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哺乳仔猪生后7d龄出现觅食行为,仔猪生后3~5d龄有饮水表现。57.4%的仔猪吃奶或拱奶后马上吃料。仔猪生后5~14d每昼夜睡眠时间平均为1065min(17.75h),间隔时间较短,21~2幼龄每昼夜平均睡眠时间为837min(13.95h).哺乳仔猪生后5~10d龄每昼夜平均吃奶次数达30.7次,平均间隔时间为49.1min。到14d龄,吃奶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缩短,而间隔时间延长到67.6min。从第21d龄到断奶(第35d龄)吃奶(或拱奶)次数一般都在35次左右,间隔和持续时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90%.  相似文献   

3.
油菜茎象甲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茎象甲原是陕西渭北塬区白菜型冬油菜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对关中甘蓝型冬油菜的为害也越来越重,被害株率达45.0%~65.0%,受害株减产50%左右。幼虫平均历期一龄5.5d,二龄5.4d,三龄至四龄合计为7.0d,前蛹期与蛹期平均共24d左右;幼虫发育起点温度7.67℃,幼虫期需有效积温149.9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7.90℃,有效积温221.3日度。同时,对久效磷-羊毛脂涂茎防治幼虫的效果进  相似文献   

4.
根据成蝇前20d总产卵量模型、产卵历期模型、平均产卵量模型的幼虫生物量模型,经模拟、筛选、综合评定和决策分析得到了相应优化目标下的理论优化方案。前20d总卵量的优化方案为:因子水平(0,-1.633,-1);技术规范为种蝇饲养室温度22℃、饲养密度为5.7cm^3/蝇、光照8h。每头蝇平均产卵量的优化方案为:因子水平(0,-1.633,-1);技术规范为饲养室温度27℃、密度5.7cm^3/蝇、光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采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仔猪生后7d龄出现觅食行为,仔猪生后3-5d龄有饮水表现。57.4%的仔猪吃奶或拱奶后马上吃料。仔猪生后5-14d每昼夜睡眠时间平均为1065min(17.75h),间隔时间较短,21-28d龄每昼夜平均睡眠时间为837min(13.95h)。哺乳仔猪生后5-10d龄每昼夜平均吃奶次数达30.7次,平均间隔时间为49.1min。到14d龄,吃奶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缩短,而间隔时间延长到67  相似文献   

6.
经多年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市郊区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发生的瓜蚜主要由外界迁入,瓜蚜以卵在夏枯草、蒲公英、车前草、苦菜等野生植物上越冬。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16 .32 ~27 .86 ℃) ,瓜蚜发生1 代需5 .04 ~12 .27d ,成蚜平均寿命5 .8 ~17 .7d ,平均产仔期4 .1 ~13 .4d ,平均产仔量29 .2 ~70 .8 头,日均产仔量5 .3 ~8 .7 头,潜在生殖力为120 头,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3 ℃。大棚内瓜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Nt = 0 .1745e0 .7 4 1 4 t(r = 0 .9676  ) 。  相似文献   

7.
紫斑螽斯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紫斑螽斯最佳的防治方法,于1994 ~1998 年对紫斑螽斯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紫斑螽斯在辽宁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2cm 左右深度越冬,在国内首次弄清其平均产卵量为41 粒,卵的历期为306 .7d ,过冷却点为29 .6d ,结冰点为14 .1 ℃。若虫的孵化率为63 .4 % ,若虫共分5龄,各龄历期分别为5 .36 、6 .18 、8 .01 、10 .19d 和12 .15d ,全龄历期平均为41 .52d 。成虫历期为59 .7d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瓜蚜种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年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市郊区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发生的瓜蚜主要由外界迁入,瓜蚜以卵在夏枯草,蒲公英,车前草,苦菜等野生物植物上越冬。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16.32~27.86℃),瓜蚜发生1代需5.04~12.27d,成蚜平均寿命5.8~17.7d,平均产仔期4.1~13.4d平均产仔量29.2~70.8头,日均产仔量5.3~8.7头,潜在Nt=0.1745e^0.7414t(r=0.9676)。  相似文献   

9.
生物测定虫种——小菜蛾的人工饲养及冷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 ̄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 ̄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 ̄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 ̄9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落叶松绶尺蠖(ZetheniarufescentariaMotschulsky)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此虫在黑龙江省1年一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多危害郁闭度较大的落叶松人工林,尤以中龄林受害最重,成虫子5月下旬为羽化始盛期,6月3日左右为羽化盛期,7月13日左右羽化结束。雌雄比为1:1.1。成虫羽化后即交尾,交尾时间一般在23时以后,卵多产在落叶松枝条上,少数产在针叶及树皮缝里。雌蛾平均产卵量为58.6粒。雄虫寿命平均3.9d,雌虫平均寿命5.6d。幼虫共6龄,子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化蛹结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实地调查,明确了黄斑露尾甲生活史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并据此提出相应防治对策。该虫世代重叠明显,日平均气温达10℃为越冬后起始活动温度,每代历期约20~25d,其中产卵前期平均4.68d,卵期平均2.14d,一、二、三龄幼虫期分别为3.42d、3.2d和5.46d,蛹期平均为6.64d。12月以老熟幼虫、蛹、成虫越冬。防治宜用药帘击杀  相似文献   

