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马属动物传染病。该病一旦暴发很难消除,严重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马业安全,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正文主要阐述了北京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检疫一例马传染性贫血病阳性马进行处置的过程及后续防控。  相似文献   

2.
对濉溪县1973年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病以来的防治情况进行调研。本文对马传染性贫血病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防治成效等调研内容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马传染性贫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5、2016年的5月和11月黑龙江农垦总局分别对所辖9个管理局范围内进行了马传贫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马传染性贫血病在以上调查区域发病感染率为0。为了解黑龙江农垦地区马传贫的流行情况,进而为制定正确的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炳武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64-64,118
介绍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危害表现、流行特点和诊断要点,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科学认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鸡及其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从而促进了养禽业的发展,随之而来是鸡病的发生.为了预防和控制鸡病发生和流行,疫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疫苗接种是以危害严重的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等为主.因各养殖场(户)的管理水平、疫病防控措施等方面参差不齐,疫苗接种后仍有鸡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以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及临床反复发作为特征,出现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此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一般在7~9月发生较多,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致死率较高。一、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概况1.存栏与预防情况2004年以来,兵团第14师马属动物存栏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从境外传入我国的新型传染性疫病,主要由牛结节性病毒引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一旦发生流行则会对养牛业造成巨大危害。基于此,总结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危害、病原学特点、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期帮助相关从业者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长期以来危害我国养鸡业的病毒性传染病,易与普通的呼吸道病混淆,往往被忽视而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在近年来临床上发生的呼吸道病中,很多有传染性喉气管炎存在。诊断偏差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近两年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很多地方呈地方性流行趋势,现将其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的征集效率,但同时所造成的疫病高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整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生猪传染性疾病呈现出复杂的流行特点,新型传染性疾病不断引入,原来已经控制了传染性疾病呈现出隐性感染的特点,多种疾病常常会和感染继发感染,使得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疾病诊治面临着诸多挑战,疾病的防控难度增大。在生猪疫病防控之前,应该对发病的原因进行认真细致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指导养殖户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结合不同的传染性疾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严格落实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集中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制度,防范疫情传播蔓延,以免其对生猪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本次研究探讨了生猪疫病发生的原因和具体的防控治疗措施,希望对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胸膜炎属于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本文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胃肠炎属于暴发流行的传染性疾病,猪发病后主要出现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对养殖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其动态,在进入流行高发期前,还应定期接种疫苗,注重提高仔猪抵抗力,保证养殖安全,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到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流行所造成的危害性。通过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的发生动态,构建完善的防控措施,更好地控制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蔓延,提升防控效果,降低疾病发生对仔猪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经过,探讨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本病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提出针对性防控对策,以期为诊治鸡传染性贫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导致猪得传染性胃肠炎病的罪魁祸首。这种疾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等。自2000年以来猪传染性胃肠炎一直非常流行,特别是在猪仔中及母猪春季产猪仔的时期,严重时候会导致仔猪大量死亡,此病毒传染性极强,如果没有及时防控,会在圈养的猪舍里广泛传播,对猪的养殖发展影响极大。本文就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情况,进行浅要描述,并且简单介绍了几种关于此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特点和类别,提出诊断与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多呈地方性流行,气温大幅下降、温差波动较大、长期阴冷天气及贼风侵袭机体条件下最易诱发病害,在初春、秋末、冬季相对多发。本文简要介绍了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概况,并根据其临床特点提出了防控措施,以供实际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简称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DHV)引起的鸡最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肿瘤性疾病。本病有高度传染性,其特征是周围神经以及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样细胞浸润。MD在世界养鸡业发达的国家中广泛发生和流行。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大连、青岛、济南、新疆、河南等各大城市的养鸡场亦有发生MD的报导。由于MD可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该病毒血清类型较多,且容易产生变异,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阻碍了养鸡行业的发展。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型对实施有效地疾病防控、病原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变异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新进展的探讨,能为养鸡业的疾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内江猪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气喘病是威胁内江猪健康的常见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了内江猪气喘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及病变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平县马传染性贫血防制工作从1979年开始,经过几代兽医工作者的辛苦工作,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显著,1993年经省畜牧局验收达到马传贫"稳定控制标准",2016年通过市级考核验收,获云南省消灭马传贫考核验收证书。对新平县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工作的做法及成效进行总结,为今后该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