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预防棚室西葫芦化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褪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西葫芦化瓜是棚室栽培中最常见、最令菜农头疼的问题,引起化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养分供应失调造成的。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西葫芦化瓜。一、选择适宜品种西葫芦为异花授粉作物,开花期对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化瓜是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褪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目前西葫芦化瓜已成为菜农最头疼的一件事,笔者就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温室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棘手的问题.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前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前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目前西葫芦化瓜已成为菜农最头痛的一件事,现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5.
李振  王洁 《吉林农业》2006,(3):19-19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棘手的问题。化瓜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西葫芦瓜作为蔬菜,在蔬菜市场的需求较高,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西葫芦栽培种植技术上也正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西葫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目的。西葫芦化瓜是栽培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不仅造成西葫芦产量的下降,也影响经济收益,所以针对于西葫芦化瓜问题还需要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防治措施,减少保护地西葫芦化瓜的发生。1 主要特点西葫芦化瓜指的是西葫芦幼果萎缩、脱离、烂果现象。在初期幼果先端变黄,而后幼果发育不良、无膨大现象,  相似文献   

8.
温室种植西葫芦,可人为地创造生态小环境,提高坐瓜率和产量。一般管理能坐瓜50%,生态平衡管理可达80%以上。但如果不了解化瓜的发生原因就不能对症施治,影响西葫芦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大大的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化瓜 西葫芦化瓜一般发生在西葫芦雌花开放后的3~4?d内,幼瓜的前端褪绿变黄且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瓜表失去正常光泽,前端萎缩,不能发育成正常商品瓜,最终会脱落或烂掉.  相似文献   

11.
在棚室西葫芦生产中,化瓜对其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本文阐述了西葫芦化瓜的主要症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  相似文献   

13.
温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国奉 《现代农业》2013,(11):12-13
温室种植西葫芦.可人为地创造生态小环境,提高坐瓜率和产量。一般管理能坐瓜50%.生态平衡管理可达80%以上.但如果不了解化瓜的生态原因就不能对症施治.化瓜反而更厉害。  相似文献   

14.
1.选择优良西葫芦品种 品种的不同,化瓜的数量和程度有昕不同,一般对温度和光照敏感性不高,有一定单性结实能力,苗期内源激素产生多的品种,化瓜的数量少;相反,化瓜就多:生产中可选择一些抗逆性强的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品种,如绿宝石等,以降低化瓜率。  相似文献   

15.
西葫芦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d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光大棚的发展,温室栽培西葫芦的面积逐年增加,但近几年来,由于西葫芦化瓜现象普遍,极大地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防氮多钾少西葫芦对氮、磷、钾的需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春季温度较高,西葫芦生长旺盛,若氮肥过多,很容易导致西葫芦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引起化瓜。因此,春季西葫芦追肥一定要注意少施氮肥,以高钾复合肥为主。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生理障害主要表现为化瓜和畸形瓜,下面就这两种障害的发病原因、表现症状、防治办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化瓜的原因保护地栽培西葫芦,因光照不足,光合效率低,生产物质少,对地下部分配更少,而地上部要保证非生产器官的养分,雌花和幼瓜因供给养分极少,甚至得不到养分而黄化、脱落称化瓜。造成化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花粉发育不良和不授粉保护地中温度低,湿度过...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化瓜轻则导致大幅度减产,重则导致绝产,是菜农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为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日光温室西葫芦化瓜病因及防治对策。 一、生理性化瓜 1.徒长型化瓜多为氮肥施用量偏多,浇水早、水量大、夜温高等原因造成瓜秧旺长,子房很小,开花后即使人工授粉和2,4-D蘸花,幼苗也很少膨大,最终黄萎化掉,多出现在初瓜期。防治方法:首先要控水,白天加大通风量,草苫适当晚盖,降低夜温。棚膜保持清洁,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抑制叶片徒长。  相似文献   

20.
《河南农业》2004,(9):18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中普遍栽培的蔬菜,以往多为春季种植,夏季收获,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好,西葫芦反季节生产迅速发展,栽培面积仅次于黄瓜和番茄。一般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冬春季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化瓜严重。近几年来引进许多国外优良品种,主要表现出耐低温能力强,生长势强,在低温寡照条件下化瓜率低,可连续坐瓜,果皮颜色浅绿,瓜条端正,畸形瓜比例少,产量高,商品性好。因此,良种法配套,西葫芦是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鲜细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