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燕麦品种播期、播量、氮肥、磷肥、灌水量6个因素多位级正交试验研究,极差结果分析表明:对燕麦产量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灌水量>品种>纯N量>施P2O5量>播期>播量.位级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最高组合是:A3B2C4D3E5F3,即科燕一号、播期4月13日、播量15kg/667m2、纯N量7.5kg/667m2、P2O515.0kg/667m2、灌水量100m3/667m2(三叶期-拔节期、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灌浆期).对品质粗蛋白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施P2O5量>播期>纯N量>播量>灌水量;对粗脂肪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播期>施P2O5量>播量>灌水量>纯N量.该试验研究为今后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燕麦高产优化栽培与土壤肥料耦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南部干旱区进行的燕麦高产优化栽培与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干旱区燕麦产量主要因素是品种,其次是灌水,氮肥的影响最小,因素的主次效应顺序为:品种-灌水-磷肥-密度-播期-氮肥。在干旱地区,选用本德品种,在3月中旬播种,以纯氮175kg/hm2,纯磷75kg/hm2配合,密度控制在600万苗/hm2左右,在拔节到抽穗期灌1次水的处理组合(A5B1C5D4E3F2)是比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并能获得3171.83kg/hm2的理想产量。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5,(8):942-944
通过莜麦品种、播量、氮肥、磷肥、灌水量5个因素进行多位级正交试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品种(A)、灌水量(E)对莜麦产量有显著影响;而播量(B)、施N肥(C)、施P肥(D)对莜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区组间差异不显著。极差分析表明,对燕麦产量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为:品种灌水NP2O5播量。多位级结果分析表明,处理12(A3B2C4D1E3)的产量最高,即选用白燕2号品种,采用450万粒/hm2播量,采用175 kg/hm2氮肥,不施磷肥,在灌浆期灌一水,产量最高,达到3 184.5 kg/hm2。  相似文献   

4.
"八五"末至"九五"期间,重穗型组合在达州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Ⅱ优6078、Ⅱ优162、冈优725等已成为主栽品种,为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和良法推广应用.选用冈优725品种进行窝肥配套技术研究,按二次饱和D206最优设计,因素x1变幅(密度)12~30万窝/hm2,x2(施N水平)75~150kg/hm2,试验处理为A:每hm2植12万窝,施N75kg/hm2;B:植30万窝/hm2,施N75kg/hm2;C:植12万窝/hm2,施N225kg/hm2;D:植19.8165万窝/hm2,施N140.1375kg/hm2;E:植30万窝/hm2,施N179.5875kg/hm2;F:植24.5505万窝/hm2,施N225kg/hm2.每窝栽4~5苗.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田间小区面积133.33m2,处理间走道33.3cm,重复间走道50cm,每个小区用薄膜做埂防肥水渗透,重复开好排水沟.施N肥按底肥:拔节肥:减数分蘖肥=6:2:2,磷肥用量75kgP2O5/hm2全量做底肥,钾肥用量112.5K2O/hm2,底肥与拔节肥各50%.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与抛植密度对水稻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品种玉丝6号最适宜的抛植密度及施氮量,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施氮量(N1:纯N 150kg/hm2、N2:纯N 180kg/hm2、N3:纯N 210kg/hm2)和抛植密度(D1:24万穴/hm2、D2:30万穴/hm2、D3:36万穴/hm2)处理组合对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抛植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不断增加,在施氮量和抛植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同的抛植密度需要不同的施氮量来配合,30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210kg/hm2和36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180kg/hm2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抛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可以影响玉丝6号产量,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和增施肥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其中以施纯氮210kg/hm2、抛植密度30万穴/hm2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科玉03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科玉0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抛栽密度与N肥用量组合处理中,以N2D2处理(施N量为纯N 210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的产量最高,达7 425.0kg/hm2,其次是N3D2处理(纯N 240 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产量为7 350.0kg/hm2.即采用32万穴/hm2的插植密度配施纯N 210、240kg/hm2,科玉03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个甘蓝型油菜新组合进行了播期、密度、施氮量的L9(3 4)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播期对产量影响最大 ,品种次之 ;以播期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产量最高。华皖油 1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有 2套 ,即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2万 /hm2 ,施N量 172 .5kg/hm2 ,和播期 10月 1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华皖油 2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3 79.5kg/hm2 ;H99-2 8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8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密度与N、P、K配比精确施肥对荞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信农1号荞麦品种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信农1号荞麦品种以施氮肥60kg/hm2、磷肥60kg/hm2、钾肥120kg/hm2、密度90万苗/hm2的N、P、K配比施肥量和播种密度就可获得粒多、籽粒饱满:以施氮肥120kg/hm2,钾肥120kg/hm2,不施P肥,播种密度135万株/hme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在沈阳进行,土壤为草甸土。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当前生产上有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的种植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锤度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最优化措施方案。结果表明:4因子与生物产量和含糖锤度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产量的影响效应为:N〉密度〉K〉P,密度和N、P和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效应较大,对含糖锤度的影响效应为N〉K〉P〉密度。4因子均在0水平时,即密度为75 000株/hm2,施N 150kg/hm2,施P2O5138kg/hm2,施K2O 60kg/hm2时为最佳栽培方案,最高生物产量可达112.70t/hm2,茎秆平均含糖锤度可达18.41%。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2B3C3D1和A2B3C2D1,即品种陕911,密度5 25万株/hm2,施氮量375kg/hm2,施磷量195kg/hm2或150kg/hm2。  相似文献   

