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斑鳠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 PG、 LRH A2和 HCG的方法,对池塘人工养殖 7年的斑鳠亲鱼进行 8批 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 151 990粒,催产率达 100%;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 106 450粒,受精率 58.2%~ 82.5%,平均值达 70%;使用小型孵化环道池、孵化网片及玻璃培养缸共 12个,孵出全长 1.2~ 1.5 cm鱼苗33 808尾,孵化率 8.2%~ 58.1%,平均值为 31.8%。取得了斑鳠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斑 人工配合饲料与营养分析的研究》课题中的斑 人工育苗技术要求,在斑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鱼种培育技术研究。我们于1999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中旬,先后将8批孵化出的33808尾斑 鱼苗(1.2cm-1.5cm),经16天~21天培育,获得3.仇cm~5.0cm规格鱼种20365尾。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苗来源    8批鱼种培育使用的鱼苗均取自本课题组斑 人工繁殖孵化出的斑 鱼苗,规格为1.2cm~1.5cm。数量共338…  相似文献   

3.
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万成炎  戴泽贵 《水利渔业》1996,(6):12-15,17
1994-1995年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5批22.7万粒,孵出鱼苗12万尾,平均孵化率53.0%,经暂养成活5.47万尾,平均成活率45.5%,共培育出5-6cm幼鱼3.43万尾,平均成活率62.8%。以第五批幼鱼培育最理想,培育出20cm幼鱼1.64万尾,成活率80%。综合报道了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共计催产黄颡鱼3批,计重57kg,♀209尾,♂222尾,采用PG、LRH-A2、HCG、DOM中的2种或3种混和进行2次注射,水湿25~28℃,效应时间为15~20h,共计产黄颡鱼卵20.8万粒,经48~70h孵化出苗48 000尾,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离分别为30.4%、51.5%、44.5%,经过15~20d的培育,投喂水蚤和碎鱼肉浆培育成2~3cm的黄颡鱼鱼苗20 0  相似文献   

5.
专塘培育鳜鱼亲鱼,用HCG+LRH-A作为催产剂,胸腔2次注射,分4批催产,受精率90 ̄98%,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孵化率34.0 ̄38.3%,以刚脱膜的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环道培育,共育出2.5 ̄3.0cm夏花鳜种12.5万尾,成活率30 ̄40%。  相似文献   

6.
1 鱼苗孵化及苗种培育1.1 人工催产 水温控制在21℃-23℃左右,催产季节在4月下旬至6月。每尾雌鳅注射HCG 100~150国际单位或LRH-A5~10u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后按雌雄比例 1:2或者1:3放入水缸或水池中,8~10hr后产卵。人工投精的操作方法是:用手轻挤雌雄亲鳅腹部,把卵粒和精液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瓷盆内,使卵粒和精液充分混合受精,撒在鱼巢上,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每天需换水2次,约30…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材料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所用鱼苗,系由将天然亲鱼及人繁后代池塘培育成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0.4~3.5亩,水深0.8~1.2米,分新开挖塘和老鱼塘。试验塘在放养太湖花鱼苗前均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清塘。3.鱼苗放养: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放养均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每批试验即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第4~5天放养,放养密度在2.8万~22.2万尾/亩。二、培育方法1.鱼苗下塘:培育试验采用“半…  相似文献   

8.
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采取强化培育亲鱼,塑料大棚水泥池催产孵化,水泥池和土池培育鱼种以及泼洒药液等技术措施,结果;50组亲鱼共产卵150万粒,平均受经率74.58%。孵出鱼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成鱼种51.2万尾。试验证明:催产孵化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宜,孵化最适水温为23-26℃。认鉴定认为,试验结果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六线鱼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工催产和从自然海区采集的六线鱼受精卵19.6万粒(1091g),在水温10 ̄14℃、微充气、日换水量150 ̄200倍并每日洗卵1次的条件下,孵化出仔鱼11万尾,孵化率为56%。鱼苗培育水温为11.5 ̄16℃,在不同发育期分别使用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幼体和不同规格的微型人工配合饲料进行饲喂,经45 ̄60d精心培育,共育成平均全长3.49cm的六线鱼商品苗种1.83万尾。  相似文献   

