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是广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马尾松人工林的发展给广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马尾松人工林极易受到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危害。马尾松毛虫是广西地区历史性森林害虫之一,更是马尾松人工林主要虫害来源之一,严重影响广西马尾松人工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笔者对广西马尾松毛虫危害现状与防止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广西地区松树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概述全球人工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我国人工林资源在世界所处地位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马尾松人工林在遗传改良、立地选择、整地、施肥、密度等营林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效;针对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经营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的养分积累及其分配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丰产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2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的方法,探讨马尾松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除Ca元素外,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枝、干皮和树根,干材最低;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大致以N最高,其次是K或Ca,P最低;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 390.35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积累量(1 204.60 kg·hm~(-2))占86.64%、灌木层(93.78 kg·hm~(-2))占6.75%、凋落物层(91.97 kg·hm~(-2))占6.61%;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养分年净积累量为46.32 kg·hm~(-2)·a~(-1),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6.40 kg。[结论]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积累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根据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定位观测资料,通过各种竞争指数的比较筛选,得到较能客观反映马尾松幼龄人工林竞争与生长规律的竞争指数.同时以该竞争指数为基础,结合林分年龄、胸径和拥挤度等因子建立马尾松幼龄人工林全林分竞争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5.
柳州市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柳州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幅度为40.06%~47.71%,枯落物含碳率为35.81%~44.71%.0~~60 cm土层含碳率变化幅度为0.32%~ 1.26%,0~20 cm土层含碳率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桉树.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80.7、124.8、68.5 t/hm2,马尾松和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乔木碳储量分别为122.54、54.8、32.29 t/hm2,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67.8%、43.91%、49.01%.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下植被碳储量表现为马尾松>桉树>杉木.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其总碳储量的3.21%、3.73%、5.11%.马尾松、杉木、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54.06、67.33、41.22 t/hm2,0~20 cm土层碳储量成为土壤的主体,马尾松0~.20 cm土层碳储量占其土壤总碳储量的48.6%,杉木占44.7%,桉树为41.37%.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材性家系间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个家系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由大到小居前五位的家系依次为378、329、317、341、335,顺纹抗压强度值由大到小居前5位的家系依次是335、350、372、325、329;家系341和350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均较小,尺寸性稳定均较好。方差分析表明,家系对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马尾松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体积干缩系数、差异干缩以及顺纹抗压强度各家系间大都表现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家系335、341、350、378可作为马尾松人工林木材品质选育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选用Weibull分布,采用参数预估法建立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模型;选用修正的Richards函数,采用非线性二乘的Marguardt迭代法拟合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树高曲线方程。经检验,两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自然经营是人工林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共存的影响,研究选取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的近自然经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多样性对比及模型拟合等方法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灌木、草本群落多样性格局及潜在生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8年后,灌木、草本群落α物种多样性变化显著。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经营前差异明显,物种共存机制由生态位向中性过程逐渐转化;近自然经营对草本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共存机制无显著影响,地域差异对物种组成及物种共存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作为行业标准已经颁布使用了30多年,迫切需要检验和修订。根据2 514株马尾松立木材积数据,采用回归方程和交叉建模检验方法,对福建省现行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作适用性检验和修订。结果表明:福建省现行的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估计值标准差为0.114,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大于10%,平均系统误差大于7%,已经不再适用,需要重新编方程;新建立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中的参数很稳定,变动系数均小于2%,估计值标准差为0.06、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小于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从误差指标来看,方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人工林的栽培及地力维护,涉及林木生产力与土壤生态之间的平衡。人为的营林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产生影响。只有从维持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规划,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稳步提高林木生产力。