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本病的危害性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江西省雏鸭病毒性肝炎病已遍及所有养鸭的地方.由于环境、气候诸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有效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现结合江西省该病流行情况将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诸城市养鸭业的逐年增长,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本市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该病防治工作的体会。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  相似文献   

3.
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是保障养鸭业持续、健康发展,养殖(场)户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下面就几种常见鸭病做一概述。1 鸭瘟鸭瘟(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年龄段、品种的鸭均可感染,死亡率可达90%以上。对养鸭业的危害极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秋季易流行。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鸭,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发过病的鸭场会持续存在该病菌,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近年来,本病在养鸭场的危害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养鸭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提高养鸭户养殖效益,现将本人多年来诊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规模化养鸭生产实践中,雏鸭鸭浆膜炎成为一种高危害性、多发病种之一,使低龄雏鸭养殖面临高发病、高死亡率的威胁。深入研究本病临床特点,探索发现时下最高效、实用的科学防治方法,在以强化预防措施为主的前提下,优化了本病的药物防治方案,全面提高临床综合防治效果,对自繁自养的规模养鸭场极富指导意义,有利于养殖者规避本病发病风险、提升当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田树娟 《中国动物保健》2023,(12):115-116+12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会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主要侵害雏鸭。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本病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就结合山东枣庄某养殖场发生的一起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进行研究,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鸭业的蓬勃发展,饲养密度不断加大,鸭病已成为阻碍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防治鸭病是确保养鸭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小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如何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提高小鸭成活率的关键。本文从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养鸭业主防制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染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引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等.本病几乎发生于所有养鸭场,如不加治疗,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 ,规模化养鸭场所引起的疾病也非常普遍和突出。如何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对鸭只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作一简介。1 鸭病毒性肝炎1 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 3~ 1 5日龄的雏鸭 ,对 4周龄以上的鸭无影响。发病日龄越小 ,死亡率越高 ,最高可达 90 %~ 95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雏鸭 ,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本病主要的传染途径。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以冬、春季暴发较多。1 2 症状病初食欲消失 ,嗜睡 ,不爱活动。发病后半天至 1天即出现特征性神经症…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精神沉郁、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其特征是发生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干酪性卵巢炎和脑膜炎。目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已经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浅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措施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 1985年5月以来,我省南昌、鹰潭等市郊的养鸭专业户的雏鸭陆续大批死亡。病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达90%以上,对养鸭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为确诊该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和实验室的一系列检查,确认本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试制高免蛋黄,对发病鸭群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养鸭业普遍存在、危害极大的鸭病.笔者经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鸭疫里氏杆菌伏期一般为1~3d,有时可长达7d,多发生于1~5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这给世界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最初于1932年发现于美国长岛,后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养鸭区域.我国最早发生于1982年,目前各地常有本病流行.  相似文献   

15.
鸭鸟龙线虫病(又称鸭腮丝虫病)的病原为龙线科的台湾鸟龙线虫(又称鸭丝虫),分布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本病是流行地区家鸭的常见多发病之一.主要侵害3-8周龄的放牧雏鸭,感染率甚高.作者曾于广东高要县调查本病时,发现一群510只雏鸭中,有429只被感染,其感染率为84%.严重时常造成雏鸭的死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0-20天,死亡率约为10%,亦有高达40%的报道.为了促进养鸭业的大发展,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945年Levine和Hofstad首次在美国发现此病,以肝肿大并有出血引起鸭急性死亡,并继而分离到了鸭肝炎病毒(DHV),随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苏联等相继报道本病,我国由上海畜牧所黄均健等于1963年首次报道本病,随后我国其它地方相继报道.现在,此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对国内外在这几年来对此病诊断、防治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浅析鸭几种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发展,鸭维生素缺乏症屡见不鲜,若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者维生素吸收不良时,将对鸭的生长发育、繁殖、产蛋产生很大的影响.对鸭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及防治进行介绍,以期为养鸭场(户)科学防控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幼鸭。临床表现为:困倦,食欲减退,摇头点头,眼与鼻孔有分泌物,共济失调。病理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将在临床上摸索出来的较理想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一总结,为养鸭业主防治本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主要侵害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是养鸭业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地区。在我国,邝荣禄等1975年于广州郊区调查鸭病时曾遇到有此病症的大量病例,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的存在。在他指导下,作者等于1981年确证了本病在广东的存在和流行。郭玉璞等1982年首次报道北京郊区鸭场于1980~1981年间曾发生本病,并分离出病原菌。此后,我国沿海很多省市也陆续报道了此病的发生。本文结合作者的调查研究,着重就本病及其并发感染的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鸭是我县主要饲养的家禽之一,全县常年饲养量是300万羽左右。鸭出败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也是我县养鸭中的常见多发病。从2003年至2010年,我站已接治数百例本病病例,逐渐摸索了一套高效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们的防治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