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的药饵三个月,然后常规饲育,最后育成假雄鱼占74%的群体。用此假雄鱼与正常培育的雌鱼受精,产生了全雌后代群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适量投喂法对稚鳖对29.5℃,30℃,30.5℃,31℃,32℃等不同温度下的摄食及生长进行研究,发现在30.7℃稚鳖个体增重最快,29.8℃饲料系数最低,在30℃以内,稚鳖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加快,当水温超过30℃时,稚鳖的生工速度却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的湿度下,稚鳖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日投饲率为2.8%-3.0%,全天投喂的饲料中,上午占1/3,下午或晚占2/3。  相似文献   

3.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5,(11):84-84
防治方法:①发病季节可每月使用一次溴氯海因,0.3~0.5毫克/升对池水进行消毒。②发病高峰季节,每半个月投喂药饵2~3天,其用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蟹宁5~10克、高效益生菌复合制剂2~4克、FRC活力源添加剂1~2克,以预防河蟹颤抖病的发生。③河蟹患病后,第一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  相似文献   

4.
3.饲养管理(1)投饲蛾蚪孵出3~6天后,卵黄囊吸收完毕,此时开始吃食,须投喂人工饲料,如蛋黄汁、豆浆等,均匀泼洒投喂;7~30天时,蝌蚪由1.7cm增长至4.2cm,并长出尾芽,可投喂螺肉、鱼肉、鱼肠和动物内脏(未腐烂变质)、玉米粉、米糠、麸皮、豆饼等,每10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70g(动物性饲料占60%,植物性饲料40%);30天后到变态,每1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80g(动物性饲料占40%,植物性饲料60%)。糠、麸皮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投喂,鱼肠、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切碎投喂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二龄团头鲂鱼种夜间投饲和不投饲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其对生长、饲料系数和池水溶解氧的影响。试验历时106天,结果表明,夜间投饲对团头鲂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池鲂鱼个体重比对照池平均增加15.8g,差异显著(P<0.05),亩产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增产94kg。饲料系数试验池和对照池相关不大。溶解氧在7月10日前试验池略低于对照池,7月10日到8月末,试验池比对照池低0.53~1.30mg/l  相似文献   

6.
李济平 《渔业现代化》1999,(5):12-13,10
二种生物过滤器(滴流和珠粒)和二种去固体过滤器(旋转筛滤器和多管沉淀池)组成四种室内独立循环养殖系统(表1)。每个系统均有一个20001环状玻璃钢水箱、水箱内饲养平均体重609杂交条纹鲈鱼苗,密度约320条/箱。每天08:00投喂饲料。第一个试验持续4周,每个系统投饲率600克/天.约占3%鱼体重。第二个试验持续约6周、每个系统投饲率800克/天,占2.5%鱼体重。试验3和试验4重复以上二种投饲率。二个连续试验之间,更换全部用水,清洁过滤器阻塞物。整个过程约6个月生长期(四个4~6周试验和每二个…  相似文献   

7.
黄鳝工厂化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养殖方式,它改传统的有土养殖为无土养殖,室外养殖为室内养殖,静水养殖为流水养殖,与传统的有土养殖相比,它具有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投放规格25-40克/尾鳝苗l-1.5公斤/米‘,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饲养,70%的个体可长至IOO克以上,饵料系数1.5-1.8,以目前原料成本计,生产成本15-20元/公斤。技术要点如下:一、选择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地分室外和室内两种,面积2-20米’/口,地深0.5米,他内用水泥抹光,地埂上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利用泉水集约化养殖哲罗鲑的生长情况、饵料系数、养殖成活率、病害防治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养殖密度和饲料对比试验。经过323d的养殖,哲罗鲑从初始时的1.59g/尾增长到1020g/尾,达到了上市标准,养殖成活率84.84%,饵料系数0.86;密度和饲料实验表明放养800尾/池的哲罗鲑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投喂进口饲料的哲罗鲑饵料系数0.92,每Kg鱼饲料成本9.05元,投喂国产饲料的哲罗鲑饵料系数1.05,每Kg鱼饲料成本7.66元;影响哲罗鲑的主要疾病是小瓜虫病、烂鳃病和出血病,要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9.
白点鲑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f·pluvius)是原产于日本河川、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属鲑科红点鲑属因其身体背、侧部有白色斑点而得名。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与虹鳟等其他冷水鱼类相比,白点鲑喜食沉底的人工食料。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是20℃,超过20℃生长减慢,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0.5℃水温下仍能摄食生长。适宜pH值为6.5~7.5,池养条件下,鱼池排水口水中溶氧要在3毫克/升以上。一、当龄鱼养殖及亲鱼培育白点鲑从稚鱼至成鱼的养殖都采用流水池集约化养殖方…  相似文献   

