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江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演替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北江鱼类群落结构状况,结合1981-1983年北江鱼类调查数据分析其演替趋势,于2014-2016年对北江5个采样点进行逐月的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86种,隶属于11目25科64属。其中鲤形目49种,鲈形目14种;鲇形目10种,鲱形目4种。其余脂鲤目、颌针鱼目、鳉形目、合鳃目、鲑形目、鲻形目以及鳗鲡目种数均少于5种。北江鱼类群落以定居性、杂食性种类为主。与历史数据相比,鱼类种类减少,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下降,定居性、杂食性鱼类所占比上升,鱼类群落组成偏向小型化、低龄化。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相同生境类型河段的鱼类物种相似性较高,上游鱼类多样性高于下游。河道水利、过度捕捞和生境退化是北江鱼类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摘要:2014-2016年对珠江水系北江5个采样点进行逐月鱼类多样性调查,共采集鱼类86种,隶属于11目25科64属。其中鲤形目49种,鲈形目14种,鲇形目10种,鲱形目4种。其余脂鲤目、颌针鱼目、鳉形目、合鳃鱼目、鲑形目、鲻形目以及鳗鲡目种数均少于5种。北江鱼类群落以定居性、杂食性种类为主。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减少,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下降,定居性、杂食性鱼类所占百分比上升,鱼类群落组成偏向小型化、低龄化。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相同生境类型河段的鱼类物种相似性较高,上游鱼类多样性高于下游。河道水利、过度捕捞和生境退化是北江鱼类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分水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8船次,统计渔获物142.48kg,测量鱼类标本1304尾,经鉴定共发现鱼类36种,隶属5目、8科、31属;其中,鲤形目26种,占总数的72.2%;鲈形目和鲶形目各4种,分别占总数的11.1%;鳗鲡目和合鳃目各1种,分别占总数的2.8%。群落优势度分析发现,优势种有5种,优势度变化范围0.38~0.61。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鱼类种群丰富度指数(D)值为1.14~5.4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为0.69~2.60,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31~1.21。鱼类群落的季节差异性较高,种类变化波动以夏季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渡河乐山段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分布特征,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大渡河河口乐山市沙湾区至市中区长约30km的河网段布置7个采样断面,采用定置刺网、地笼和电捕等方法,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7种,隶属于5目、13科、48属;其中,鲤形目(38种)占总数的66.67%;鲇形目(13种)占22.81%;鲈形目(4种)占7.02%;合鳃目(1种)和鳉形目(1种)均占1.75%。该区域鱼类群落以杂食性、底栖、适应缓流生境的种类为主。根据优势度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分析,安谷电站坝上库区河段鱼类优势种有7种,坝下河段有8种,生态河道有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安谷电站坝下河段最高。生态类群分析表明,安谷电站坝上与坝下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渔获物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目前的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影响大渡河乐山段鱼类资源最主要的胁迫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分水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8船次,统计渔获物142.48kg,测量鱼类标本1304尾,经鉴定共发现鱼类36种,隶属5目、8科、31属;其中,鲤形目26种,占总数的72.2%;鲈形目和鲶形目各4种,分别占总数的11.1%;鳗鲡目和合鳃目各1种,分别占总数的2.8%。群落优势度分析发现,优势种有5种,优势度变化范围0.38~0.61。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鱼类种群丰富度指数(D)值为1.14~5.4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为0.69~2.60,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31~1.21。鱼类群落的季节差异性较高,种类变化波动以夏季最大。  相似文献   

6.
红水河龙滩水库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6月和11月对红水河龙滩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90种,分属7目、18科、69属;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51属、64种,占总种数的71.1%;鲇形目(Siluriformes)8属、13种,占14.4%;鲈形目(Perciformes)6属、9种,占10.0%;鳗鲡目(Anguilliformes)、鲑形目(Salmoniformes)、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合鳃目(Synbgranchiformes)均为1属、1种。结果表明,龙滩水库建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是鱼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龙滩水库鱼类资源呈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林州市境内鱼类资源现状,我们于2015年至2018年,对林州市境内的河流、水库等天然水域进行了深入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45种,隶属于7目13科37属(见表2)。其中鲤形目最多,30种,占总数的66.67%;其次是鲈形目,6种,占总数的13.33%;鲇形目,5种,占总数的11.11%;刺鱼目、合鳃目、鹤鱵目和鲑形目各1种,占总数的8.89%。分析其鱼类组成、特征、区系,以期发现优良品种,摸清本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为林州市创建世界人文山水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秦岭黑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分别于2014年4、8、11月调查了黑河库区和上游水源地流域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调查共发现鱼类3目5科14属15种。其中鲤形目2科11属12种,占总种数80%;鲇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数13.3%;鲑形目1科1属1种,占总种数6.7%。流域内优势种鱼类有拉氏(Phoxinus lagowskii)和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稀有种有中华鳑鲏(Ro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oodeus ocellatu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黑河库区(海拔549 m)鱼类物种多样性高,群落结构稳定,而上游流域(海拔649~1 323 m)鱼类物种多样性急剧降低,群落结构脆弱。  相似文献   

