数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多年的资料看 ,豌豆田内棉铃虫的发育进度比麦田早 3~ 4天。因此 ,棉田 2…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椐多年生产实践和计算机理论,利用BASIC语言编制了预测二代棉铃虫卵始、盛、末期的计算程序,供地、县级病虫测报人员参考试用。1 程序依据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许立瑞先生在山东省第4期病虫测报培训班上讲授的“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残虫发育进度分龄推算预测二代棉铃虫产卵期”的理论和推算方法。该方法预测超前性强、时间准确、计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一、发生原因分析1.越冬基数高。1991年第四代棉铃虫发生重,使越冬虫源充足,加之9月份气候温暖、湿润(月平均气温21.6℃、相对湿度80%),适宜第四代棉铃虫生长发育和入土化蛹。1991年9月下旬调查四代残虫,平均每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8月,在2代、3代和4棉铃虫发生期调查了冀鲁豫18个监测点棉田的21个棉花品种的抗虫性和抗病性,并对统一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东场的相同品种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Bt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梁山监测点2代棉铃虫田间百株残虫量为15头(达到了防治指标百株13头),其余品种及3代和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百株残虫量均在防治指标以下。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冀鲁豫三省检测品种对2代、3代、4代棉铃虫抗性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2.1%、39.1%、36.8%。Bt外源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冀鲁豫各省苗期此蛋白含量分别为307.1、312.7、272.0ng·g,其余时期和器官均低于苗期。此外,调查发现黄萎病的发病株率6—8月最高值分别为8.3%、10oA和6.7%。  相似文献   

11.
利用芹菜花诱杀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花期与棉铃虫一代成虫发生期吻合,棉铃虫一代成虫偏嗜芹菜等伞形花科植物,因而利用芹菜花可有效诱杀棉铃虫,从而降低棉田落卵量、推迟二代棉铃虫化防日期、减少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2.
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鲁新  李建平  王蕴生 《玉米科学》1995,3(1):075-078
本文对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的一代越冬型和二代越冬型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和临界光周期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6℃、16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54.88±1.14天,雄虫53.59±1.42天.二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28.14±0.99天,雄虫28.47±1.24天。一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757±0.0036克,二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593±0.0021克。在26℃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30分钟.二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3小时40分钟。在26℃、15.50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7.7284±0.2664天,蛹8.3276±0.9930天,二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5.9500±0.2235天,蛹重7.7129±0.1102天.经分析认为,公主岭地区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存在一化性类型和二化性类型,这两种化性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区分开.对此项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亚洲玉米螟大发生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特点及原因1 .1 发生特点。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春 ,滨州地区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 ,对棉铃虫越冬极为不利 ,且越冬虫蛹较少。据地区植保站挖蛹调查 ,全区棉铃虫越冬蛹每平方米平均不足 0 .2头 ,许多点未查到虫蛹 ;说明棉铃虫越冬基数低。一代棉铃虫在寄主作物发生较轻 ,麦类及蔬菜等作物未受到虫害影响。然而 ,二代棉铃虫却呈特大暴发趋势 ,发生面积之大 ,来势之猛 ,程度之重 ,令人始料未及 ,据省植保总站提供的数据 ,到 6月 2 7日二代棉铃虫累计落卵量全省平均为百株 2 0 0 0粒 ,东营、滨州、聊城三地市最为严重 ,百株平均为 50 …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湘西烟地适宜绿肥种植模式,研究了箭舌豌豆、黑麦草、油菜在单作和混作条件下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箭舌豌豆的生物量明显高于黑麦草、油菜;(2)箭舌豌豆与其他绿肥混作模式的地下部分生物量要高于单作,但混作绿肥地上部分生物量不如单作;(3)箭舌豌豆以及箭舌豌豆与其他绿肥混作模式绿肥提供的全氮、全磷、全钾、全碳相对较高。因此,在湘西州烟区旱地,以推广种植箭舌豌豆或箭舌豌豆与其他绿肥混作模式为好。  相似文献   

15.
防治棉铃虫要形成决战态势──农业部提出防治策略:压住头狠治中扫好尾据全国植物保护总站预报,由于去年棉铃虫三、四代大发生,残留虫量高,越冬死亡率低,导致今年一代棉铃虫发生早,二代棉铃虫有大发生的可能。加上今年气候不正常,灾害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又比较大。今...  相似文献   

16.
抗虫棉在新疆的应用表现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王波  孔宪辉 《中国棉花》2001,28(6):28-29
近年来 Bt转基因抗虫棉 (简称抗虫棉 )在新疆种植的总体表现状况良好。抗虫棉可减少防治棉铃虫农药和人工的投入 ,减轻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棉铃虫重发区种植具有抗虫、增产、节本、增效的积极作用 ,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抗虫棉在生产上的表现在新疆棉铃虫发生重的地区种植抗虫棉 ,其抗虫性表现良好 ,抗虫能力均在 80 %以上。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时期一般不需药剂防治。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抗虫棉抗虫性有所下降 ,当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时 ,个别虫量大 ,受害重的棉田还需药剂防治 1次。据调查 ,抗虫棉…  相似文献   

17.
成安县1994年棉铃虫发生概况及原因分析王书魁河北成安县植保站0560071994年棉铃虫的发生特点是发生期偏早,蛾卵量一代比一代多,虫情分布不均,发育不整齐、历期长,五代幼虫能入土化蛹。1各代棉铃虫发生概况1.1第一代棉铃虫为轻发生。其越冬代蛾、卵...  相似文献   

18.
生物农药BT—8010的正确使用赵健,张勤河南柘城县陈青集乡科技文化站4762001用药时机由于Bt—8010的使用效果是杀卵不见虫。6月25日、7月25日、8月底左右分别是二、三、四代棉铃虫产卵高峰(一代棉铃虫发生在麦地里,二、三、四代主要危害棉花...  相似文献   

19.
南疆棉铃虫发生规律及暴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健康  王安源 《中国棉花》2001,28(10):40-41
90年代中期以来 ,棉铃虫在南疆连年暴发为害 ,尤其是二、三代棉铃虫的特大暴发。据调查百株幼虫最高达 80头以上。通过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南疆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全年发生 3个完整世代和 1个不完整世代。年际间发生量、发生时间有差异。而棉铃虫暴发主要是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不正确的防治方法。通过分析研究 ,诣在为科学有效的防治棉铃虫提供依据。1棉铃虫发生规律及习性1 .1 棉铃虫发生规律。南疆巴楚植棉区棉铃虫一年发生 3~ 4代 ,全年发生 3个完整世代和 1个不完整世代。越冬代棉铃虫蛹羽化在 4月底至 5月上旬。一代棉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棉铃虫在吴桥县有发生危害加重的趋势,特别是2014年2代棉铃虫在吴桥县大发生,是种植抗虫棉以来最重的1年。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2014年2代重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