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果树一边倒技术的优点、树形、投入和效益,并细致阐述了露地干性果树和大棚果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前几年我县引进水稻钵盘育苗及抛秧生产技术进行试验示范,该技术具有省工减轻劳动强度、栽秧速度快、节省秧田、节支增收等优点,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一、水稻钵盘育苗技术 1. 床土配制 通常配制比例是旱田 土(水 田土 )占50%,腐殖 土或 草炭土占30  相似文献   

3.
采用祁连圆柏假播育苗技术可节省土地资源,并提高了祁连圆柏的育苗生产效率,是在这一树种育苗过程中值得仿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俊 《中国农垦》2006,(9):19-21
一、发展历程与概况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工程领域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主要是将三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遥感技术RS等高新技术,以大型、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为载体,应用到农业上,使农业生产过程的手段和生产行为更加科学、更加精确和准确,即“精准”,从而使农业生产用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农业生产水平更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强,因此称“精准农业”。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农业园区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投入影响因素予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是其家庭农业生产技术投入决策的主体,但实际投入还要取决于家庭人口、劳动力数量和农业经营规模;家庭用工量分配和收入来源的不同,使得农户在生产技术投入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生产技术投入的风险;农业合作组织的加入与生产技术服务的健全对推动农户技术投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严格的土地流转制度规定和过高的土地流转价格限制了农户生产规模扩张和技术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传统天然橡胶生产所追求的是干胶数量的持续增加,所采用的方法是不断增加外在的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投入等获得干胶数量的增长。通过对海南省国营农场天然橡胶生产调研发现。国营农场天然橡胶的生产管理也主要是围绕这些要素展开的。胶园管理、干部职工管理、生产经营模式管理对这些要素的投入与配置,关系到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农垦天然橡胶生产效率的研究,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有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滴灌法灌溉是一项节水、节省劳动力物力、提高产量的新型灌溉技术。在香蕉生产上应用,可香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优,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压力补偿自压式滴灌技术是一项实用性极高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较传统灌溉方式可节省灌溉用水量60%~80%,节约用肥量30%~40%;对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减少能源和劳动力投入,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是一项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发展了几十年,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经历了从广口瓶生产栽培种到塑料菌种袋生产栽培种的变迁。但是,不少生产者在成品率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黑木耳菌种生产的成品率普遍偏低,一般只有70?%,有的甚至不足50%,不仅给菌种生产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也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朱红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05-206
从当前棉花生产现状入手,重点分析2011年宣州区棉花。生产中物化投入和人力投入,得出棉花生产的收益情况,提出今后棉花生产发展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生产技术简单、易操作、投资少、生产周期短,将秸秆等原料进行简易处理(不与人争粮),经播种发菌后,即可栽培出菇,并且可根据农时灵活安排生产,避开农忙季节(不与农争时)。食用菌生产可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蔬菜棚、蚕棚、房舍.防空洞等进行栽培,不占用好地(不与粮争地)。产菇后的菌糠施入大田、菜地或果园后,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或复合肥(不与地争肥),又节省了一笔不靡的投入。因而,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成为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为满足读者的强烈需求,我们特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相继撰写食用菌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制种技术、用药用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技术)和五大主导品种(平菇、双孢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各传统品种(草菇、黑木耳、银耳、猴头)、各珍稀菇(杏鲍菇、白灵菇、姬松茸、真姬菇、茶薪菇.灰树花)及药用菌类(灵芝、天麻、北虫草)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先进技术,形成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共分23讲,分别刊登在今年本刊的1~12期上,请注意阅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优化集成包括机械精量播种施肥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联合机械收获技术等。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简化芝麻生产工序,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今年,海南省加钗农场新伟茶厂通过严格茶叶生产管理环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把茶青全年产量计划到生产队,生产队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到职工个人岗位;二是以职工定岗位,实产计酬,职工自主投入,强化茶园管理;三是实行以茶青质量定价,茶厂统一收购、分点收青、集中运输;四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班组作业,流程加工、轮岗操作、定额计酬;五是主管干部和技术员深入生产现场做好质量监控,解决各项工作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乃渊 《农家顾问》2006,(11):20-20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但农民朋友在选用新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看新技术是否真比老技术先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选择新品种,还是耕作、施肥、养殖、机械运用等等,所选用的新技术措施、方案必须的确先进。这些技术采用以后,在生产上应具有明显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并能节省劳力,降低消耗。还要有利于合理充分利用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资源。如果所选用的技术措施不能比原来的产生更多的有用效果,则这项技术就是不可取的。二要看资金的投入与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我镇种植面积最大的支柱产业,大干镇农技站和县农机管理站在2005年小面积杂交稻机插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在自石村示范推广机插杂交稻200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机插杂交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手插相比平产.但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50多元。而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与化学除草、收割机配套,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粮农的欢迎。但要使杂交水稻机插栽培获得成功.实现节本增收,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解决农村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短缺和矛盾得到缓解,但农民要求使用清洁、方便和节省的能源,农村沼气工作转向优质化能源开发,进入90年代,农村渭气建设在农民积极参与和自主创新的推动下,与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左云县原种场依靠自然地理条件.采用微型薯大田直播技术,在严格控制管理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原原种,经检测主要病毒均为0。利用大田繁殖原原种,可以节省网棚的投入,降低种薯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浅析福建省无公害果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我省无公害果蔗的发展优势及必要性,阐述无公害果蔗的生产技术,指出只有增加科研投入,建立配套的无公害果蔗生产规程及品质质量标准,才能促进无公害果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及影响因素,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利用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关变量对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机械、土地等投入变量进行了修正,对黑龙江省与我国其他地区粮食综合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起到了...  相似文献   

20.
zigbee网络在我国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一方面查清农田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以调动土壤生产力,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