12.
笼养无菌苍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浩平 《饲料博览》1999,11(8):33-34
苍蝇是传播疾病的“四害”之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其惊人的繁殖力生产幼虫可将其转化为养殖业的上等蛋白饲料。据测定:干蝇蛆粉含粗蛋白质59%~65%,脂肪12%,氨基酸总量为4383%。由于养殖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我国广大农户和养殖场参考使用。1 家蝇的生活习性家蝇生长发育分为卵—蛆—蛹—蝇四个阶段,每个世代需12~15天,一年可繁殖24世代。其中,经12~24小时卵即孵化成蛆;蛆经5~7天化成蛹;蛹期3~5天羽化成蝇。雌蝇可活30~60天,终生产…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成虫取食、交尾均于白天进行,平均寿命8.7 ̄12.6d,平均每雌产卵归70.5 ̄120.8粒,产卵高峰在羽化后3 ̄7d,卵在白天和晚上均可孵化,孵化率90.8%以上。幼虫白天和晚上均可取食,不同虫龄和在不同作物上,其取食不同。化蛹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性比1:1,虫态历期与温度成反相关。1995年广州  相似文献   

14.
红星盘瓢虫生物学和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于(29.3±2.4)℃及(73.3±7.0)%RH的平均温湿度下,红星盘瓢虫世代历期平均需20.83d,其中卵期(2.23±0.42)d.第一龄至第四龄幼虫依次为(1.43±0.50)d,(1.05±0.23)d,(1.17±0.38)d,(2.61±0.53)d,蛹期(2.75±0.59)d,发育期的死亡率占所有供试虫数的56.15%,其中以卵期28.07%最高。雌虫的产卵前期平均需(9.59±3.18)d.雌虫平均产卵(79.24±61;45)个,每雌的日平均产卵量为(3.94±2.98)个卵,其日产卵高峰则以5~7日之周期呈现。雌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9.91±5.75)d和(12(71±5.39)d,雌雄性比为1.381:1.红星盘飘虫各龄幼虫期对橄橙垦室木虱若虫的日平均捕食量依次为(63.8±43.28),(101.9±49.09),(139.6±75.92),(189.13±44.93)头,成虫则为(369.59±27.41)头,且日捕食量呈6~8日之周期增减,红星盘瓢虫成虫对橄榄星室木虱若虫的功能反应方程为Na=0.8983Nt/(1+0.0004933Nt),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15.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16.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试验研究了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此虫在河北冀东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4月下旬开始羽化,5日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分5龄.第1代蛹期50d左右.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盛期为8月上旬,8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上中旬为赵冬代化蛹盛期,蛹期240d左右.  相似文献   

17.
用RPE简易冷冻器快速冷冻6~7日龄萨能奶山羊胚胎。将在液氮中冻存12~819d的胚胎用液氮罐经汽车或火车运至外地,并把解冻后的73枚胚胎移植给38只当地山羊。受体妊娠率为60.5%,移植胚产羔率为39.7%。胚胎冻存12~21,198~265,320~480和687~819d时,移植产羔率分别为38.5%,45.8%,41.7%和25.0%。各冻存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网捕和室内外饲养等方法研究了关中大蒜根蛆葱地种蝇(葱蝇)Deliaantigua(Meigen)和灰地种蝇(种蝇)D.platura(Meigen)的生活史与发生规律。优势种葱蝇一年发生3代,以围蛹在土中越冬。世代历期:室内36.5~59.5d,田间32~74d.其年生活史可分为春季为害、越夏、秋季为害和越冬4个阶段,以春季第1代为害最重,是造成大蒜减产的主要原因。混合种群为害程度受5cm土壤温度及含水量、大蒜生育期和施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表明,用0.5和0.8mL/只剂量分别肌肉接种。10~14日龄首免,8d后可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14d抗体P/N值为3.8~5.6.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为1∶32~1∶64;21dP/N值为6.3~6.8,中和抗体滴度平均为1∶1024~1∶2048,此时血清抗体对鸡的保护率为85.7%.30~35日龄二免,14d后P/N值5.0~5.2,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2048~1∶8192,对鸡的保护率为100%.二免后112d(147日龄)抗体仍保持较高水平,P/N值为3.2~3.4.野外试验表明,这种疫苗安全、有效。在3000只蛋鸡群平行试验,灭活苗比活苗抗体水平高出0.2个光密度值,抗体持续期长。接种灭活苗的鸡群5个月内未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