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B超与CT在诊断胆道残余结石中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B超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胆囊残余结石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的(100.0%vs 60.0%,P〈0.01),B超与CT对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B超和CT能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应针对残余结石的特点和原因,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和技巧,以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B超与CT在诊断胆道残余结石中的意义.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的B超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胆囊残余结石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100.0%vs60.0%,P<0.01),B超与CT对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运用B超和C...  相似文献   

3.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砂石淋“)的病例进行了静脉尿路造影X射线、B超、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泌尿系统结石呈砂石样,X射线腹部平片呈阴性,经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后可见膀胱内有密度不均匀的结石样颗粒分布;B超检查在泌尿道多处出现结石颗粒的强光点或光团并伴有声影;螺旋CT检查发现在泌尿系统的膀胱和尿道中有明确的结石影.因此B超、螺旋CT和X射线腹部平片(结合造影)不仅对饲喂棉饼诱发的山羊砂石样结石有明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三者的结合有利于对山羊砂石淋的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肾脏错构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年来收治的31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B超、彩超及CT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1例中共有39个瘤体,其中单发26例共26个,分布于左肾12例,右肾14例;多发5例共13个瘤体。CT值为-13~-92Hu。28个瘤体表现为外向生长的周边型肿瘤,另11个瘤体则侵及肾盂肾盏和肾窦。综合B超、彩超及CT检查对瘤体的良恶性诊断提示率明显提高。结论:随着B超、彩超和CT的普及,肾脏错构瘤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B超、彩超与CT联合检查可优势互补,对绝大多数肾错构瘤病变可在术前作出诊断或提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胆囊颈部小结石B超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胆囊颈部小结石患者2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超声诊断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首次扫查确诊15例,确诊率60%;经2~3次检查确诊6例,确诊率24%;在6次检查后确诊1例,确诊率4%,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漏诊率为18%,均通过手术证实。12例患者胆囊体积增大显著,伴有积液,13例患者胆囊壁显著增厚毛糙。7例患者在首次检查中发现强回声团,10例患者在后面检查中发现,5例患者给予有效处理后复查。结论:胆囊颈部小结石B超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单侧12例均为单发,双侧肾脏1例,合并肾肿瘤出血3例,男:女为4:9。CT平扫表现:呈混杂密度肿块,或呈等或低密度肿块;CT增强扫描见病灶内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呈不同程度的增强,脂肪密度灶及肿瘤出血灶无明显强化。结论多脂肪成分的肾错构瘤具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对肾错构瘤及瘤内出血多能作出明确诊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则需结合B超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40例CT诊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0例子宫肌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子宫形态改变、增大及肿块影,肿块密度可以分为等密度(60.3%)、高密度(16.2%)、低密度(14.7%)或混杂密度(8.8%),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内的变性及其边缘。结论:CT是诊断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是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超声观察头孢曲松钠致假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40例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胆系声像图变化并记录临床伴随症状.结果 19例患者胆囊声像图出现异常,其中12例为假性结石:4例假性结石后不伴声影,8例假性结石后伴声影;7例为胆汁淤积;并且19例患者中16例均无临床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2岁,因复合性胃溃疡反复发作并穿孔2h急诊入院。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1个月后做胃镜检查示:复合性胃溃疡。肝胆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行胃大部分切除Roux-Y型吻合术。探查肝脏下面无胆囊,胆囊床位置无手术疤痕,格利森氏系统结构清楚,胆总管轻度扩张。行胆总管探查左右肝管及十二指肠乳头部通畅,无结石,盐水冲洗后置“T”型引流。考虑胆囊异位。术后进一步检查,“T”型管胆道造影未见胆囊充盈,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乳头部通畅转上级医院两次复查肝胆B超示:无胆囊。病人既往无手术史,无胆囊炎病史。故诊断为先…  相似文献   

11.
对163例经临床或肝活检病理确诊的四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进行了B超对比分析。这些肝炎病例的临床分型有急性、慢性(包括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重型和肝炎后肝硬化。各型肝炎的B超表现包括肝脾大小、肝脏声像图改变、肝血管走行、门脾静脉、肝包膜及胆囊改变。经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显示,除晚期肝硬化B超表现有肝缩小呈结节状,表面凹凸不平,门脾静脉扩张,胆囊异常等较特殊表现外,其它各型肝炎均缺乏特殊性改变。B  相似文献   

