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多条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践,从苗木准备、整地与铺设种植土、栽植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措施,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深圳市罗湖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整地、苗木规格、栽植密度和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了景观林带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项目内容,进行了本次建设工程的效益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建设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等,为佛山市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佛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是佛山市景观林带建设的重点工程。文章阐述了广佛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监理实践,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状况、生态效能和碳汇效能3个维度构建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景观林带生态效益排在前三位的是湛江、汕头、深圳市.工程建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总规模;生态景观林带质量的高低影响单个评价指标得分,最终影响综合评价得分;工程建设量越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质量越好,最终的生态效益评价得分将越高.  相似文献   

7.
《广东林业科技》2012,28(2):100-100
2011年9月13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并通过《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评审,决定在全国率先建设23条共10000公里、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西江水源涵养型生态景观林带营建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阐述了河滩沿岸和丘陵山地生态景观林带造林技术,为水源涵养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苗木准备、树种选择、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高速公路、铁路隔离网外侧20~50 m绿化景观带的造林技术,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景观,广东省于2012年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推进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高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态景观林带概念设计及体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广东生态建设的需求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从生态景观林带概念的产生背景出发,深入阐述生态景观林带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生态景观林带的体系构成,对顺利推动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广州市城市出入口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原则,以春岗立交出入口植物选择原则、植物种类为例,探索在新的景观种植模式下如何应用树种构建岭南特色突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程体系、辅助工程体系、保护工程体系、环保节能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的"5S模块化"设计途径,并对广深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深圳段进行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描述了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概念和组成,以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建设内容和相关研究。从点、线、面三个不同景观层次,探讨如何从园林的角度将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生态景观林带打造成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化带,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色彩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设计是生态景观林带营建的关键技术。文章以植物色彩表达媒介、空间层次设计和时间序列配置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探讨以红、黄、紫和白色为主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本设计案例可为华南地区营建大尺度、大色调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早期生长表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内3号和10号生态景观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班调查5个样点内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5个样点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7.8%,树高与胸径均值分别为2.6 m和7.5 cm,早期生长情况总体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样点的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龙丰>水口>汝湖>小金口>白鹭湖;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保存的树木生长表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号生态景观林带综合排名前3的树种配置模式分别是3-14、3-18、3-2,其中模式3-14保存的造林树种为凤凰木、黄槐、鸡冠刺桐、樟,模式3-18保存的树种有凤凰木、樟,模式3-2保存的树种有大叶紫薇、凤凰木、黄槐、樟;10号生态景观林带树木生长表现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10-10、10-14和10-2配置模式,其中模式10-10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簕杜鹃,模式10-14保存的树种为凤凰木、黄槐、美丽异木棉,模式10-2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凤凰木、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