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杉木种子园结实规律与种子高产稳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欲晓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14-16,19
以攸县杉木初级和1.5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长期以来收集的种子园开花结实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无性系、园内不同小气候开花和结实差异显著,光照和水肥条件是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的主导环境因子。并结合开展了种子园种子高产稳产试验,提出了种子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广东省杉木初级种子园中选出的39个优良无性系,其结实状况均不同,测定结果却均比初级种子园(对照)产量高出39.3%~64.0%。各无性系结实早,中期时单株球果产量分别介于0.1~4.7kg和0.7~11.3kg之间。经综合评定,从中筛选出23个结实多,种子品质好的优良亲本,其综合指标比初级种子园提高5.6%。所选的23个优良无性系,可作为广东省营建第一代种子园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及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根据辽宁省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不同无性系结实习性等有关资料 ,对种子园不同年龄阶段生产率、结实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用嫁接苗建立的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 ,1 6年前种子产量十分有限 ,年最高产种量仅 2 1 0kg/hm2 。园龄 2 2~ 2 6年生时大年种子产量虽可增加到 2 5 0 0kg/hm2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产率仍然较低 ,仅 5 81kg/hm2 ·a。园龄 2 7~ 31年生时生产率才进一步提高到1 6 4 3kg/hm2 ·a。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大小年间种子产量变幅大 ,周期性明显 ,大年每隔 5~ 6年到来一次。种子产量与园龄、结实母株数量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 ,种子品质 (空粒率 )与园龄、结实母树数和种子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树高与球果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但大年球果产量与冠幅、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球果产量差异极为明显 ,结实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累计产量与各平年、大年和总产量间呈显著到极显著的正相关。丰产无性系早期选择可根据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产量分 2次进行。大小年产量相差悬殊、大年间隔期长和丰产无性系数量少是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和当代表现等因子对湿地松种子国进行疏伐,使种子园的结实量成倍增加,强度伐的结实株百分率为62%;中度伐的为39%,轻度代的为28%,不疏伐的为22%,单株产种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伐120%:中度伐200%:强度代400%;每公顷产种子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代119%:中度伐208%:强度伐411%。当种子园进入结实盛期时,每公顷保留120—150株是合理的,如果无性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特别强,每公顷保留90—120株即可。当具有结实能力的母树直径达30cm以上,冠幅达8—10米时,每株年产种子0.5—1.5公斤,每公顷年产种子60—150公斤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5.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遗传差异及其选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坑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球果产量连续3年定株调查分析,表明无性系结实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根据无性系结实主效和C×Y互作()ij等指标,对种子园无性系进行选择评价,为营建1.5代种子园提供结实力强、后代生长快的无性系和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福建华安县西陂林场马尾松种子园于 1986年嫁接建成。该种子园为初级种子园 ,参建嫁接的无性系共 3 13个。接株 4~ 5年生开始结实 ,8年生时绝大多数无性系结实 ,种子园正式投产开始生产种子。为了对该初级种子园的无性系进行再选择 ,除进行子代测定取得子代家系的表现信息来评价亲本外 ,对各无性系本身的结实能力、种实性状也需掌握 ,才能对各无性系作出全面的评价。这里以一部分无性系的种实为样品进行分析 ,以便为种子园无性系的全面评价提供部分依据。1 材料与方法种子园位于 2 5°10′N ,117°3 0′E。土壤为黄壤。年均气温 2 1℃ ,…  相似文献   

7.
影响杉木种子园年结实量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坑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历年结实量与气候、管理等14个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种子年产量、球果年产量与3月中旬平均气温(x7)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其公式为:y种子=e^0.6184757 0.2414992x7,y球果=e^4.712797 0.1980816x。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杉木种子园的疏伐改造,应以子代测定结果为依据,保留优良种源区及与供种生态区相适应的优良无性系,充分利用种源效益,淘汰劣质的和结实能力低的无性系。疏伐后,种子园的产量将以提高单株结实量和结实率为关键。母树保留密度以300—375株/公顷为宜;种子园将改造成1.5代种子园。  相似文献   