10.
扁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2007年,利用人工驯化养殖3年以上的扁吻鱼(Aspiorhynchuslaticeps)亲鱼,通过人工催产、流水刺激、人工采卵等方法,2年共采卵99万粒,授精率83.3%,孵化率67.8%,室内人工孵化出苗56万尾,初孵仔鱼全长0.7cm,水温17~19℃时,约6d后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12.
用放在海水池塘中的8个陆基围隔(50m×50m×18m),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不同密度海湾扇贝(Argopecteniradians)投饵混养的放养方式、生产力和极限放养量。对虾体长(285±016)cm,扇贝壳长(110±012)cm,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和0,15,45,75粒/m2,用投饵和施肥(鸡粪和化肥)饲养。结果表明,扇贝密度为0和15粒/m2时,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混养(扇贝15粒/m2)时对虾的出塘体长、体重和产量分别比单养高25%,38%和65%;当扇贝密度高于15粒/m2时,对虾的平均体长、体重和产量随扇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扇贝密度为15和75粒/m2时,其产量由470kg/hm2增至1236kg/hm2;当扇贝密度高时,去壳后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数从(4284±344)%降至(3788±426)%。扇贝的极限放养量为600~800kg/hm2,适宜放养密度为10~15粒/m2。  相似文献   

13.
六线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从海区采集和人工催产获得的六线鱼卵块1091g,孵化仔鱼11万尾,平均孵化率为56%,仔鱼经45~60天培育,育成全长2.5~4.0cm,鱼种1.83万尾,平均成活率24.4%,专家验收认为,育苗量,苗种规格及生长速度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对卵块收集,人工孵化,苗种生长,饵料系列,育苗病害,饵料生物培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口胭脂鱼是我国“九五”期间推广的水产养殖良种之一。沂水县作为临沂市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引进养殖该品种已3年多。在1998年人工繁育试验的基础上,1999年进行了生产性苗种繁育试验。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池塘静水孵化等常规人工繁育技术,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一批催产38组,获卵150余万粒,受精率78.2%,出乌仔82万尾。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池塘亲鱼培育池、鱼苗孵化池为土池,面积1~3亩,水深1.5~2m。按常规进行生石灰彻底清塘,灌注井水,施发酵牛粪,培育适口的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及1993年的5月,用HCG、PG、A型混合激素、高效催产合剂3号等激素对28组鳜亲鱼进行了5批次人工催产。当水温为20.5 ̄26.5℃时,效应时间为18 ̄35小时。平均催产率82.1%,获受精卵29.76万粒,孵出仔鱼19.15万尾,育成鳜夏花和乌仔119856尾。  相似文献   

17.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第七讲鱼种运输1.苗种优质鱼苗鱼苗体色灰黑,大小均匀,游动活泼,体表光滑无粘着物,畸形苗的比例在5%以下。水花鱼苗多在每年的5月上旬开始销售,参考价每尾0.80~1.20元左右。优质小规格鱼种通常分为6~8分(2~2.4cm)和9~...  相似文献   

18.
1999年2月9日至3月10日,利用深井水进行虹鳟发眼卵孵化鱼苗试验,在3个孵化筐内放置5万粒发眼卵,2月16日开始出膜,2月22日全部出膜,出膜率为75%;3月3日仔鱼开始上浮,3月10日全部上浮,共收取上浮椎鱼2.36万尾,仔鱼至上浮稚鱼期成活率为63%。一、条件与方法1.发眼卵来源试验用发眼卵是2月8日从北京市怀柔县虹鳟鱼场购进的,数量为5万粒。用塑料袋加冰纸箱包装,火车运输,2月9日早8时放入3个孵化筐内,发眼卵呈橙黄色,粒径3-5毫米,两个黑眼点清晰可见。2.孵化用水(1)水源为本所院…  相似文献   

19.
沙塘鳢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鳢属,俗名蒲鱼,虎头鲨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笔者对沙塘鳢的性腺发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总结,旨在探索沙塘鳢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使之得以推广。1基本情况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亲鱼池、繁殖池、育种池均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2亩/只,深1.5m,底淤20cm。1.2催产孵化设备其设施是利用四大家鱼繁殖用的设备,产卵池为圆形,直径8m,深1.5m;鱼苗孵化设备是抛水式孵化缸,每只缸盛水500kg左右,滤水缸罩为60目;鱼巢是棕片和蚌壳。1.3亲鱼的选择及培…  相似文献   

20.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2):32-32
3鱼苗培育3.1水泥池育苗池子面积以50~100 为宜 ,水深0.8~1m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 ;进、出水口用50~60目网布滤水 ,防止敌害生物进池和鱼苗逃逸。放养1~2cm鱼苗300~400尾/m2;2~3cm鱼苗200~300尾/m2 ;3~4cm鱼苗100~200尾/m2。水泥池育苗宜投喂鲜活饵料 ,鱼苗出膜后2~3d ,可投喂轮虫、丰年虫及小型枝角类 ,体长1.5cm左右的鱼苗 ,可捞取水蚤投喂 ,当鱼苗长至2cm以上 ,可投喂水蚯蚓 ,并开始驯食 ,使鱼苗集中在池的一角摄食 ,并逐渐将活饵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