9.
野外采样时间分别在2006年9月(雨季洪水期)和2007年4月(干季、枯水期),先后2次对怒江进行调查采样.2006年9~10月对独龙江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贡山县有鱼类30种,隶属3目、4科、17属;其中,土著鱼类25种,隶属3目、4科、15属,分布于怒江水系的鱼类15种,隶属3目、4科、11属;独龙江(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鱼类15种,隶属3目、4科、10属.全县土著鱼类中,鲇形目鱼类最多,有13种,占总数的52%;鲤形目类有11种,占总数的44%.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土著鱼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道青海省境分布土鱼类49种,分3目5科18属。这些鱼类中以鲤形目为主,有44种和亚种,占全部鱼类总数的89.8%,鲑形目1种,鲇形目4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和11月对安徽大沙河的鱼类进行了采集和调查。结果显示,大沙河有鱼类47种,隶属4目12科40属。其中鲤形目35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1种,鲤科占总数的66.0%。上游、中游和下游江段分布有鱼类23种、29种和40种,其中上游和下游的初级食肉性鱼类较多,而中游的杂食性种类所占比例最高。优势种为彩副、高体鳑、粗唇、宽鳍、泥鳅、棒花鱼、鲫、麦穗鱼、沙塘鳢和马口鱼等,主要经济种类有鲫、黄鳝、泥鳅、粗唇、似鳊、沙塘鳢、、红鳍鲌、马口鱼、宽鳍和大刺鳅等,不同河段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6—2018年的调查数据,对淮河江苏段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鱼类56种,隶属于7目14科42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66.07%。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和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分别为冬季、夏季、秋季和春季的第一优势种。刺网和地笼的年CPUE均值分别为(1190.15±220.28)g/(net·d)和(74.87±12.96)g/(net·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88~3.85、2.75~4.74和0.74~0.81。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冬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春季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季节淮河江苏段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相似性均低于57.02%。SIMPER相似性百分比分析结果也表明,盱眙断面和金湖断面不同季节的鱼类群落组成平均相似性仅为41.85%和36.23%,而盱眙断面和金湖断面平均相异性达到了71.21%。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沙溪鱼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08年沙溪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沙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及其季节变化,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9种,隶属于6目15科30属。采用Pinkas的IRI指数分析沙溪鱼类群落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沙溪优势种季节变化不大,以鲤鱼、鲴类、黄颡鱼为主,常见种略有季节变化。沙溪鱼类生态类型多样,以底层、杂食性、适应静水生活鱼类为主。与30年前相比,沙溪河肉食性鱼类、底层鱼类、适应流水鱼类种类数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杂食性鱼类、耐氧性鱼类、适应缓流或静水生活的鱼类则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海南岛河流鱼类种类组成和分布现状,2016-2017年对海南岛代表性河流——南渡江进行了全流域的采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鱼类样本1 249.79 kg,共计17 755尾,包含鱼类物种136种,隶属于13目50科108属。结果表明,南渡江鱼类种类保存相对完整,本次调查鱼类种数占历史总种数的89.48%;在鱼类区系上,以鲈形目52种居首位,占总数的38.2%,其次为鲤形目的 46种和鲇形目的 16种;在种类变化上,新出现27种,其中包括尼罗罗非鱼、云斑尖塘鳢等11种外来鱼类。同时也缺失43种鱼类,鲤形目和鲈形目缺失较为严重,鲤形目由历史的第一大目变为如今的第二大目;在鱼类分布上,以河口的灵山和上游山区的白沙鱼类保护最为完好,种类最多,分别为73种和60种。  相似文献   

15.
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长江口祟明东滩团结沙5~8月间的鱼类多样性和生长特性。初步调查表明,祟明东滩团结沙共有鱼类9目19种,以鲤形目最多,鲻形目次之。这些鱼类分为4个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河口性鱼类4种、近海鱼类3种、江海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鱼类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79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19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57。主要优势鱼类为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中国花鲈和中华鲟等7种,个体都较小。这7种鱼中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和中华鲟呈等速生长,而中国花鲈为异速生长,肥满度最大的是鲫,最小的是刀鲚。5~8月间每个月渔获物的种类与数量组成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口祟明东滩的鱼类资源,应加强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增殖和保护鱼类资源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流溪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河段、不同季节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对保护区上、中、下游的鱼类开展了每个季度一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7种,隶属于5目14科50属,其中鲤形目43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2种,鳉形目1种;计算57种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越南■及鲤鱼为2017-2018年度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显示,下游鱼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最高,夏季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最高;各监测点之间的种类相似性系数显示,保护区上中游、上下游之间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中下游种类组成为中等相似,春夏、春冬、夏冬及夏秋季节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春秋、秋冬季节为中等相似;ABC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及冬季鱼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秋季处于中度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主要河流鱼类分布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2011年山西省鱼类本地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山西省主要河流鱼类种群、区系分布、渔获物组成、河流断面优势种、主要经济鱼类生长及鱼类资源状况等。结果显示:山西省主要河流中共有95种鱼类,分属8目14科。本次调查采集到鱼类68种,其中黄河干流最多,计42种。从渔获物组成看,各河段的第一优势种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或 Hemiculter leucisculus;经济鱼类中,丰满度系数最大的为滹沱河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最小的为黄河干流的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黄河干流,该河段物种丰富,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鱼类资源变化表明,山西省主要河流鱼类资源量呈锐减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7月对旧县河下游的矶头、尧甫村、石圳村、梅溪村和九洲村5个采样江段进行鱼类群落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1种,隶属3目9科,以鲤形目的种类最多,其中福建省保护动物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 )1种,外来种罗非鱼( Tilapia sp.)1种。群落优势种以黄颡鱼( Pseudobagrus fulvidraco )、鲤( Cyprinus carpio)、温州厚唇鱼( 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 )、翘嘴鲌(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为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中下层、适应缓流生活鱼类为主;矶头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间相似性聚类分析矶头-九洲村聚为一类群,尧甫村、石圳村、梅溪村聚为另一类群。并对旧县河下游鱼类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