9.
经历30余年,杉木种子园由初级向2代、3代发展.目前全国杉木种子园面积3000 hm2,年生产良种10万kg,为林业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该技术标准是杉木种子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技成果的结晶,是今后种子园建设最基本的科技应用和质量措施,对提高种子园遗传品质、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疏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去劣疏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0~33年生樟子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经过2次总计30%的疏伐,郁闭度由原来的1.0降到0.75~0.79,保留180~250株·hm-2;樟子松母树单株结实量为3.89kg·株-1,比疏伐前平均提高2.98倍;种子产量为12.06kg·hm-2,比疏伐前平均提高1.00倍;种子千粒质量达8.32g,比疏伐前提高2.7%,发芽率提高25.2个百分点,发芽势提高32.5个百分点;4m×4m、4m×5m、5m×5m、6m×5m、6m×6m的樟子松种子园疏伐年龄分别为22a、24a、26a、28a和31a。去劣疏伐使樟子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达到了去劣疏伐种子园的标准,实现了种子园的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1.
永吉县西阳林木种子园2010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1.5代种子园建设工作,采用先定砧、后嫁接方式建园。建园材料为88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从第一代种子园生产区中逆向选择无性系47个,优良种源天然林优良林分选择无性系41个。建设总面积20 hm~2,区划为4个大区、18个小区,以小区为单位利用完全随机法配置无性系,为充分异型交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8年生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林生长优良,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7.49 m、10.8 cm、0.0462 m3;杉木第2代种子园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到中度偏弱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的遗传控制;以8年生材积为指标选择出12个优良家系和7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11.93%,入选单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4.36%,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性质测定,并依据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的树高,通过方差显著性分析及LSD多重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采伐迹地间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生长与土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在4.2~4.8之间、速效磷含量在6.3~6.7 mg/kg之间、有机质在39~43 g/kg之间、全氮含量在1.5~1.7 g/kg之间的林地较适宜杉木砧木的生长;除速效钾外,油茶套种马尾松幼林改造迹地的各土壤养分含量比其它类型高;各采伐迹地土壤表土层厚度差异不显著;马尾松采伐迹地的砧木高生长最好。综合分析,马尾松采伐迹地与油茶套种马尾松采伐迹地较适宜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和邵武故县国有林场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建立技术和管理技术措施。通过4 a的实施,埔上国有林场和故县国有林场分别建成了面积为7 hm2和8 hm2的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埔上国有林场建园的103个无性系嫁接后2.5 a平均抽高达184.8 cm,平均嫁接保存率达73.03%,长势良好;故县国有林场建园的97个无性系嫁接后1 a平均抽高达60.9 cm,平均嫁接保存率达94.0%,长势良好。文中还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横畈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1985年嫁接建成,由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1991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105kg,球果出籽率5.7%,进入盛果期的1995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241.5kg,球果出籽率6.3%,创全国同类种子园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6.
对2002年营建的陈山红心杉1代种子园41个半同胞家系子代14年生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1代种子园子代家系1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1.31 m、15.44 cm、0.0578 m3。树高和单株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参试家系14年生的材积指标初步筛选出优良家系30个,入选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1.45 m、15.75 cm、0.0605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94%、2.79%和13.13%,现实增益分别为10.94%、13.75%和36.89%。  相似文献   

17.
杉木第三代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杉木二代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杉木第三代优树的选优区域和选优林分。提出了优树的选择优方法和步骤,并相应制定出优树树干、树皮、侧枝、结实等形质标准,优树分树龄、密度的绝对生长量标准和相对生长量标准。同时,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育种群体的组成及建园时无性系配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子园树体整形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实施"1干、3叉、9头、27支"母树矮化整形技术后,12年生的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母株同第1代种子园相比,平均树高降低20%,枝下高降低53.8%,冠幅增大7.7%,采种成本降低51.8%,平均单株球果产量提高138.3%,且产量逐年以60%幅度递增,实现种子园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华北落叶松种子园强度疏伐对结实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园进行强度疏伐,可改善种子园母树光照条件,扩大营养空间,增加母树结实量。对种子园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子园球果病虫害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统计,杉木种子园健康果、发育不良果、病害果、虫害果、病虫兼有果比例分别为55.1%、3.4%、8.4%、9.0%、24.1%,各无性系之间球果产量、不健康果比例,百果重、千粒重、出粒率、发芽率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球果病虫危害率与球果产量、球果出籽率、种子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病虫危害是种子园种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用1%波尔多液或500倍敌克松溶液喷洒种子园接株,效果十分理想,病虫危害可以控制在10.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