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渍化草场的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混作对牧草各器官间物质分配,全碳、全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盐渍化土壤的苜蓿种植方式。【方法】以苜蓿品种中草3号、草原3号和禾本科牧草老芒麦、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设4种牧草单作及2种苜蓿分别与老芒麦和无芒雀麦混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牧草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全氮含量、全碳含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苜蓿与老芒麦、无芒雀麦混作有利于提高其株高。苜蓿生长初期以茎部器官鲜、干质量积累为主,中期以茎部和叶部积累为主,开花期后逐渐向花积累。老芒麦和无芒雀麦各器官中的全碳总含量小于中草3号和草原3号,全氮含量低于二者;混作处理提高了老芒麦和无芒雀麦的全氮含量。中草3号与老芒麦混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牧草产量(P0.05),2次刈割时干草产量分别较中草3号单作处理提高了15.63%和21.95%,较老芒麦单作处理提高了1.23%和8.48%,且中草3号单作处理的牧草产量高于草原3号。叶、茎、花干质量和花全碳含量均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草3号与老芒麦混作处理适合在盐渍化偏重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0种牧草抗旱性与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应用反复干旱法,连续干旱法和“电导”法,对10个优良牧草品(草)种进行了抗旱性与耐热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用3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木一致。以伊犁蒿、驼绒藜抗旱耐热性最强。4种禾草中以老芒麦、无芒雀麦抗旱耐热性较强,苇状羊茅居中,布顿大麦最弱。4个苜蓿品种中以阿勒泰杂花苜蓿、新牧1号杂花苜蓿抗旱耐热性最强,贝维尔杂花苜蓿次之,北疆苜蓿表现最弱。结论表明,今后对牧草抗旱耐热性鉴定可采取本文使用的两种以上方法对照测定。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2年生混播牧草进行刈割处理,通过对两种牧草产量及翌年头茬牧草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首次刈割时间推后,无芒雀麦的竞争力下降,产量降低.年刈割频率降低无芒雀麦竞争力增大,而抑制苜蓿的竞争力;刈后翌年头茬苜蓿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上一年刈割频率升高逐渐下降,而无芒雀麦随刈割频率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低频刈割翌年苜蓿地上部分具有竞争优势,而高频刈割增强了无芒雀麦的种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几种加拿大多年生牧草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蒙古冰草的越冬率为50 %,百脉根不能越冬,其余品种越冬率均在75 % 以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以苇状羊茅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吉农无芒雀麦、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草地羊茅和细茎冰草;多年生豆科牧草中,公农1号苜蓿和紫花苜蓿Algonguin、Rangelaneler、AC longview、Podus产量较高生长状况良好,在本地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绝大多数多年生牧草是异花授粉植物。世界上及我国著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有各种冰草、无芒雀麦、鸭茅、老芒麦、猫尾草、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高株羊茅、羊草、小糠草、高燕麦、虉草及偃麦草等;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及杂种苜蓿、沙打旺、红豆草及红三叶、白三叶、降三叶、杂三叶、百脉根、白花草木栖等。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在多年生牧草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育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新品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牧草引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多试验研究初步认为,在浮山试区,豆科牧草保定苜蓿、苏联1号苜蓿、雷西斯苜蓿、晋南苜蓿、秘鲁苜蓿、红豆草,禾本科牧草杜康雀麦、草原雀麦、林肯无芒雀麦和菊科牧草菊苣等10种牧草是建立人工草地的高产优质牧草。豆科牧草沙打旺抗逆性强,是补播改良天然草坡的先锋草种。实行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适当早播、深播、精耕细作是旱农区建立人工草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条件下不同品种化感水稻抑草率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在大田及盘栽2种条件下,使用直播与移栽2种种植方式,对水稻抑草新品种化感稻3号、培杂软香、粳籼89及PI312777的抑草率进行研究。[结果]总体抑草效果培杂软香最好,粳籼89最差,PI312777略好于化感稻3号;盘栽时的抑草效果各时期均好于大田植;前期(前3次)移栽水稻抑草率效果明显差于直播水稻,但最终抑草率效果会发生逆转。[结论]研究结果为科学利用化感稻3号和培杂软香2个化感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适宜的混播组合,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分别与蒙古冰草 (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尧扁穗冰草也A. cristatum (L.)Gaertn页尧沙生冰草(A. desertorum Schult.)和无芒雀麦 (Bromus inermis Leyss)等4 种禾本科牧草以2颐1 的比例混播,比较荒漠草原区不同混播条件下牧草的生长状况和混 播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草地在建植当年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组合效果最好,紫花苜蓿+扁穗冰草和紫花苜蓿+沙 生冰草两种组合居中,紫花苜蓿+蒙古冰草组合最差;在荒漠草原中,混播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草地的生物量,且豆科 和禾本科牧草混播有利于两种牧草的正常生长,是一组很好的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和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3种草坪植物为受体,依据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高和根长等指标,结合化感效应指数的综合效应值,对外来入侵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茎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苣菜茎叶水浸提液对供试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浸提液浓度的提高,与对照相比,3种草坪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及鲜质量、活力指数等均呈逐渐减小趋势,相应化感效应指数显示各项指标均受到抑制作用;幼苗苗高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化感效应指数显示其呈"低促高抑"的规律;化感效应指数综合效应值显示,在浸提液浓度低于12.50%时,高羊茅受到化感促进作用,其余情况下3种受体植物均受到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中以白车轴草受到抑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常见的3种茜草科药用植物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etMetcalf)、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L.)