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对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胚芽比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胚芽比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0~25℃温度范围内樟子松和沙地云杉均有较高的发芽率,20~25℃为樟子松和沙地云杉发芽的最适温度;温度超过30℃时发芽种子有腐烂现象,所以温度高于30℃不适合樟子松和沙地云杉种子发芽。在适宜温度下,沙地云杉发芽率大于樟子松,且发芽整齐,但樟子松生长快于沙地云杉,耐高温也优于沙地云杉。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了3个低温处理(24h最低~最高温度分别设定为7~12℃、5~10℃和3~8℃),分析了播种后不同天数低温对番茄种子(品种:红贞女)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18~25℃)相比,日均温低于10.0℃(相当于低温胁迫处理7~12℃)时,番茄种子萌发开始受影响,温度越低影响越大。播种后越早经受低温番茄种子萌发受影响越大,播种后3d内经受低温胁迫,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率均有较大的下降,播种6d后低温胁迫对其萌发指标的影响较小。低温导致了番茄种子α-淀粉酶活力下降,相对离子渗漏率增加。低温影响了番茄种子萌发贮存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增加了细胞膜的透性,导致外渗物增多,从而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率。因此,露地育苗时应避免在萌发的早期受低温影响,以提高番茄的出苗和壮苗率。  相似文献   

3.
马海鸽  蒋齐    王占军  刘华  何建龙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225-229,235
为确定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温度和光照条件,利用生化培养箱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浓硫酸预处理、清水预处理的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硫酸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种子发芽率,且发芽更整齐;(2)甘草种子从10~40℃都可以发芽,但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延缓甘草种子的发芽进程且抑制幼苗生长,乌拉尔甘草出芽和幼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3)清水预处理的种子适宜在光照10 h/d条件下萌发,浓硫酸预处理能够降低甘草种子萌发对光的依赖性,全黑暗条件能够促进甘草幼苗胚根和胚轴的生长。野生乌拉尔甘草种子适宜在20~30℃、光照10 h/d条件下萌发,20℃最适宜甘草幼苗胚根生长,30℃最适宜胚轴生长  相似文献   

4.
大花紫薇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赤霉素(GA)、ABT6号生根粉和自来水(对照)对大花紫薇种子进行12h浸种,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别置于室温和25、30、35℃恒温箱内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大花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30℃是大花紫薇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赤霉素对提高种子发芽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和湿度处理对百脉根种子的萌发均有显著影响。百脉根种子在24 ℃左右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0;pH为6时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4%和24.7;当湿度为40%时,百脉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2% 和25.0。  相似文献   

6.
处理温度对橡胶园覆盖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不同绿肥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温度,以常温水为对照,采用初始温度为60、65、70、75、80、85、90℃的热水对在橡胶园具有良好适生性的12种覆盖绿肥种子进行处理,以研究不同处理温度对橡胶园覆盖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种经常温水处理后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高,升高处理水温均能明显提高其余11种绿肥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毛蔓豆、圆叶决明种子的最佳发芽处理温度为85℃,大叶千斤拔种子为80℃,刺毛黧豆种子为75℃,爪哇葛藤、钝叶决明种子为70℃,铺地木蓝种子为65℃,印尼乌绿豆、十一叶木蓝、长果猪屎豆、决明种子为60℃。  相似文献   

7.
柳枝稷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同时又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植物。为研究不同温度处理下柳枝稷种子的萌发特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发芽总数、发芽率、峰值、日平均发芽率、发芽系数、发芽指数、胚芽干重和活力指数8个种子活力测定指标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发芽指数、发芽系数、胚芽干重3个测定指标能够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柳枝稷种子活力水平,可作为种子萌发的测定指标;柳枝稷3个品种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35℃,在发芽水平上,品种Bay Canada的种子品质要高于Alamo、Common。  相似文献   

