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菜薹二、四倍体间杂交的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为十字花科植物杂交不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青露”菜薹为试验材料,对其二、四倍体间杂交的授粉受精过程及细胞胚胎学进行了观察。[结果]4x×2x和2x×4x杂交,花粉在异己柱头上均能正常萌发,2种杂交组合均有较高的胚珠膨大率。在4x×2x的杂交组合中,胚胎可正常发育到心形胚,之后胚乳开始迅速退化消失,随之内珠被细胞出现大量坏死,胚胎发育营养来源断绝,最终形成小粒种子。2x×4x的胚胎败育方式与4x×2x基本相似,但发生时期较早,球形胚时期胚胎解体,最终没有小粒种子形成。[结论]菜薹二、四倍体间杂交的授粉受精过程正常,胚胎发育过程出现异常是其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太和樱桃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和樱桃大鹰紫甘桃品种雌雄配子体、授粉受精和胚的发育阶段及时间。结果表明,3月初花粉粒发育成熟,3月13日开花时胚囊发育成熟,授粉后26h花粉管进入子房,然后进行双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和合子。至4月初合子发育成原胚,原胚经分裂与分化,形成幼胚,4月中旬胚发育完全。胚胎发育与樱桃结果关系密切,树体营养和外界气候条件对胚胎发育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方百合杂交种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相似文献   

4.
欧洲丁香杂交胚和胚乳发育过程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欧洲丁香杂交授粉后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欧洲丁香胚的发生类型为茄型。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分裂之后,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于授粉后15d左右分裂形成3-细胞原胚,后经线状原胚、棒状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状胚,至授粉后60d左右发育为完全成熟胚。球形胚时期胚柄最为发达,此后逐步退化。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授粉后9 d左右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形成游离核,并且游离核细胞分裂较快;授粉后21 d左右,珠孔端游离核开始细胞化;授粉后33 d左右,早期球形原胚周围的胚乳细胞开始解体;授粉后36 d左右,球形原胚周围形成空腔;此后未被降解的胚乳细胞则发育为营养丰富的大型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洞庭黄鲶(Silnrus asotus)的苗种培育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催产药物对其进行人工催产、受精,获得圆球形、绿色的受精卵。根据发育过程取材,在显微镜下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发育各时期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洞庭黄鲶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在22.0~24.0℃水温条件下,经过37 h20 min孵化出苗。[结论]洞庭黄鲶与大多数鲶类胚胎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在20.0~25.0℃水温范围内孵化时间短于鲶形目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红丁香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形态和胚胎发育解剖观察。授粉试验显示,北京市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红丁香人工自花授粉及去雄套袋授粉均未坐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坐果率为8.32%,表明栽培条件下红丁香自交不育,传粉媒介不足导致坐果率低,但是各种授粉方式均未获得种子。胚胎发育过程解剖观察显示:红丁香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2-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类型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但后期子叶胚发育停滞,其细胞逐渐降解,随后胚乳细胞也出现降解。可见,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初期均正常,但后期胚、胚乳均发育停止,是红丁香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的关键环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四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中国萝卜品种山东花叶心里美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核分裂特征及发育途径。[结果]离体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出现2种细胞核分裂特征的差异:①进行配子体发育的不均等分裂,即分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营养核和生殖核,该类小孢子形态与正常发育中双核期的小孢子相同;②进行孢子体发育的均等分裂,即形成2个大小相等的营养核。对小孢子发育进一步进行观察发现,均等分裂的细胞继续发育形成4细胞结构、多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形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甘蓝型油菜小塔品种的胚胎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要点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配子融合属有丝分裂前型;胚乳的形成属核型;胚胎发生属十字花型。2.在成熟胚囊中,助细胞的丝状器很显著,卵细胞及合子的极性明显,两个极核也很显著。3.在授粉后18-24小时,卵细胞开始受精,在授粉后54-58小时,合子开始分裂,但初生胚乳核则在授粉后32小时已开始分裂。4.从合子开始分裂到形成8分体原胚,为线形胚时期,以后胚体逐渐膨大,直到多细胞球形胚时期,为辐射对称器官分化之前,属于原胚阶段。5.由球形胚进一步分化为心形胚、鱼雷形胚、手杖形胚到马蹄形胚,为胚体两侧对称的分化阶段。6.胚乳游离核在胚囊内作彩带状分布外,密集于珠孔区,围绕着原胚,及密集于合点区,形成游离核群,在心形胚时期,游离核开始形成胚乳细胞。7.少数胚珠在原胚时期由胚柄细胞分裂形成裂生多胚现象,平均出现频率为2.49%。  相似文献   

11.
