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化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绍武  廖经球  黄海  高磊 《水产科学》2007,26(11):632-636
东风螺(Babyloniasp.)属软体动物的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1-3]。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B.areolata)、泥东风螺(B.lutosa)和台湾东风螺(B.form osae)3种[4-5],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东风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经济价值高,是近年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就东风螺的生物学及其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作了概述,为东风螺的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1生物学特性1.1栖息环境东风螺一般分布于潮下带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不同种类对底质的要求不同。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俗称香螺、花螺,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东南方沿海广泛发布,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海珍品和经济贝类,在海鲜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多年的捕捞生产,海区资源日益枯竭,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展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有关单位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了有关养殖研究和开发工作,室内水泥池养殖生产作为方斑东风螺一种重要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郑养福 《福建水产》2007,(2):48-48,5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福建俗称旺螺.隶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不但味道鲜美且价格好,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黄先生等研究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具有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养殖周期短、可适应集约化高密养殖的特点。要想达到方斑东风螺育苗和养殖产业化水平,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斑东风螺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0.16 hm2的土池中,9月投放壳高1.30~2.61 cm、体重0.90~2.68 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5.41万粒,经4个月的试养,育成商品螺243.0 kg,个体重2.5~12.0 g,平均体重5.25 g;壳高2.53~4.35 cm,平均3.05 cm;成活率86.3%,饵料系数2.3,获产值28 188元。经试验方斑东风螺对养殖环境海水水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适合南方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7.
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高产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味道鲜美,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品种。但过度捕劳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和2003年在湛江海洋大学覃斗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出苗量1.3万只/m^2的好成绩,现将试验的技术措施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清海 《水产养殖》2012,33(5):23-24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是在我国分布的几种东风螺中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品种[1],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过度捕捞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于2009年8月-2010年12月利用原有的露天鲍鱼育苗池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探讨,以便为方斑东风螺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示范,增加养殖新品种和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2009年8月10日和2010年7月10日,二批次进行露天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福建闽南沿海养殖方斑东风螺7月初前后投放壳高0.6~1cm螺苗是最佳时间,整个养殖过程水温平均26.1℃,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高达0.16mm和0.037g。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达到0.97%和2.74%,养殖商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的健康养殖技术,在总面积为6 433 m2的水泥池中,共放养壳高0.6~1.8 cm的贝苗667.0万粒,针对方斑东风螺养殖中常见的肿吻病、脱壳病等疾病,通过定期药物消毒、强化饵料营养等措施,避免了重大流行病的发生。所有贝苗经6~9个月的养殖,共收获规格为150粒/kg的商品螺38 564kg,每平方米生产商品螺6.0 kg,平均成活率为96.0%,饵料系数为4.1。  相似文献   

11.
方斑东风螺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水产养殖》2006,27(1):22-24
对方斑东风螺的苗种选择和养殖、疾病防治及收获运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其目前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室外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对1龄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400余个方斑东风螺的壳高、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壳高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2349H~(2.89)(R~2=0.9822,P<0.01);(2)1龄内养殖方斑东风螺的壳高生长曲线和体重生长速度曲线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壳高日均增长和体重日均增重为0.11 mm·d~(-1)和0.03 g·d~(-1);壳高特定增长率 IGR_H 和体重特定增重率 IGR_W 平均为0.69%和1.96%;养殖方斑东风螺在1龄以内为快速生长期,远没有达到生长的拐点;同时,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明显受水温影响,当水温降到20.2℃时,其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降到最低,分别为0.09 mm·d~(-1)和0.01 g·d~(-1);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分别降到0.42%和0.64%。  相似文献   

13.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 Link)是我国南方海产腹足纲的重要经济种类,分类上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我省闽南地区东风螺人工养殖还处在试验、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方哲  王冬梅 《科学养鱼》2012,(10):42-44
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3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是热带、亚热带种类。东风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耐低氧,经济价值高,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已在东南沿海为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本文综述了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南方沿海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大量的苗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在方斑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中,由于幼虫摄饵量大,人工培养单胞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代用饵料的广泛应用,致使育苗水质恶化,纤毛虫大量繁殖,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外壳和面盘寄生大量纤毛虫,影响幼虫的活动和摄食,  相似文献   

16.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1]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海区,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贝类,深受人们喜爱,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2005年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在海南省沿海市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海南省主要的海洋贝类养殖产业之一,其苗种生产供不应求。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关于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研究的报道^[2,4,5],  相似文献   

17.
方斑东风螺又名香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是名贵贝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现市场售价100~120元/kg,产品畅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是创汇率高的鲜活海产品。因此,近几年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人工养殖东风螺日渐升温。在对虾养殖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方斑东风螺与对虾混养。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余祥勇 《水产养殖》2005,26(5):23-24
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所适应的海水的条件比重为1.014以上;其适应的水温为14℃以上,当养殖水温在24℃以上时,方斑东风螺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其肉质鲜美,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经济海产贝类。方斑东风螺以鱼、虾、贝肉为食,适于在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由于其生长快、抗病能力极强、存活率高,很适合海南省的沿海地区养殖。笔者进行了杂交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微流水木栅板网片铺砂养殖试验,经过135天的养殖,获得单产9.9kg/m^2。  相似文献   

20.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0.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