该文从马尾松的起源分布、栽培及地力维护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马尾松人工林栽培和地力维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改进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的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的改进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采用该模型对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比前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可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与密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三明市尤溪县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马尾松林生长差异较大,但32、33、34和41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变化不大;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在单株、林分和根系生物量及净生物量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34年生马尾松成熟林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最高,可达到80.80%,此时的经济效益最高,可进行适当的采伐,在保证马尾松正常更新的同时,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7种模型拟合同一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为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福建省第7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以同一立地条件下639株(人工林326株、天然林313株)马尾松标准木及687株(人工林498株、天然林189株)杉木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利用二次项方程、幂函数方程、对数方程、S曲线方程4种经验方程及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单分子式模型3种理论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4种林分类型的树高曲线,并以调整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总相对误差和预估精度为评价指标,选择4种林分类型的最优树高模型。【结果】马尾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分别以幂函数方程、二次项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812%和96.474%;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林用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6.742%和96.495%。【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最适合模拟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山杜英混交林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0年生马尾松山杜英混交林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产量和林分生产力,同时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和降低林分燃烧性等生态功能,对维持马尾松人工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状况,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的持续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巨尾桉人工林(10a)和马尾松天然林(15~20a)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木法和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分生物量,分别样地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采用重铬酸钾-水合加热法测定碳含量,探讨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贮量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尾桉植株的碳含量(经各器官生物量加权)平均为47.32%,比马尾松(50.17%)的低5.7%.巨尾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123.086t/hm2,是马尾松天然林(88.238t/hm2)的1.40倍;其植被(含凋落物)生物量和碳贮量分别为115.082t/hm2和53.712t/hm2,依次是马尾松天然林(生物量40.686t/hm2和碳贮量19.421t/hm2)的2.83倍和2.77倍,差异极显著(p<0.01).两种森林植被碳贮量的差异与其生物量的差异相一致,表明桉树人工林取代马尾松天然林可以提高森林植被生产力及其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采伐迹地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通过野外标准地群落调查和重要值计算,分析了福建沙县不同林龄(40a生,25a生和14a生)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结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群落树种组成为40a〉25a〉14a。马尾松人工林林龄越大,乔木层树种越多。(2)种群径级分布:40a生马尾松人工林,胸径级大的个体占的比重较大,随径级减少,立木株减少;25a和14a则相反。(3)马尾松种群的垂直结构:不同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马尾松垂直结构服从正态分布,40a生马尾松人工林,最大株数所在的树高级越大,且随高度级减少,立木株减少;25a和14a则相反。不同林龄的人工林中物种丰富度为40a〉25a〉14a。  相似文献   

17.
罗美  周运超  郭峰 《贵州农业科学》2011,(9):167-169,173
为了解马尾松培育过程中磷的归还与释放规律,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对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磷的归还与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与凋落物的归还呈极显著正相关,马尾松林一年四季均有归还,但主要归还物(凋落物)仍与马尾松生长对低温的响应相关联,每年11月磷归还量约占全年归还量的20%;在1200株/hm2、17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间伐强度分别为弱度(间伐株数比例为20%)、中度(间伐株数比例为40%)和强度(间伐株数比例为60%),以未间伐为对照,间伐5年后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强度、中度和弱度间伐林分的植物种类分别增加15,17和15种,其中灌木种类增加14,13和12种,草本种类增加1,4和3种。强度与中度间伐林分的共有种最多,为23种,相似系数最大,为0.657 1;中度间伐林分与对照的共有种最少,为11种,相似系数最小,为0.343 8。间伐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P<0.05),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相反变化趋势(P<0.05);均匀度Pielou指数(Jsi)仅在强度间伐林分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宜为1 410株/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的碳汇功能,为合理评估其生态效益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2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马尾松平均碳含量为489.3 g·kg~(-1),不同器官碳含量依次为:树叶干材干皮树根树枝;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分别为453.0、425.6和433.8 g·kg~(-1);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6.20~32.15 g·kg~(-1),随土壤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存量为232.13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分别为92.67、1.36、1.12、2.49和134.49 t·hm~(-2),依次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39.92%、0.59%、0.48%、1.07%和57.94%。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0.83 t·hm~(-2)·a~(-1),年净固碳量为5.41 t·hm~(-2)·a~(-1),年净吸收CO_2量为19.83 t·hm~(-2)·a~(-1)。[结论]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碳汇功能,为该区域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有为基础,根据营林投入产出资料,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编制出以人工经营模型,与人工林多形曲一指数表、立地得分表、林分生长过程表共同构成生长经营模型。可用于预测和评价马尾松人工生产力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