10.
两种投饲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扣蟹阶段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蟹种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的影响,自2016年5月中旬开始,分别用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饲喂淡化后的河蟹大眼幼体,比较两种投饲模式下蟹种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效益。试验结果:(1)在整个养殖期间配合饲料组的蟹种平均规格高于传统饲料组,体质量增长率也普遍高于传统饲料组;(2)配合饲料组1龄性早熟个体的亩产(15亩=1 hm~2,下同)及其占总产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两个饲料组中1龄性早熟个体的平均规格差异较小,均为21 g左右;(3)配合饲料组蟹种的产量以及大规格蟹种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成活率稍低于传统饲料组;(4)配合饲料组蟹种的最终规格主要集中于3~6 g(42.61%)和6~9 g(24.57%)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而传统饲料组蟹种的规格主要集中于3 g(33.00%)和3~6 g(44.81%)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5)由于在平均规格、最终产量和销售价格上的优势,配合饲料组的最终净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传统饲料组。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饲料,配合饲料可以提高蟹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故在扣蟹养殖中应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1999年7月1日~9月15日用甲鱼全价配合饲料添加自制料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养殖池为泰兴市水产珍品养殖场8#亲鳖塘,面积1000米2,防逃及进排水设施齐全,北边水泥斜坡作食台兼晒台,内有亲鳖61只,平均规格1.5公斤/只,计91.5公斤。1999年7月1日放养出温室的甲鱼396只,平均规格0.31公斤/只,计123.1公斤。养殖期间采用镇江龙山成鳖料,自制饲料是由炒制的大豆、小麦、玉米按2∶1∶1的比例充分拌匀后粉碎而成,投喂时按配合饲料与自制料2∶1的比例,添加3%~5%豆油、1…  相似文献   