为材料,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水提液,用生物测定法测定比较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化感作用,并通过测定对受体根系活力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提液浓度不同,其化感效应不同;供试植物不同,化感效应差别也较大,浓度较低时,化感作用较小;具体表现为,3种供试植物化感作用顺序为:鸡屎藤>剑叶耳草>玉叶金花;鸡屎藤水提液处理显著降低了受体萝卜发芽率、发芽速率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受体萝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地区优良牧草引种种植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索旱作条件下牧草建植技术措施,筛选适合内蒙古西部干旱人工草地种植的优良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建立旱作人工草地、播期应在雨季并采取雨后播种的方式。入选的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在灌溉条件下入选品种为杂种苜蓿、新麦草、蒙古冰草、圆柱披碱草、披碱草、苛刻冰草、扁蓿豆。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早熟昆诺阿藜和晚熟昆诺阿藜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了测定。经多种测验,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的昆诺阿藜在萌发期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通过与沙打旺和草原1号苜蓿的对比试验,表明其耐盐性强弱依次为晚熟昆诺阿藜>早熟昆诺阿藜>沙打旺>草原1号苜蓿。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苜蓿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新牧1号、新疆大叶苜蓿和新疆野生黄花苜蓿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两种诱导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的影响,以及增殖培养基中附加GSH和ABA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2,4-D 2mg/L+NAA 2mg/L+KT 1mg/L为较佳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中附加GSH 15mg/L有利于分化及植株再生;增殖培养基中附加GSH 15mg/L+ABA 3 mg/L有利于提高新牧1号和新疆大叶苜蓿体胚分化能力,附加GSH 15mg/L+ABA 6mg/L有利于新疆野生黄花苜蓿体胚分化频率;实验共筛选出新牧1号、新疆大叶苜蓿、新疆野生黄花苜蓿高分化能力基因型分别为5、6和5个.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对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的株高、物候期、根颈粗、分蘖芽数、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播种密度越大,播期越晚,苜蓿生长越缓慢,越冬率越低。7月初播种,越冬率可达100%,8月中旬以后播种,越冬率为0。同时,早播有利于第二年的返青生长。因此认为,草原3号苜蓿最适播期应不晚于7月中旬。40cm行距条播时播种密度以100苗/m为宜。  相似文献   

15.
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苜蓿子叶再生体系建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0 mg/L AgNO3,可使新疆大叶杂花苜蓿的分化率从41.1; 增加到63.3;.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雄性可育系)和苜蓿雄性不育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蜜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原1号杂花苜蓿的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结构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其中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蜜腺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形状、大小、层数和液泡化程度以及淀粉粒的变化规律上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淀粉粒形成的较晚。含量也比同期可育系少(败花期除外)。说明不育系蜜腺分泌物少,直接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的授粉、受精,是导致其杂交制种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12份禾本科牧草的苗期抗旱性,为抗旱牧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对牧草进行连续干旱胁迫处理.[结果]将12种禾草的抗旱性大致可以分为3类,冰草和高燕麦草为强抗旱性牧草;内蒙古冰草、中间偃麦草、偃麦草和新麦草为中等抗旱性牧草;鹅观草和披碱草为弱抗旱性牧草.[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下冰草和高燕麦草的抗旱性较强,适合在于旱少雨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是山西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而加快该地区的草地建设速度又是本项事务的重中之重。结合雁门关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概况及农牧业生产现状,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牧草栽培区划分为:恒山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区,晋北盆地苜蓿、沙打旺、新麦草区,晋西北防风固沙柠条、沙打旺、冰草区以及吕梁山苜蓿、红豆草、小冠花区四个区。  相似文献   

19.
蒙古冰草SRAP反应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蒙古冰草为材料,通过单因子Mg2+、dNTP、Taq酶、引物、DNA试验;2×Taq PCR Master Mix、引物、DNA正交试验建立了蒙古冰草SRAP反应的优化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10uL:2uL 2×Taq PCR Master Mix、0.4umol/L引物、60ng模板DNA。该体系对蒙古冰草扩增效果好,电泳结果显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而且操作简单,为SRAP标记技术在蒙古冰草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以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料水比、加盐量、pH、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6因素对苜蓿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设计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青大一号"紫花苜蓿的苜蓿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为1%,絮凝时间为5 min,pH为4。[结论]为紫花苜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