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桃棕苗期接种丛枝菌根菌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桃棕哥斯达黎加San Carlos种源及14152号家系幼苗为宿主,开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苏格兰球囊霉和木薯球囊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丛枝菌根真菌均可在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上形成感染,感染率26.7%~50.0%,感染指数13.3~37.5.尽管形成了菌根感染,但接种后7个月时,对桃棕San Carlos种源和14152号家系的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菌根接种对14152号家系根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接种处理下,14152号家系幼苗根系生物量和主根长分别比不接种(对照)提高了80.0%和51.4%.3个丛枝菌根菌中,木薯球囊霉G3008菌株对桃棕家系苗期根系发育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开展热带次生林经营,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旨在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热带地区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项目(ITTO PD294/04)的资助下,对较为典型的中国热带次生林——广东古兜山林区开展了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相关调查,其结果认为:中国热带林区的热带森林除自然保护区外,几乎都以低产低质的次生林状况存在,这类林分质量普遍较差,很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缺乏经济和生态效益。林区居民主要依靠政府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砍伐林木、出租林地供商品林经营以及农耕等获得收入,生活仍然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人均年收入仅3780元(约合556美元)。林农普遍的愿望是将次生林地改种以桉树为代表的速生丰产商品林经营,以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益,次生林的保护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王录敏 《热带林业》2010,38(1):30-31
文章通过阐述低价值人工商品林的概念,分析形成低价值人工林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改造的措施,为人工商品林种植生产过程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以免出现种植误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完成,广西生态保护红线已由“划定”阶段转入“严守”阶段,对红线范围内林地实施严格管理。针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人工商品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按照《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根据国有经营单位、林农对人工商品林采伐的实际需求,对人工商品林斑块的面积、空间分布和权属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属性调整、逐步转换为公益林、政府赎买、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和保留部分人工商品林的人工商品林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5.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退化山地的一个主要灌木种,它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而且用途广,商业和生态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桃金娘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利用价值以及人工培育现状,认为加强桃金娘开发利用研究,以观赏、药用和保健等用途作为其经营目标开展定向培育研究,是促进桃金娘种植业规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德国棕地治理与景观再生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地治理与再利用是当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城市森林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比较并建立城市棕地与城市森林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德国鲁尔区3个棕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城市棕地治理在生态、社会与空间3个层面的设计策略与手段方法,识别从城市棕地到城市森林转变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及价值关系;最后,总结提炼德国区域性棕地治理与景观再生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林农的视角,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探讨非公有制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以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型政府新视角及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公益林,遵循林农意愿编制人工商品林经营方案,简化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的审批手续,取消育林基金改征环境绿化税,严格实行凭证运输制度,建立林地档案,公开林业生产要素信息等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宽甸地区林权制度改革后村级森林经营目标进行了阐述,并对人工商品林采伐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村人工商品林采伐提供借鉴,实现提高经营水平,巩固林改成果,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是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中主要的蛀果害虫。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东部果区设4个田间观测点,对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二代,发生期在7月上旬和8月中旬,所以防治住这两个时期是关键。根据桃小在树上蛀果危害和在土壤中过冬的特点,防治桃小要抓好树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化学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等多方面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嘉宝果﹝Myrciaria cauliflora(DC.)Berg﹞为桃金娘科拟爱神木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或大型灌木,俗称树葡萄,原产于巴西等地,近年来在我国成为一种新兴的热带水果,在园林、食品、医药保健品等领域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嘉宝果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化合物成分、生物活性及利用前景进行综述,为开展嘉宝果的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心果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心果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热带果树,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美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科学家在人心果种质资源保存、优育品种培育、栽培管理技术及生理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人心果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人心果在我国属稀有水果,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文章从人心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分类、优良品种选育、生理特性、苗木繁育技术、整形修剪技术、采收及贮藏保鲜技术、胶的研究7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人心果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并提出我国人心果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应放在基础研究、苗木的快繁技术研究、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能源植物膏桐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膏桐(Jatropha curcas L.)又称小桐子、麻疯树,作为一种多用途油料植物,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病虫害少、速生、含油率高等优点,目前已被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和研究,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生产管理技术来确保膏桐产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管理和施肥体系。作者力求全面探述国内外生产和研究状况,并指出了膏桐产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开发油棕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工业性试验表明油棕丝MDF,其质量不亚于木质MDF,目前国内可提供成套的油棕丝MDF制造设备,不仅可以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进入国际市场,且为我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区开发利用油棕丝MDF创造了条件,拓宽了人造板生产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陈鑫辉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89-191,204
大多数木本常绿热带果树在闽东南适应性良好,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园林应用前景。针对目前闽东南水果品种不丰富和应用于园林绿化材料单调、配置单一的现状。在介绍几种新、优热带果树资源的基础上,探讨热带果树的开发前景和提出把热带果树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新思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生物固氮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和北美林业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其中北美的研究较深入,主要包括(1)共生的性质;(2)宿主植物改良;(3)氮的固定和积累;(4)共生系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5)共生固氮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该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40%,中国特有成分次之,占25%,东亚成分占20%,世界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问断分布的成分各占5%。分析了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常山胡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综述了常山胡柚的研究现状,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及其趋势。常山胡柚是浙江省常山县原产的柑桔地方品种,属亚热带常绿果树。1991年被正式定名而成为中国柑桔属植物的一个新种,并先后对其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栽培管理与丰产经营技术及其果实营养、采后生理、贮藏保鲜与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今后在常山胡柚的分子鉴定、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成熟机理、果实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需深入研究,以真正提高常山胡柚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8-2010年对云南普洱市鸡油菌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生态环境、发生季节、发生地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揭示了鸡油菌子实体发生与气候、植被、土壤的关系,旨在为进行鸡油菌的人工促繁、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Clement  C.R.  Weber  J.C.  van Leeuwen  J.  Astorga Domian  C.  Cole  D.M.  Arévalo Lopez  L.A.  Argüello  H. 《Agroforestry Systems》2004,61(1-3):195-206
Agroforestry Systems - Peach palm (Bactris gasipaes) was domesticated as a fruit crop by the first Amazonians in traditional Neotropical agroforestry systems, b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果实无核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无核是果实的优良性状之一,尤其是葡萄、柑橘、枇杷等果树栽培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从果树生理(主要包括雄性不育、胚囊败育、胚乳败育、自交不亲和性、激素平衡和协同机制等方面)和遗传(主要包括自然单性结实、突变、多倍体无核机制、=三倍体应用、化学诱导、无核基因应用等方面)的角度,综述了果实无核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