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亲代和F1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确定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的亚致死剂量LC20和LC40,分别用该剂量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观察其对斜纹夜蛾亲代和F1代的亚致死效应.【结果和结论】经溴氰虫酰胺LC20剂量0.04 mg·L-1和LC40剂量0.07 mg·L-1处理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72 h,与对照相比,幼虫从3龄到6龄的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2.39和4.32 d,化蛹率(分别为78.67%和60.33%)和羽化率(分别为72.12%和61.28%)均显著降低,处理组雌、雄蛹质量均增加.LC4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1 356.67粒)和卵孵化率(59.26%)显著低于对照,而LC2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对蛹历期、成虫历期以及雌性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溴氰虫酰胺处理也同样延长了斜纹夜蛾F1代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了化蛹率,但对F1代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以及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片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Plutellaxylastella(L.)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蛹期与产卵历期均显著延长,单雌产卵量显著增加,幼虫生长发育历期、羽化率显著降低,孵化率略有下降。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提高小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协调田间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活体取食生测的方法系统研究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KF6和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结果】两转基因水稻在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最为明显,其对50%和100%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最短,大螟在该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3 d及6 d后,校正死亡率最高;其次为分蘖拔节期,两转基因水稻在4.0 d和10.0 d内能分别对50%和100%的大螟个体产生致死作用,在该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上取食6 d 后,校正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KF6在孕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显著下降,其对50%大螟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显著延长,且取食6 d 后的校正死亡率也显著下降。但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效应并没有明显下降;两转基因水稻在灌浆成熟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显著下降,对50%大螟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显著长于其它生育期,取食3 d和6 d后的校正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其它生育期;部分大螟能在转基因水稻的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完成个体发育。不同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亚致死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取食苗期和分蘖拔节期的转基因水稻能抑制大螟幼虫和蛹的发育,降低化蛹率,但对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取食孕穗期的转基因水稻能显著抑制大螟幼虫的发育,但对蛹历期、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无影响;灌浆成熟期的转基因水稻对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在任一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均能降低大螟幼虫的体重和蛹重,但不影响成虫的生殖力。【结论】不同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随生育期的增加,致死和亚致死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选取8种不同类型化学药剂,分别测定其对3种寄主品系葱地种蝇1龄、3龄幼虫的毒力,研究亚致死浓度处理条件下各药剂对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影响,并选取不同剂量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均对葱地种蝇幼虫的发育历期、幼虫质量、蛹期、蛹质量、化蛹率、羽化率、产卵前期、成虫寿命、繁殖力有不利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44 kg/hm2 毒死蜱、1.20 kg/hm2 噻虫胺、1.20 kg/hm2 噻虫嗪、1.20 kg/hm2 灭蝇胺对不同寄主品系葱地种蝇的药后7 d、14 d防治效果均在87.15%、90%以上,防治效果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唑虫酰胺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为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浸叶法确定了唑虫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 LC30和LC50),研究其对小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其体内解毒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 LC30和LC50)处理后,小菜蛾幼虫体质量与蛹质量减轻,幼虫历期和蛹期明显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羽化率、单雌产卵量与卵孵化率亦均低于对照,小菜蛾3龄期幼虫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浓度的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菜蛾体内的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结果可为唑虫酰胺的科学应用以及制定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其LC50为1.198 7 mg/L;其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幼虫体重、蛹重减轻,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幼虫至蛹存活率、蛹至成虫存活率和化蛹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转cry1Ab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转cry1Ab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和亚致死作用.