12.
患结石胆囊上皮组织化学和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7例患胆结石病人的胆囊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病变胆囊粘膜上皮和腺细胞内β-葡萄糖苷酸酶(β-GCD)含量增多,且在不同类型的胆结石中以胆红素为主的胆结石胆囊粘膜上皮β-GCD含量增高,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胆囊粘膜上皮β一GCD含量次之,而纯胆固醇结石胆囊粘膜上皮β-GCD含量最少。电镜观察发现胆囊上皮细胞的溶酶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增生,胞浆中含有大量分泌颗粒。通过研究,我们认为β-GCD在胆结石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内源性β-GCD在胆结石形成过程中含量剧增,此酶的存在与胆结石,尤其是色素性结石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健康家兔复制腹部病理模型,分别采用B超仪腹部超声探查。声像图显示:腹腔积液为均质的液性暗区,暗区下方回声增强;肝、肾脓肿和子宫蓄脓为稀疏光点的脓性暗区;肾和膀胱结石为反射极强的带状回声,下方伴有清晰的声影;肠套叠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靶样结构。提出小动物腹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为兽医临床正确诊断小动物腹部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自浏阳、湘潭农户放牧的健康山羊93只(其中黑山羊53只、麻山羊40只),根据羊只毛色不同.比较了植黄手术中羊只品种、体重、胆囊三者的关系,和手术部位前后的情况。结果表明:①麻羊胆囊比黑山羊胆囊极明显小些(P<0.01);②胆囊大小与体重成正比;③手术部位以倒数2~3肋间较适宜;④黄床应根据胆囊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联合CT动脉成像(CTA)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泌尿系统平扫、CTA扫描、增强扫描及CTU扫描,获得CTA及CTU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果 30例患者中肾脏肿瘤10例,先天性畸形5例,肾脏结石6例,肾结核6例,肾盂旁囊肿3例。CTA可以显示肾血管性病变;CTU可以检出集合系统病变,如结石、肾孟旁囊肿、集合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结论 CTU后处理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结合常规轴位图像可准确显示肾脏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CTU联合CTA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肾血管系统和肾集合系统,为肾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周豆12大豆子叶节为材料,研究了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钠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及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子叶节分化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到45 mg/L时,分化芽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植株出现白化现象;4种抑菌抗生素中,头孢曲松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头孢呋辛钠和噻肟钠抑菌效果次之,结合抑菌抗生素对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作用,确定在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中,使用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作为抑菌抗生素,临界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300 mg/L。而卡那霉素使用的临界浓度为45 mg/L。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4种抗生素类药物两两混合使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4种抗生素类药物单独使用作为对照,通过测量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皿上药敏片的抑菌圈直径来确定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青霉素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2.8mm,枯草芽孢杆菌对其表现出中度敏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分别与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在18~19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其他组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大于20mm,枯草芽孢杆菌对它们表现为极度敏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联合抑菌圈平均直径都大于单独使用的抑菌圈平均直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钼对鸡肝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选取80只健康2w龄雏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通过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钼酸钠(以钼离子计),建立试验动物模型:对照组(钼:0mg.L-1)、钼Ⅰ组(钼:12.5mg.L-1)、钼Ⅱ组(钼:25.0mg.L-1)、钼Ⅲ组(钼:50.0mg.L-1)、钼Ⅳ组(钼:100.0mg.L-1)。分别在试验处理第10w,采集鸡的肝脏和肾脏,固定包埋处理后,制得切片,经HE染色分析,用显微镜观察鸡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肾脏和肝脏的组织形态学观测结果显示:加钼的各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增多,且有浓染,出现坏死现象,细胞核皱缩加剧,有少量充血。试验低剂量(钼Ⅰ组、钼Ⅱ组)下的钼导致鸡肝肾组织发生不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而高剂量组(钼Ⅲ组、钼Ⅳ组)发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天津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天津地区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鸭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7株细菌,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分离株在人工感染试验中对鸭均有致病性,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在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氟苯尼考、头孢塞肟、头孢曲松和痢菌净等药物敏感性较高,对泰乐菌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该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药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弄清河流弧菌对海水贝类的危害性,为预防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TCBS培养基从文蛤生物体内分离出1株弧菌,对其进行鉴定、致病性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可初步鉴定为河流弧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这株河流弧菌对昆明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河流弧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氟哌酸、先锋赛、先锋必、丁胺卡那高度敏感,对安卡青霉素、青霉素G、先锋霉素V、利福平耐药。[结论]临床上,应将选用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氟哌酸、先锋赛、先锋必、丁胺卡那作为治疗河流弧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