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母猪产仔后,身体较为虚弱,易引发疾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因此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乳房炎、产后缺乳等。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8,(3):52-52
母猪产仔后,身体较为虚弱,易引发疾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因此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乳房炎、产后缺乳等。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病较多,常见的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产后缺乳、产后乳房炎、产后腹痛等。笔者在几十年兽医临床工作中,对母猪产后这些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分娩母猪哺乳期内的常见病,多见于初产和老龄母猪。主要是由于初产母猪乳腺发育不全、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以及一些疾病等因素导致母猪产后厌食、精神萎靡、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乳房无乳或泌乳不足。该病可造成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畜牧生产中根据对该病的防治体会,现将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常见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产后瘫痪、产后厌食、产后子宫脱出,通常称为产后常见病。该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尤其是6月份至9月份更明显,各胎次母猪均可发生,高度培育的品种多出现这类问题。该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笔者就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母猪产后出现的几种病症及防治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不食症又称产后厌食,是母猪从产仔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以厌食或食欲废绝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农村养猪大户逐渐增多。但部分母猪在临产前2~7 d开始出现停食,有的母猪在产后出现不吃食,对仔猪生产造成影响,严重挫伤了农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为泌乳失败、产褥热和毒血症无乳腺疾病。患病母猪产后表现为乳房肿胀、缺乏乳汁或无乳汁、厌食、精神颓废、体温升高、便秘、恶露和对仔猪反应冷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对提升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综合征即母猪产仔后发生停食等症状,导致母猪产后的12~48小时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厌食或停食、精神沉郁,昏睡、发热、乏力、恶露,少数病例体温略有升高;此病常因治疗方案欠妥导致病程延长,致仔猪不能及时吃上初乳而使成活率降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连续三年对6个种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发病症状和类型,采取催产、强心、抗茵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对症治疗相结合为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收效较为满意,其经验值得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疾病不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母猪自身生理机能的恢复,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母猪产后保健护理和饲养管理,及时合理治疗母猪产后疾病,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关键环节。笔者在兽医临床中常碰到的母猪产后疾病有母猪产后不带仔、不食、无乳或少乳、发热、子宫脱出、瘫痪等,结合多年的兽医临床工作实践,对上述疾病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无乳综合征是产后母猪的常见病,特别是一些养猪场由于母猪缺乏运动和青贮饲料,造成机体能力下降,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使产程延长造成感染。该病通常在母猪分娩后12~74h发生,临床上表现为母猪产后体温升高,厌食,呼吸急促,乳房红肿热痛,子宫内容物排泄不全,导致仔猪发育不全,下痢、消瘦等症。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产后"三联症"是指母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房炎、无乳症、子宫炎。本病是母猪产后常见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常给养殖场和兽医带来困扰。对此,笔者谈谈自己治疗该病的经验,愿与同仁进行探讨。1病因本病多因母猪产后护理不当感染链球菌、大肠杆菌、克美波氏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或营养障碍、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等引起。2症状母猪产后表现为厌食、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偏高,乳房肿胀、坚实,触之有痛感,母猪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复杂的母猪产后常见病之一,其特征主要是母猪产后1~3天,泌乳逐渐减少,精神萎靡、厌食、不让仔猪吮乳等。一般是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较多发。可引起母猪缺奶或无奶,使仔猪饥饿,逐渐消瘦、衰竭或感染疾病,从而造成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或死亡,不死者成为僵猪,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母猪管理是养猪生产的源头,母猪经过114d妊娠期后,问题出现在产后哺乳阶段。表现为厌食、发烧、精神沉郁、少奶或无乳,从而导致仔猪营养不良、下痢、甚至发生全窝死亡的情况。造成广大养殖户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产后无乳或少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仔猪的成活率,也影响着母猪的下一次发情。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母猪产后无乳或少乳,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母猪产后无乳或少乳原因1.1营养方面1)妊娠母猪能量水平过高或过低,使得母猪偏胖或偏瘦;2)泌乳母猪饲料配制不合理,饲料营养不全价,蛋白质水平偏低或蛋白质品质不好,缺钙、缺磷,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及饮水不足等。  相似文献   

15.
李木火 《养猪》2011,(2):88-88
母猪产后尿潴留是生产母猪的常见病,人们通常称为母猪产后闭尿症,是由母猪产仔次数过多、膀胱收缩力减弱造成的,或母猪圈舍卫生差以及接产、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原因而引起。母猪产后1~2天常不排尿也不排粪,通常伴随母猪产后不食症而发,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影响母猪食欲,降低母猪泌乳量而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膀胱长期积尿所产生的大量氨或细菌会侵害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炎,严重的导致膀胱破裂或酸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夏季发病较多,其他季节也有发生,过肥的母猪发病较高,饲养管理不同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其表现为在母猪产后1~3日逐渐表现少乳(乳汁稀薄如水)或无乳、厌食、便秘、对仔猪淡漠等。仔猪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变得瘦弱,易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收到了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一周内出现的一种以高热、厌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母猪发生此病时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身高、泌乳量下降、恶露不尽等,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甚至影响母猪以后的正常的发情配种.本病一年四季可发,夏季多发,经产母猪较初产母猪发病率高.经产母猪常常由子宫内膜炎继发乳房炎.老龄母猪可能感染更严重,经治疗死亡率较低,但淘汰率高.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前产后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应急处理、产后护理不当等种种原因,致使母猪常常发生或继发产前产后不食、厌食,顽固性便秘,跛行以及产后无乳少乳、产褥热、瘫痪、脱肛、产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或异常分娩、死胎、畸形胎等多种疾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猪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疫病预防及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饲养母猪企业和大户要及时、合理治疗母猪产后疾病.笔者结合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四种产后疾病3663例进行了总结探讨,初步摸索出一些防治经验,介绍予后,愿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是一种原因复杂母猪产后常见病之一.其特征主要是母猪产后1~3天,泌乳逐渐减少、精神萎靡、厌食、不让仔猪吮乳等.一般是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较多发.引起母猪缺奶或无奶,使仔猪饥饿、逐渐消瘦衰竭或感染上疾病,如仔猪白痢、副伤寒、一些代谢病等,从而造成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或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