12.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13.
三种投喂模式对河蟹二龄成蟹养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杂鱼和传统饵料(以黄豆、小麦和玉米为主,辅以少量饲料和杂鱼)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成蟹生长、性腺发育、规格分布、成活率、单产、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无论雌雄,传统饵料组早期(5-8月份)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最低,杂鱼组最高;(2)杂鱼组雌体8月份性腺发育速度最快,传统饵料组性腺发育速度最慢,其余月份雌体和雄体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无论雌雄,最终杂鱼组的大规格成蟹(雄体175 g,雌体100 g)比例最高,而传统饵料组的小规格成蟹(雄体100 g,雌体75 g)比例最高,且体重差异较大,配合饲料组的中等规格成蟹较为集中,最终三组投喂模式下雌雄蟹的平均体重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略大于传统饵料组;(4)三种投喂模式下,三者的成活率和平均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的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最高,配合饲料组饵料系数最低,但饵料成本居中;传统饵料组饵料系数居中,饵料成本最低。结果表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对河蟹二龄成蟹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海水鱼膨化饲料对卵型鲳Shen在近海网箱进行养殖并评估其生长表现。卵形鲳Shen以每箱1000尾的密度放养于体积为8.0m^3的网箱中。卵型鲳Shen从鱼种养至50g时采用47%粗蛋白和15%油脂(47/15)饲料,50g以上则以43%粗蛋白和12%油脂(43/12)饲料投喂。两饲料皆为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卵型鲳Shen在136d内由7g长至349g。总的平均饲料系数为2.1:1,平均成活率为92.5%。净收入和投资回报率分别为人民币5511元/网箱(人民币689/m^3)和90.1%。生产1kg鱼的膨化饲料成本为人民币10.08元,而投喂野杂鱼的饲料成本为人民币20元以上。投喂膨化饲料养殖的卵形鲳Shen其肉质口感与投喂野杂鱼的一样,味道更新,没有腥味。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选育大菱鲆生长优势,探究3种(X、Y、Z)配合饲料对不同生长阶段大菱鲆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对100日龄和450日龄选育及对照组的大菱鲆分别进行为期1个月的养殖投喂试验,对其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投喂同一饲料时,选育组的起始体质量、终末体质量、日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选育组肥满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投喂3种配合饲料后,同一组别的生长性能存在差异,100日龄阶段,蛋白与脂肪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X养殖效果最佳,选育组和对照组饲料效率分别达95.22%和77.15%;450日龄阶段,蛋白与糖分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Y养殖效果最佳,选育组和对照组饲料效率分别达94.78%和81.56%。指出,大菱鲆选育组较对照组显示出更优良的生长性能及显著的饲料转化与利用优势,具有培育成为多优势复合性状新品种的潜力。提出,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饲料营养需求不尽相同,在保证饲料动物蛋白含量的同时,幼鱼阶段适当补充饲料中脂质含量,成鱼阶段适当补充多糖,从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生长性能及饲料...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分两组在2m×1m×1.5m的网箱内进行。经4个月饲养长吻鱼危平均体重达到3818g和3082g,单产81和68kg/m2,饲料系数232和212。在水库网箱养殖中,水温对长吻鱼危的生长及饲料利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鱼病,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1997年7月中旬江苏省宝应湖农场特种水产养殖场2号、3号主养成鱼池先后发生暴发性出备病,被感染的鱼类有鲫、鳊、鲢鳙等,每天每池死鱼在30kg以上,经内服鱼复宁(无锡中水渔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用药后第二天死鱼开始减少,第四天基本停止死鱼,且在整个生长季节没有复发。具体使用方法是:用鱼复宁3%的添加量拦入饲料中投喂,连喂三天为一疗程。使用时应注意:一、投喂药饵前停食一天,强化鱼类食欲,提高药饵利用率。二、药饵制作:将鱼复宁用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池塘多元养殖模式下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活性、体成分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实验以脊尾白虾及其养殖水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45 d,实验每隔5 d测脊尾白虾体重和养殖水质指标并分析;实验结束时,采集脊尾白虾样品,用于消化酶及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饲料投喂30 d后,Diet2组脊尾白虾的体重显著高于Diet1组和Diet3组(>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各实验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Diet2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著低于Diet1组和Diet3组(>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Diet1组、Diet2组、Diet3组。因此,池塘多元养殖模式下混合投喂"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有利于脊尾白虾的生长、消化及蛋白积累,然而对养殖水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污染,研制环保型人工配合饲料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雌性大眼鲈生长快于雄性,尤其当体重到达180~150g以后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雄性鱼。因此,生产单雌性大眼鲈有利于商业化生产和种群放养。单雌性种群生产通常使用3种方法:(1)用雌激素直接处理幼苗;(2)诱导雌核发育;(3)间接使用激素,即用雄性激素处理幼苗,待其发育成熟,使用这些雄性化雌鱼的精液与正常卵受精,雌性鱼生产率10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平均体长50、70、90mm的大眼色师炉分别投喂添加17α-甲基睾丸酮15mg/kg的饲料6O天,尔后投喂一般的商品饲料直至鱼性成熟。将这些鱼的精液1:5稀释后与正常卵受精,2O…  相似文献   

20.
1藕塘选择试验塘面积为0.25公顷,池深1.4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水方便,四周开阔。塘底经疏松整平后施粪肥和磷肥,然后适量注水,2周后,当泥质凝固变硬时,开挖围沟、鱼坑。每个鱼坑面积为45米2,深38厘米。2放鱼植藕2002年4月28日藕秧下塘,5月12日鱼种入池,共放规格12厘米的胡子鲶鱼种3200尾。鱼种健壮,下池前用30克/升食盐水溶液浸洗鱼种5分钟。3饵料投喂鱼种下塘初期鱼类除食用藕塘中的水生生物外,还应投喂蚕蛹、鱼粉等饲料。鱼种下池2周后,以投喂蚯蚓、切碎的动物尸体、内脏及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