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的微生物处理秸秆技术新疆石河子市畜牧局周建斌应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它与用物理方法如切碎、蒸煮、热喷等和化学方法如氨化、碱化等相比,具有较多的和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能略为提高半纤维素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  相似文献   

2.
秸秆微贮技术是通过在秸秆等粗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有益微生物菌剂,在密闭和适宜条件下,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与发酵作用制成柔软多汁、气味酸香、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粗饲料的微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相对成熟,本文主要研究传统秸秆微贮饲料(池贮)生产过程,并对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粗饲料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原材料使用成本及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高功 《农家致富》2015,(6):46-47
一、秸秆青(黄)贮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青(黄)贮技术又称自然发酵法,把秸秆填入密闭的设施里(青贮窖、青贮塔或裹包等),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营养成分的一种处理方法。秸秆青(黄)贮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给有益菌(乳酸菌等厌氧菌)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嗜氧性微生物如腐败菌等在存留氧气被耗尽后,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多种微生物、保  相似文献   

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该技术在反应堆专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CO2)、热量、抗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赣榆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其中日光能温室2万亩,是赣榆县设施农业的主要支柱,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农民在有限耕地上对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使土地处于长期高强度利用状态。为了获取产量和收益.不得不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病虫草害猖獗,产品质量显著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赣榆县土肥站与2012年从扬州大学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开展了蕃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适应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寒地稻田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研究,总结出了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适宜方式、适宜量及微生物促腐菌剂施用方法、氮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徐建堂 《油气储运》2006,(12):47-48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瓜果菜产量,改善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创新技术,是目前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向广大农民朋友重点推广的新技术。该技术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作用下,将秸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9):45-48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禁烧只采取堵的方式是不够的,应疏堵结合,找出解决秸秆禁烧的好方法,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实现秸秆还田,最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强力秸秆腐熟剂是成都合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7年创新研制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这种产品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农民可以用得起;二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三是腐熟效果好,施用后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11):44-44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禁烧只采取堵的方式是不够的,应疏堵结合,找出解决秸秆禁烧的好方法,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实现秸秆还田,最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强力秸秆腐熟剂是成都合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7年创新研制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这种产品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农民可以用得起;二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三是腐熟效果好,施用后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腐熟剂使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生态农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秸秆腐熟剂是指能加速各种农作物秸秆腐熟的微生物活体制剂。该文分析了秸秆还田(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索了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秸秆快速腐熟技术是应用秸秆快速腐熟剂将秸秆进行快速生物腐熟后再还田利用的一种技术,具有技术简便,操作性强,养分利用高,成本低等优点。堆制时不择秸秆类型和干湿程度,不受季节、地点限制,不用加土,不用翻堆,一次成肥,省工省时省力。其核心产品“秸秆快速腐剂”是中科院科研成果,它是一种自带营养的微生物制剂,含有多种高效有益微生物和数十种酶类及无机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通过微生物菌种作用,将作物秸秆分解、转化成植物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原微生物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等,进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秸秆沟埋是指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埋入农田墒沟,通过调节碳氮比、接种微生物(菌剂)、水沤及农艺活动,加快秸秆腐解,产出优质有机肥,并就地利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1):44-44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禁烧只采取堵的方式是不够的,应疏堵结合。找出解决秸秆禁烧的好方法,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实现秸秆还田.最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强力秸秆腐熟剂是成都合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7年创新研制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这种产品必须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农民可以用得起;二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三是腐熟效果好.施用后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肖健 《现代农业科技》2023,(5):166-168+173
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秸秆形态还田、秸秆与土壤不同混合方式还田、不同耕作措施配合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还田模式的选择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黑钙土为供试土壤,初步研究了玉米秸秆对黑钙土微生物数量及种群丰富度、种群更替的影响。180d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玉米秸秆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大于对细菌数量的影响,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由1.42降低到1.25。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下降,具有使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最有效的归宿,因此秸秆木质素也成为了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土壤质量的变化,并且除去秸秆木质素自身结构的改变,由土壤微生物所主导的生物降解成为了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周转的主要因素;秸秆木质素在降解过程中也会反作用于土壤微生物.该文归纳并讨论了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方式、速率、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今后探索研究木质素与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农业资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烤烟生长提供有利环境并从而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保障。同时也可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保证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就秸秆对土壤性状改良的原理、影响因素、现状及技术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并发挥秸秆资源的潜力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旨提供技术服务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伊利 《农村科技》2011,(9):51-51
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机械化技术是指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秸秆微贮饲料色正味香,牲畜适口性好,在自然环境中可保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