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的数据,计量分析了1994-2004年来国内医学领域高影响力的科研论文期刊分布情况;对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版)收录的核心期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高影响力医学论文多刊登在国家最权威的核心期刊上,但有不少核心期刊没有一篇高影响力论文,而个别非核心期刊的高影响力论文多达数十篇。所以不能简单地以高影响力论文或核心期刊论文来评价论文和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大学学科研究评价——基于SCI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科学引义索引数据库有关学科分类,采用统计和指标优化计算方法,对我校发表的SCI论文进行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量等引文指标的统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学科研究的生产力、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大学在昆虫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科研生产力、影响力较强,农学、应用微生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遗传学、药理学、奶业动物学研究实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学术影响力,利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对学报2000-2013年载文被引证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取学报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分析其学科分布、作者及单位等,并分析了2002-2007年的26篇零被引论文。结果表明:2000-2013年,学报有202篇论文被SCI引用了289次,高被引论文及高被引作者很少;被引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学报被SCI引用主要来自于中国作者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的文章。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学报共有1 683篇文献被引用21 094次;92篇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于林业、园艺与植物学;论文零被引主要与论文主题有关。图1表5参10  相似文献   

4.
以Web of Sciences及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引用排名及高被引文章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科技论文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科研合作情况、华师大数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科地位以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实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优势学科、高水平论文、高影响力研究所以及1995--2015年被SCI收录论文的年代分布、文献的类型和语种、高发文的期刊与作者、合作的国家(地区)与机构、作者合著和研究热点领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相关部门管理决策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Cell Research》期刊2003年-2013年度SCI论文为例,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从论文收录量、文献类型、国家/地区、作者机构、引文量、高被引论文、引文国别、引文机构、期刊影响因子与期刊分区等方面开展文献计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ell Research》期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期刊排序和期刊分区呈现递增的趋势.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高被引论文在6 514种科技期刊中位居804.充分说明了该刊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显示出其强劲的上升态势.从《Cell Research》期刊发文和引文的国别与机构等数据可以看出该刊的国际化程度.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Cell Research》发展进程,为中国科技期刊提高办刊质量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以2007年—2012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CI论文为例,利用SCI数据库的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从论文数量、研究方向、期刊影响因子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6年来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和引文数都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科研实力、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都在提升。与此同时,还需提高学术文献质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22所农业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提取源,对农业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论文数量、来源期刊、学术影响力及馆员的科研合作能力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如何提高馆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推动图书馆向信息服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发展提出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年我国农业工程期刊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993年我国12种农业工程期刊引文的数量、引文的类型、引文的语种、引文的年代、引文的著者及论文著者自引等六个方面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与比较,试图从中寻找出我国农业工程论文引用文献的一般规律和可资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两种引文数据库,统计产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省级农科院、中国农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学术水平,并且指出了这两种引文数据库作为评价工具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省属林业科研院所为调查对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提取源,应用GIS等软件分析25个林业科研院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分布、期刊类别.应用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对各院所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科研合作能力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加强各院所之间科研协作,建立区域科研联盟、密切与各所林业高校、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研合作,以提升中国省属林业院所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科学》五年载文情况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调查了《中国环境科学》1999~2003年8月(共28期)间发表论文的作者情况(包括合作度、机构间合作情况、第一作者的系统分布、年龄职称学位情况、地区分布)和刊载论文的引文情况(包括引文的数量、语种、年代、类型、被引期刊),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数量和文献质量两个角度,基于1980—2016年In Cites数据库的论文收录的信息,分析27所高等农业院校农科门类作物学的科研生产力。从文献数量的角度,比较文献年代分布情况和文献类型;从文献质量的角度,依据文献数量、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被引频次、H指数、被引用过的论文数和平均百分位6个指标,借助于SPSS. 20工具分析其聚类情况。结果表明:27所高等农业院校文献数量不同程度逐年增长,但文献质量方面发展不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中国30种科技期刊中外引文的数量及其各种分布情况的调查,揭示引文数量和质量与不同学术水平期刊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对中国科技期刊的评价效用。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学术水平期刊中外引文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学术期刊的引文数量和质量均高于普通期刊,而普通期刊由于中文引文比例大,对中国科技期刊学术评价的贡献度大于学术期刊,但学术评价效用不高。结论 引文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术质量的保证,应该纳入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独立指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应进行适当调整,注重质量,可吸收一些相关的国际期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西南农业学报》1990年至1999年刊发论文作者的合作废和合作率、地区分布、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自引情况下以及引文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据此对该地区的农业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并为我省农科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2015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生物炭相关论文(以biochar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份、论文数量、国家/地区、研究机构、资助基金来源、作者和高被引论文等条件,分析生物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生物炭相关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美国和中国发文量领先,但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作者发表的生物炭论文篇均引用频次远高于中国作者。美国和中国的生物炭相关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美国的论文质量较高,影响力更大。在中国的科研机构中,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和研究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分析全球主要水稻研究机构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本研究采集了汤森路透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05年以来发表的24 509篇关于水稻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发文量、被引频次、JCR期刊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力指标I3等多个维度,对国家和机构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0年来1/3的水稻研究论文产自中国,2006年开始中国水稻研究论文数量稳居第一,并且中国科学院一直位居年度发文量榜首;在基于被引频次的高水平论文、基于综合影响力指标I3的高影响力论文、基于多个期刊影响力指标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3个方面,中国都排在国家数量排行榜首位,中国科学院都排在机构数量排行榜首位;以中国科学院为首的中国研究机构在植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3个领域表现出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第一大小麦生产国,中国政府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在小麦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本研究采集了WOS核心集合数据库收录的、2005—2015年发表的22 923篇关于小麦研究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在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基本指标基础上,计算了h指数、综合影响力指标I3和4项期刊影响力指标(期刊影响因子、5年期刊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百分位等衍生指标,分别以国家和机构为单位,从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高综合影响力指标I3论文、高影响力期刊论文等维度,进行了国际学术影响力比较。研究表明,(1)2008年开始中国在小麦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一;2011年以来中国机构在发文量排序中一直位居第一。(2)基于h指数的论文被引频次分布与TOP10%高被引论文两项指标说明,中国机构的高被引论文占比都较低。(3)从ESI高水平论文数量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是表现最好的中国机构。(4)高综合影响力指标I3、高影响力期刊论文中,中国机构的论文数量占绝对优势,但每项指标的平均表现都比较靠后。总之,中国虽然已成为小麦研究领域的研究大国,研究主力地位已确立,但在引领小麦研究前沿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基础,以《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与发酵工业》和《中国粮油学报》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计垂学方法对四种食品工业类重点中文核心期刊在2006-2010期间的论文发表和论文被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食品科学》综合影响力最强。而其他三种期刊分别在工艺、食品生物工程和粮油食品领域具有明显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影响力是今后食品中文期刊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2004-2013年SCIE数据库收录的林业论文为统计对象,分析SCIE林业论文的数量及国别、语种、基金资助机构、来源期刊等特点,并与我国作者发表的林业论文相比较,为我国林业研究者发表国际高影响力研究论文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