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池塘养殖中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的颜色、水色的变化来判断的,池塘的水色就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水色是由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形成的,其中浮游植物是主要因素。池塘中浮游生物受温度、光照、营养盐的影响而产生季节、昼夜、垂直和水平变化,有的水色适合鱼类生长,有的不适合鱼类生长,如何根据水色的变化来判断养殖水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里所说养水是指维持池塘良好的水色。池塘水色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池塘水色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同一池塘在不同时期的水色也不同。在水色组成中,既有天然的金属离子,也有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还有泥沙、有机质、悬浮的残饵和施加各种有机肥料、腐殖质等。但池塘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生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色素不同,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水色与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殖过程中,水色及其变化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可根据透明度判断水体的肥瘦。根据水色判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等,从而采取相应用药与施肥措施来管理水质。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水质趋于恶化,养殖对象发病率增高,病情越来越复杂。一旦发病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养殖者发现有鱼死亡而不知何种原因,从而导致乱用药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水产养殖讲究预防病害,观察水色尤为重要。可根据水色、透明度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以达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水色是因为水中浮游生物、悬浮颗粒的数量和种类的不同而起的综合反映,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水质调控是淡水池塘养鱼关键技术之一,在池塘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基础上,通过测量、观察以及人为干预,调控出适合养殖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生产安全、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一、淡水池塘水色的表现及水质观测池塘水色与池水中主要浮游生物种类密切相关,要每天巡塘观测池塘水质,通过肉眼观察水体颜色,再结合水质检测和生物学测定,就可以及时发现水体  相似文献   

5.
养殖池塘的水色是由于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颗粒、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群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衡量养殖池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养殖池塘水色有以下特性:增加溶氧,稳定水质.具降毒作用;提高并稳定水温;抑制丝状藻、底层藻类和病菌的繁殖等。因此,保持好的养殖池塘水色对保持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池塘鱼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对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中常见的几种水色和特点及调控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亚东 《齐鲁渔业》2006,23(9):39-39
养殖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水色推断养殖池塘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以此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池塘中的水总是呈一定颜色,即水色。它是由水中的悬浮物、浮游生物以及光线入池底色彩反射等因素而综合形成的。我们在养殖生产中所指的水色主要是指各种藻类(主要为浮游植物)在水体中大量生长繁殖,而使池水呈现的颜色,不同的水体具有不同的藻类,而不同的藻类含有不同的色素,从而造成池水的颜色不一样,浓淡不一样。藻类是水体中的主要原始生产者,是养殖鱼类或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基础,与渔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鱼类对不同种类的藻类利用不同,有些藻类,鱼类不仅不能利用,而且在其大量繁殖时,由于死亡分解…  相似文献   

8.
新书消息     
由于养鱼池塘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占绝对优势.并具有明显的优势种类.因此说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变化是池塘水质条件的综合反映.我国渔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根据水色来判断水质优劣”的丰富经验.其基本原理就在于此.在生产中可采用指标生物.再加上看水色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水质的优劣.归纳起来为“四看”。  相似文献   

9.
正水色是养殖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养鱼池的水色主要是池中的浮游生物所决定的。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下就夏季常见不良水色调控和读者探讨,希望对高温季节的养殖有所帮助。浓绿水、墨绿色水:表现为水色浓绿、暗绿、无光泽,当水体呈浓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正>在淡水池塘养殖中,水质的优劣往往可从水色上看出来,而水色的好坏又可通过浮游生物的种类、有机溶解物、悬浮颗粒的多少等因素体现出来。在养殖生产的全过程,广大养殖者可通过分析水色变化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阻止水体环境恶化,控制养殖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快速生长。笔者现将淡水养殖池中的六种水色调控措施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养虾先养水”是业内人士都认同的观点 ,它说明了水色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要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色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度很大。现针对对虾高产养殖生产中经常碰到一些有关水色调控的问题 ,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以供参考或共同探讨 :1 虾池水色的标准及作用水色是虾池水体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 ,它与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密切关系。对虾养殖生产中通常以池水的颜色、透明度的大小和清爽度来衡量池水水色的好坏 ,良好的水色应是黄褐色、黄绿色 ,清爽而亮泽 ,硅藻和绿藻同时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王连华 《齐鲁渔业》2004,21(6):15-15
“养虾就是养水”,这是广大虾农多年的养殖心得。的确,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近年来,对虾养殖过程中不断出现暴发性疾病,从根本上讲就是养殖用水没有调控好,水质败坏。严重影响了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碰到水肥水瘦的问题,在基层生产单位,由于没有显微镜,大多数养殖工人是肉眼观察水色来判断的,但由于各人的辩色能力不一样,就是对同一池塘的水各人的判断也不是一致的。又因为,有时施肥能直接使水发生颜色上的变化,例如,施牛粪后,池水能够很快地变成茶褐色,但浮游生物却较少。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4.
池塘藻相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陆德祥 《河北渔业》2014,(12):65-67
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成败,水质可以通过直观的水色进行判断,水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由其中的藻相所决定。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水体中的藻相结构以及是否平衡稳定是真正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养殖过程中池塘经常会出现几种优良水色和不良水色,要培育和稳定优良水色,防止转化和老化,对不良水色要加以调控和转化。不同的养殖对象需要不同的藻相结构,同一种养殖对象在不同的时期对藻相也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养鱼先养水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池塘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藻相与水色的调控成为养水的一个突破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将讨论如何进行藻相与水色的调控。一、藻相与水色的概念及其形成在养鱼的水体中,藻相与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变化引起的。水质的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养殖先养水,水好鱼虾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放苗前的肥水及养殖过程中的水色调控,也成为确保养殖成功的头等大事。但是,一般的肥水产品因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的限制,都是采用有机粗肥与无机肥配制而成。在肥水的同时也给池塘  相似文献   

17.
赵亚东 《内陆水产》2006,31(7):23-23
养殖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我们可以根据水色推断养殖池塘水质的好坏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以此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青虾池塘种植水草,是青虾健康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由于对水草种植技术缺乏研究,使有的青虾池塘水草因水色过浓,导致透明度下降而腐烂;反之,水草覆盖率过大,使池水缺乏应有的水色,影响青虾生长及青虾产量。在主养青虾池中,如何找到合适的水草种类及水草覆盖率,是提高青虾养殖水平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通过江苏省水产技术更新项目“青虾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对苏南、苏中及苏北青虾养殖池的水草情况作一调查,结合我们试验池对青虾池塘水草种植技术作一简要探讨。一、几种主要水草的种植技术1.菹草多年生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19.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质因子对养虾的影响及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水的味道和透明度来表示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的全过程中均应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mg/L以上。养殖南美白对虾底层水一般不应低于3.5mg/L,当溶解氧降到1mg/L时,南美白对虾便有浮头死亡的危险;养殖中国对虾底层水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得低于4mg/L。池塘底质和水中浮游生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溶…  相似文献   

20.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早期培养优良的浮游单细胞藻类,营造适宜、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培养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是养殖池塘早期管理的关键措施,也是随后养殖过程中管理的基础。因此,早期养殖水环境的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所谓养水,就是营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即养殖业者常说的“做水色”。“水色”是水体中浮游单细胞藻类和微生物优势菌群的表观现象。浮游单细胞藻类是生长在水中的一类微型植物,它与大型植物一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无机营养元素,释放氧气。培养有益的单细胞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