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什么是土壤——作物调控施肥技术 土壤——作物调控施肥技术是依据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直接计算不同土壤养分类型种植不同作物时的最佳施肥比例及施肥量的定量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测土施肥技术综合运用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对于大田作物,在综合考虑有机肥、作物秸秆应用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其中,氮素用量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用量推荐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使用应采用因缺补缺的矫正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3.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演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发展趋向及其调控对策是土壤科学研究的重点,文章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作物产量所采用的方法和参数,重点阐述如何表征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生产力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壤地力贡献率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测土配方施肥是摸清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  相似文献   

5.
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玉米3414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玉米作物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3414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玉米作物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国家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由于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肥特点和肥料特性不同,不同的施肥方法其施肥效果就不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土壤、因作物、因肥料而施肥,科学合理,对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土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同时对实践应用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进行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获得玉米作物最佳施肥方案、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种植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和滴灌施肥两种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施肥方式和土壤质地都会对土壤剖面养分运移产生影响;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使土壤表层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水平;与常规灌溉施肥处理相比,合理应用滴灌施肥技术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其中块茎产量增幅达29.72%~36.42%。研究结果为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实验条件对不同水肥的调控措施对马铃薯种植的研究,可以为不同水肥的调控措施对马铃薯生产中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因而本文主要通过对常规灌溉是非和滴灌施肥两种水肥调控措施的马铃薯产量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运移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灌溉施肥方式和土壤质地都会对土壤剖面养分运移产生影响;而不仅能使土壤表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水平,而且对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都提供有利作用的是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利用。结合所得的结论最终可以得出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显著增加,利用块茎的增幅率的增长趋势可以使商品薯率的趋势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目的 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士壤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请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项能够依据土壤主要肥力指标计算出最佳施肥比例与最佳施肥量、一次性施到地里就能获得地力所允许的最高产量的全新施肥技术,在山西省问世.经试验,这种施肥技术比传统施肥技术每667米2(1亩)增产30%以上.该项技术叫"土壤-作物系统调控施肥技术",是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副研究员褚清河、王海存率领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6,(2):25-25
合理施肥,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一项根本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学施肥技术之一,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是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植农业潜在生产能力,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也是减少化肥流失,减轻水环境和地下水污染,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测土配方施肥是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状况,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  相似文献   

15.
1 广西测土配方施肥进程及效果 广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各地利用土壤普查成果,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主要采用土壤普查的地块化验结果.找出不同产量水平土壤养分基本规律及其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不同的施肥配方.并在不同的作物上做了大量的田间试验验证和有关施肥参数试验工作,为90年代中期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以来。各地利用十多年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作物施肥参数估计模型.加上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土壤养分测定技术和配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胡娜 《河南农业》2020,(1):15-15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物化载体,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的汇总,根据豫东平原区的气候、地貌、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等差异性,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合理划出施肥类型区,建立了不同施肥分区冬小麦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确定了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制定了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在氮肥施用上,采取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的方法确定单位面积施氮总量和追肥时期、数量。氮肥施用总量要依据小麦目标产量确定,一般施肥量(纯氮)控制在150~180 kg/hm^2。在此基础上,重点根据水浇条件、降水量、播种期、品种特性等进行分期调控,确定合理的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在磷肥、钾肥的施用上,推广磷钾养分恒量监控施肥技术,根据测试土壤有(速)效磷、有(速)效钾质量分数水平和磷钾的肥效反应,确定磷肥、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为获得我县棉花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材料1.供试作物供试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惠远710。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肥料施用效益,研究氮、磷、钾肥料及其组合效应,了解"土壤—肥料—作物"的相互关系及不同作物经济有效的施肥技术,为不同的土壤、气候,选择最佳施肥方案,制定合理科学施肥指导,为在大宗土壤类型上进行水稻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试验。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于土壤生态系统,不同的施肥方法、种植模式直接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种植的研究在农作物生长和调控应用等领域应用前景潜力巨大。阐述了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影响,论述了不同肥料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讨了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种植模式的关系,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仇真  景小鹏 《新农业》2013,(1):48-49
"3414"肥料效应田间加密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