8.
百日草以种子繁殖为主,也能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宜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发芽适温为15~20℃。其种子具嫌光性,播种后应覆土、浇水、保湿。约1周后发芽出苗,发芽率一般在60%左右。扦插在"小满"至"夏至"期间进行,结合摘心、修剪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北京工程边坡喷播常用的灌木种子发芽,提高灌木种子相对草本的竞争力,尝试采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浸种、热水浸种等生产上常用的浸种方法,确定最佳浸种时长、最佳热水浸种初始温度及最优植物生长促进剂种类和浓度等,促进灌木种子发芽成活.结果表明:1)在植物生长促进剂浸种的情况下,最佳浸种时长为12h;2)对3种灌木种子发芽均有促进作用的低浓度促进剂为赤霉素100 mg/L和萘乙酸10-8 mg/L,发芽势综合约在30%;3)适宜紫穗槐、胡枝子发芽的热水浸种初始温度,分别在60 ~ 70和60 ~ 80℃,热水浸泡对荆条发芽有抑制作用.综合3个试验,发现针对具有硬实性质的种子,可先用初始温度为60 ~ 70℃的热水浸种2h,后用赤霉素100 mg/L或萘乙酸10-8 mg/L溶液浸种10h的方法,促进灌木种子发芽;对非硬实性质的种子,直接用赤霉素100 mg/L或萘乙酸10-8 mg/L溶液浸种12h.综合试验结果可用于生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穗发芽是杂交水稻生产、制种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和种子质量,而温度是影响水稻穗发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明确水稻穗发芽的温度效应,试验对不抗穗发芽材料Ⅱ-32B进行温度处理,检测其穗上发芽率,结果显示:在24~34℃温度范围内,Ⅱ-32B的穗上发芽率介于21.3%~58.2%;高于28℃,穗上发芽率明显提高;高于32℃后,穗上发芽率又有所降低;低于28℃,穗上发芽率明显偏低;表明水稻穗发芽受温度影响较大。对重庆地区42份保持系亲本种质材料进行穗发芽抗性筛选,所有亲本材料的穗上发芽率最低为8.8%,最高为66.8%;筛选出抗穗发芽的2级材料3份,分别为166B、127B、139B。  相似文献   

11.
小麦抗穗发芽酶反应生化标记选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穗发芽抗性不同的24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系)及18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2为材料,用邻苯二酚作底物进行多酚氧化酶生化染色标记,对小麦抗穗发芽酶反应标记选择法进行了研究。种子染色标记的最佳条件使用0.125%的邻苯二酚溶液,在气温18~25℃条件下浸种10~15min,覆膜保湿酶反应4~6h。晒干后进行比色分级。对不同色级的种子进行抗穗发芽、酚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率与酶反应生化标记后的种子色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生化标记后颜色越深的材料越不抗穗发芽,不染色或染色浅的低酚酶活性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穗发芽性。用该法成功选育出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秦麦3号和宝麦8号。  相似文献   

12.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苦瓜品种,拒绝使用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种子处理苦瓜种子种皮坚硬,因此要进行浸种催芽,其方法是:将种子晾晒后,放在6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min,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继续浸种12~15h;浸泡过程中,适当搅拌;浸种搓洗后捞出冲洗干净放在35℃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保湿催芽,催芽期间用和催芽温度相当的温水每6~8h冲洗一次,一般3d即可发芽。当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3培育壮苗3.1育苗场地育苗场地应与生产田隔离,用温室、阳畦、温床育苗。3.2采用…  相似文献   

13.
小芸木种子生理特性及萌发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分布于滇南热带雨林的小芸木种子的萌发生理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小芸木种子是一种顽拗性种子 ,含水量为 4 8%~ 50 %的种子在 2 0、 2 5和 30℃发芽率达 90 %以上 ;含水量在 4 5%以下时 ,发芽率在 63%以下 ;种子含水量降低至 2 5.78% ,胚含水量降至 1 3.4 4%时 ,均完全失去发芽力。种子有休眠特性 ,轻度脱水、流水冲洗可以打破休眠。种子在 2 0、2 5、30℃恒温条件下 ,发芽率较高且较快 ,而在 1 2、4 0℃和室温 (白天 2 4~ 35℃ ,夜间 1 6~ 2 4℃ )时发芽率低且较慢。随着含水量的降低 ,种子萌发时对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升高 ,低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 ;用 0 .0 1 %的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含水量为 4 5.0 4 %的种子 ,在 2 0、 2 5、 30℃种子萌发率可提高 1 5%~ 60 %  相似文献   