结果表明,1龄、3龄、5龄幼虫持续取食"克螟稻1号"时,死亡率极高,5龄虽存活了较长时间,但不能正常化蛹.而当取食"克螟稻1号"一段时间后,改以亲本对照"秀水11"为食时,除在初期死亡较多外,死亡率不随时间而显著上升,能存活至下一龄期,部分还可化蛹,且幼虫总的历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幼虫取食一定时间的"克螟稻1号"后改食对照时,除1龄外,3龄和5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蛹均能羽化,其中3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成虫体重和体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5龄幼虫经处理后所得的成虫体重和体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羽化率和产卵量并不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棉铃虫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通过饲喂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两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亚致死剂量(LC1与LC50)对棉铃虫3龄幼虫体重、生长发育以及驱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铃虫幼虫-蛹、蛹-成虫的存活率都有影响。药剂处理后,幼虫的历期延长,幼虫的化蛹也受到影响,出现畸蛹,但各处理畸蛹率均低于15%。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及蛹重都有抑制作用,以高效氯氰菊酯的影响较大。在LC1与LC50剂量下,两种药剂对棉铃虫也表现出驱避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的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生物学方面存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和欧洲型舞毒蛾为供试虫,研究了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经蒸汽锅煮制后,能显著减少幼虫的感病率,其化蛹率和蛹质量也显著增加。此外,纱布分离绒毛覆盖物法处理初孵幼虫,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成活率,并降低感病率。在供试的3个种群中,以老熟幼虫羽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和蛹质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器皿饲养条件下的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钻孔果冻杯饲养的幼虫生长情况较好,其化蛹率和蛹质量显著高于方形培养皿及气窗式果冻杯。舞毒蛾经室内人工饲养3代后,各项生物学指标稳定,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结合筹建中的黑龙江广播电视塔,通过计算就温度效应对钢塔的影响作一定性分析,得出一系列结论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黄前库区流域内几种经济林类型土壤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从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阐述了在黄前库区流域的植被建设和植被类型选择中,樱桃、杏树、柿树、板栗和枣树等经济林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霍尔效应测量中的热能流引起的不等位电势误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后着重研究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玉米各主要性状的边际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性状及主要形态学性状等共7个性状的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常规密度下的小区试验,不同性状的边际效应反应有所不同,单株产量,行粒数,株高及全株鲜重边际效应株为端位及第二端位株;百粒重,茎粗仅端位株存在边际效应,而穗行数未测得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效益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项技术的实施,可提高土壤含水率6%~9%,减少农田风蚀和扬沙50%~80%,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4%~0.08%,减少坡地水蚀60%~80%,提高作物产量2%~10%,节约作业成本150元/hm^2~375元/hm^2,对防治风沙暴、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间喷洒农药后,害虫益虫的种群动态均在农药影响下产生变化。模拟这种变化的模型是: Y=A·exp{BT-C[1-exp(-DT)]}模型的4个参数均有明确的含意。通过参数比较可对不同农药及使用方法作出合理评价。本模型不仅适用于连续增长型生物,也适用于具有迁入迁出变化的非连续增长的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复肥系统与肥效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无机复肥是由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两大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其肥效受两者数量比例,两者配合的时间和在土体的分布及成粒状况的影响。上述量比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成粒效应对有机无机复肥的研制及应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稻成熟胚组培过程中胚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成熟种子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受着其所带胚乳量的影响。种子的胚乳量愈少,则始愈期愈早,愈伤组织的胚性愈强,分化率愈高;反之,种子所带的胚乳量愈多,则始愈期推迟,愈伤组织的出愈速度,早期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愈愉,但后期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下降得愈快,受胚乳代谢列垢毒害愈强,愈伤组织的分化度愈弱。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健康兔和自然感染兔螨病的病兔为试验对象,系统探讨了“兔癣一次净”对兔高体螨的杀灭效果、对兔螨病的临床治疗和田间应用效果以及对兔的毒副作用。结果证明:“兔癣一次净”对兔螨具有强大快速的杀灭作用,对兔螨病治愈彻底迅速,临床使用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用药前对患部不需洗涤剪毛去痂等任何处理,直接于患部施药即可一次根治、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辛硫磷、敌杀死等药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了3个体重年龄,3种不同饲养水平,2个品种猪肌组织的发育及其形态学特征。1.正常组织达到50公斤时,低维组哈白猪的肌纤维直径落后于同组民猪,差异显著。说明哈白猪对劣环境反应比民猪敏感,抗逆性比民猪差。2.猪出生后暂时营养失调,对肌组织不能造成退化性和坏死性变化而使肌纤维数减少,主要是影响肌间组织,经补偿后肌组织与正常组无差异。3.1级肌束纤维数为30~60条,而数束或十数束构成2级束。4.民猪和哈白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均为中间型纤维(氧化糖酵解型)组成。5.70公斤时,哈白猪和民猪的肌纤维生长还未得到成熟水平,不宜屠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