11.
巴旦木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巴旦木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三因素四水平设计方案,在新疆喀什莎车县设置田间试验,运用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施肥配方。施氮肥对产量增产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施磷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施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处理8(N3P2K2)的产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产量最高(2 143.65 kg/hm2),两年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472.05,206.55,37.95 kg/hm2。氮磷钾各因素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为N〉P〉K,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量范围分别为N:600~720 kg/hm2;P2O5:401~480 kg/hm2;K2O:41~60 kg/hm2,三者施肥配比为1∶0.67∶0.08。  相似文献   

12.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28;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单株干物质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52.5万株/hm2的C处理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分别较A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的分别高出14.26%,4.09%,1.42%,5.88%,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北疆复播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个紫色甘薯品种渝紫43、渝紫263和万紫56进行肥料、密度试验,并初步比较3个紫色甘薯品种的产量关系,旨在得出最佳的栽培密度及施肥量,以便为重庆市紫色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小区处理为:施肥(A),300kg/hm2-(A1)、600kg/hm2(A2)、900kg/hm2(A2);密度(B),45000株/hm2(B1)、60000株/hm2(B2)、75000株/hm2(B3);品种(C),万紫56(C1)、渝紫43(C2)、渝紫263(C3)。[结果]①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大于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即B〉C;②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3〉K1〉K2;③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1〉K2〉K3;④相同条件下三个紫色甘薯的产量表现为K1〉K3〉K2。[结论]在3个紫色甘薯品种中,万紫56产量最高,其次是渝紫263,最后是渝紫43。该试验最佳的栽培密度为每公顷为75000株,最合理的施肥量为每公顷300kg。  相似文献   

14.
以江门地区目前主栽品种金农丝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氮水平和栽植密度对生长过程及后期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氮肥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无肥区N0(0 kg/hm2)、低肥区N1(105 kg/hm2)、中肥区N2(150 kg/hm2)、高肥区N3(195 kg/hm2);栽植密度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低密度D1(18万穴/hm2)、中密度D2(22.5万穴/hm2)、高密度D3(27万穴/hm2).通过晚造栽培试验表明,施氮量105 kg/hm2、栽植密度22.5万穴/hm2最有利于金农丝苗在江门地区晚造种植中发挥其高产潜力,为农户节支增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单668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种植密度在5.25万~6.75万株/hm2。采用N、P、K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单668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N(x1)、P(x2)、K(x3)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它们对产量的影响为N〉P〉K。筛选出玉米产量≥10 800 kg/hm2的最优方案为:N 393.15~399.15 kg/hm2、P2O5 171.90~175.05 kg/hm2、K2O 167.25~174.60 kg/hm2,其比例为:2.3∶1∶1。  相似文献   

16.
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2O5施用量225 kg/hm2、施N量270~315 kg/hm2、种植密度6.675万~7.575万株/hm2时,产量达7 500~9 500 kg/hm2。其中施N量270 kg/hm2、密度7.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 513.9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分带、密度及施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进行不同分带、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量3种因素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条件下,分带1.1 m、种植密度64 545株/hm2、施N肥305.25 kg/hm2、施P肥45.00 kg/hm2、施K肥45.00 kg/hm2时油菜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4因子5水平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密度及施肥量调控对玉米新品种福单2号产量的影响,探讨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K肥P肥;获得8 699.4 kg/hm2以上目标产量优化方案是密度48 318~49 974株/hm2,施纯N 381.9~412.2 kg/hm2(尿素830.2~896.1 kg/hm2),施P2O5 99.4~116.0 kg/hm2(过磷酸钙710.0~828.6 kg/hm2),施K2O 247.2~280.9 kg/hm2(氯化钾412.0~468.2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选4个栽培因素,即品种(A)、播期(B)、密度(C)、施肥种类和数量(D),均采用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因素中,赤单202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3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30kg/667m2;赤早5号的最优组合是产量692.3kg/667m2,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赤单661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8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2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品种长城706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是(N)209.40 kg/hm2、施磷量(P2O5)94.65 kg/hm2、施钾量(K2O)23.7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预报值为9124.8 kg/hm2。 N、 P、 K最佳施用量比例为2.21∶1∶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