巴旦杏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巴旦杏雌蕊形态结构为:湿型柱头,花柱实心,子房1室,基生胎座,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有珠孔塞。②巴旦杏存在明显的雌雄蕊异熟现象:花粉授粉后2h左右便可萌发,而雌蕊胚囊在开花时仍处在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授粉第3天逐渐进入8核早期,第9天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为蓼型。③珠孔授精,花粉管最早在授粉第9天进入珠孔,第10~11天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胚乳在授粉第11天后出现,受精卵休眠1~2d于授粉第12天前后进行第一次分裂,胚胎发生为紫菀型。此外,本研究还对巴旦杏早期胚胎发生中胚珠的多糖和单宁物质动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草莓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哈尔滨地区推广的“戈雪拉”和“小实”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荧光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草莓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1.草莓属于多心皮离生单雌蕊,柱头较小,表面有栅状排列的乳突细胞,花柱细长,中央可见有较发达的引导组织,子房内1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利用荧光法可清楚看到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延伸途径,即由柱头一花柱引导组织—子房内壁—胎座—胚珠表面—进入珠孔。2.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先后经历了合子—二细胞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胚发育属紫菀型,胚的形态呈直立型。3.草莓属核型胚乳,先后经历初生胚乳核—胚乳游离核—胚乳细胞—胚乳逐渐被胚吸收等过程,戈雪拉品种幼胚发育中,在其周围具有一个特殊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油松无性系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油松雄球花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小孢子发生在翌年的4月20日左右,4月底或5月初散粉.成熟的花粉粒为4个细胞.雌球花7月中旬分化,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大孢子.雌配子体经历游离核、细胞化、颈卵器及卵细胞形成等阶段后,5月下旬受精,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个月.胚胎发育包括原胚、胚胎选择及发育和胚胎成熟3个阶段,历时3个半月.不同无性系在雌雄球花发端时间和大小孢子发育进程上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的5个无性系进入同一发育阶段的时间最多可相差10d,平均变幅为一周上下.该文还对新梢生长与花芽分化、胚珠和花粉败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反季节杧果花器官结构对胚胎败育的影响。[方法]观察反季节杧果生产中花器官和胚胎的结构,探索反季节杧果胚胎败育过程中"金煌"品种的细胞学结构变化,研究胚胎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结果]"金煌"雄蕊退化,花粉囊间发育差异十分显著,花粉囊小的花粉数量少,而花粉囊大的花粉数量多且发育至成熟,仅有少部分花粉囊的花粉退化,花粉生活力为76.9%。雌器官出现子房萎缩变形、胚珠横生现象;胚珠周围的输导组织断裂现象普遍;在胚囊8核期间,在同一或不同胚珠中出现极核细胞消失或者退化,反足细胞个别退化、助细胞个别或者全部退化的现象。[结论]以上因素都会影响胚珠受精,引起授粉受精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 pear)授粉、受精、子房、果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授粉处理对砀山酥梨花柱、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异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含量均上升,ABA、GA3含量均下降;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花柱内源激素IAA、ZR、GA3含量均下降,ABA含量上升。砀山酥梨异花授粉后,受精过程(24~48 h)中子房内源激素GA3、ZR含量均上升,ABA含量下降,而自花授粉则使ZR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不同授粉处理后48~72 h,砀山酥梨子房中IAA、GA3、ZR含量均高于自花授粉的砀山酥梨子房,而ABA含量则相反。[结论]该研究可为阐明内源激素在砀山酥梨授粉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和对花粉直感现象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师东  张爱勤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549-1553
[目的]耳叶补血草是蓝雪科补血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但其结实率极低影响了种群的繁殖.[方法]通过野外观测、荧光染色等手段对其花部特征、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状况等进行研究,以探讨耳叶补血草在传粉、受精过程中影响种子形成的因素.[结果]耳叶补血草的单花寿命较短仅1d,开花和散粉都集中在早上;花柱5枚,柱头丝状,但柱头花粉数量少且自花粉滞溜严重.自然状况下,花粉落置在柱头上5h后开始萌发,10 h时花粉管长约为花柱长度的1/4,20 h时花粉管达到花柱的2/3处,25~30 h花粉管到达子房.异花授粉比自花授粉有着较高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度.[结论]耳叶补血草较多的花柱数目并没有增强雌蕊的授粉能力.柱头较差的花粉粘着力、自花粉滞留严重,且挤占花柱通道而抑制异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成为耳叶补血草传粉受精方面影响结实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禅寺丸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观察是否存在花粉及胚囊败育现象,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禅寺丸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不同药室间及同一药室内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且有巨大花粉(未减数花粉)的产生。子房8室,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和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蓼型胚囊。禅寺丸花粉和胚囊发育过程多数正常,不仅可作为授粉树种,也可作为优良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