14.
低能离子注入种子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玉米干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设打印纸覆盖、铝箔覆盖和不覆盖3个处理,研究了在低能离子注入种子的过程中,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不能传递热量的打印纸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不覆盖的种子的发芽率其次,而可以传递热量的铝箔覆盖的种子发芽率最低。温度能够显著影响注入后种子的发芽,靶室内的高温总体上降低了种子的生活力。文中对离子注入时的温度效应做了校正,并给出了校正后的种子发芽曲线。  相似文献   

15.
(1)了解种子的特性。例如:德国报春不能浸种,浸种后易失去活力;花毛茛的种子喜低温,育苗温度宜在8℃左右,超过12℃就很难出苗;矮牵牛、大岩桐等种子需要温度在25℃左右,若浸种后搁置在低温处1~2d,种子就可能烂掉。还有一些种子是好光的,也有一些是嫌光的,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育出好苗。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现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NaCl和Na2SO4不同浓度下两种中性盐胁迫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280 mmol/L浓度的NaCl和≤240 mmol/L浓度的Na2SO4处理时,发芽率高于60%,高浓度的Na2SO4抑制种子发芽强于NaCl;不同浓度Na2SO4处理的发芽高峰期出现比对照早3~5天,比NaCl处理的早2~6天;Na2SO4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小于相同浓度的NaCl;中性盐胁迫浓度大于200 mmol/L时,种子发芽指数小于对照,NaCl溶液各梯度处理下的发芽指数均高于相应浓度的Na2SO4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与NaCl和Na2SO4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发芽高峰期出现的天数与NaCl浓度呈正相关,与Na2SO4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对骆驼蓬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i2+,Cu2+,Co2+和温度、光照组合下对骆驼蓬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i 2+,Cu2+,Co2+混合溶液有利于提高骆驼蓬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高浓度则表现出明显抑制性;不管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的高低,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骆驼蓬幼苗生长,但浓度较低时抑制不显著;在Ni 2+浓度5mg/L,Cu2+浓度800mg/L,Co2+浓度400mg/L,温度25℃,光照12h处理下骆驼蓬的种子萌发快,发芽率相对较高;在不同条件作用下,骆驼蓬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是Ni 2+浓度100mg/L,Cu2+浓度100mg/L,Co2+浓度50mg/L,温度25℃,光照12h。  相似文献   

19.
晋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播种不易管理,往往因种子还未发芽,苗田就长满杂草并与种子争水、争阳光,造成种子不易发芽,种子甚至发霉,变质、腐烂。而采取砂床播种,但管理,发芽率高,出土整齐。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中国南方稻区湖北荆州地区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的3种气候情景,即在背景温度为24~29℃的人工气候箱中设置以CO2浓度为400molmol?1、升温0℃为对照(CK),以550molmol?1、升温2℃为中强度处理(M),以700molmol?1、升温4℃为高强度处理(H),将催芽后的稻种于各气候箱中处理10d,观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水稻幼苗苗高、根长、根数(根长大于1cm)、根苗干重及活力指数均随着CO2浓度和温度的同时升高而上升,其中H处理下幼苗苗高比CK长5.78cm,根长比CK高12.91%,根苗干重为CK的2.6倍,活力指数为CK的3.1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表现为M处理最高;(2)随着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稻苗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糖(SS)逐渐降低,脯氨酸(Pro)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逐渐升高。说明在目前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未来升温2~4℃同时CO2浓度增至550molmol?1和700molmol?1对湖北荆州稻区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此生长期稻苗营养元素累积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