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适宜于萧山区第二农垦场区域种植的糯稻优良新品种,2010年该场从省农科院引进试种了"浙糯5号"糯稻新品种。经过1年的实施,成效明显,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现将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哑巴情"的母牛无明显发情症状,不叫唤、不爬跨、精神无异常。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一是在正常饲养情况下,母牛吃草量与饮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 5岁林芝牦牛 2 0头公牛和 2 5头母牛背、腹部毛绒纤维的物理特性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直长度分别为 8.82± 3.40、2 3 .2 3± 8.2 0、5 .6 2± 1.19、18.95± 4.84cm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直长度为 4.74± 0 .72c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细度分别为 5 2 .99± 10 .72、73.32± 7.2 0、5 4.6 3± 10 .0 2、6 5 .96± 6 78μm ,母牛腹部绒毛的细度为 17.35± 2 .2 2 μ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强度分别为 41.16± 9 32、38.82± 3 .2 8、31 19± 7.87、33 .88± 5 .84g ,母牛腹部绒毛的强度为 15 .2 8± 2 .96g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度分别为 41.84%、46 73%、41.2 1%、45 .76 %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度为 43 .91%。林芝牦牛粗毛和绒毛的鳞片排列形态均为覆瓦状形  相似文献   

4.
葛锋 《农家参谋》2008,(9):20-20
产后瘫痪多于产前瘫痪,特别是高产和体质较差的耕牛和母牛多发,多在产后1~6天发病,最急者产后1~3小时即可卧地不起而发病;产前瘫痪在产前7~26天左右发病较多,有特殊病例在怀孕4~5个月发病。一般3~8岁的母牛多发,年龄越大,体质不良的母牛发病率越高,无明显的胎次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晚冬早春两季多见。  相似文献   

5.
本院在2010年收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该病例较少见,易误诊、漏诊,现将该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母牛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相对或绝对过大,胎儿畸形、无法矫正或矫正失败,要确保母仔平安,唯一的方法是对母牛实施剖腹产手术。剖腹产手术是指切开母牛腹壁及子宫并经切口取出胎儿的手术,这是在母牛发生难产时产道无法助产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因此剖腹产是一个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实施2例剖腹产取胎手术,在保全母仔平安的基础上保全母牛繁殖机能,母牛术后繁殖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据对凉州区永昌镇2009年、2010年胎衣不下母牛进行的统计,2009年发病率达1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后,2010年胎衣不下发病率降到了8%,治愈率达98%。结果表明,治疗母牛胎衣不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较单一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6)和舒适护理组(S组,n=34),舒适护理组从术前1 d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分别在手术前1 d(T1)和手术麻醉前(T2)进行血压、心率和焦虑指数的测量并分析。结果与手术前1d(T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T2)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指数均明显增加,但以对照组增加得明显(P〈0.01),舒适护理组患者手术麻醉前(T2)的血压、心率及焦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手术患者麻醉前的应激反应水平明显升高,而术前的舒适护理则可以明显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手术麻醉前的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8~2010年降水资料,对本溪县洪涝灾害年发生的频率和周期进行分析,探讨该县洪涝灾害年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1958~2010年本溪县总共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年8次,平均每15年出现1次,主要集中在7、8月,尤以8月最多;本溪县洪涝灾害年发生存在大周期10年和小周期5年的明显规律,基本"逢5"、"逢10"年发生,各年代发生概率基本趋于0.2%。进入21世纪以后,洪涝灾害年发生频率加大,且有进一步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新野县清水湾生态养牛场位于王庄镇王桥村,成立于2009年9月,由李新合等7人发起组成,主要从事肉牛饲养、繁育。该场总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2300万元,建成标准化牛舍6栋,建筑面积8600m2,50亩鱼塘。现存栏肉牛1000头,主要以皮南牛为主,其中能繁母牛250头,牛犊200头,架子牛600头,形成了母牛繁育、架子牛育肥。同时利用牛粪生产沼气,沼液养鱼、种莲藕,沼渣肥地,实现了"牛-沼-鱼-莲"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该场年出栏肉牛2000头,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年盈利3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调查2016至2018年三年对建平县某奶牛场母牛分娩难产进行助产。三年中共遇见9个病例,后备母牛初产难产5例,4-5岁3胎2例,8岁6胎2例。出现难产的原因,初产奶牛胎儿过大4例,1个胎位不正;3胎次的胎位不正,5胎次1个胎儿过大,1个胎位不正。经过分析胎儿过大,可能是在怀孕后期间粗蛋白含量略高所致;出现胎位不正可能是运动过少;8岁母牛略老迈机体代谢机能降低,或者钙的缺乏所致。  相似文献   

12.
兽医临床上治疗牛难产病例,一般都是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母牛体质瘦弱而引起产力不足造成生产性难产,在实施人工助产技术操作时,常遇到因母牛强烈努责,术者很难将手臂伸入到子宫内将胎位矫正后助产出来。笔者采用"胶管插入子宫排气减压技术",用于临床上施行人工助产效果很好,解决了术者伸手入子宫的难题,现将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继发奶牛放线菌化脓性乳房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放线菌(Actinomyces Pyogenes)可引起干乳期母牛发生乳房炎,并且它还可使产奶母牛发生乳房炎。现报道产奶母牛因口蹄疫(FMD)被化脓性放线菌感染所爆发的化脓性乳房炎。 本病于1990年~1991年发生在印度Ludhiana附近的一个奶牛场。该场有54头产奶母牛(其中42头黑白花杂交奶牛和12头娟姗牛),13头干乳期母牛和29头青年母牛。1990年10月中旬左右,全场所有的牛都用多价FMD疫苗进行了免疫注射。在1990年12月最后一周发现个别产奶母牛乳头上有小囊泡。1周内所有奶牛都发生严重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4.
"上农甜玉1号"系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选育的黄白粒超甜玉米杂交种,2010年5月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4天。株高190厘米,穗位高60厘米,穗长20.6厘米,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中旬,吉林省龙井市某镇一农户家新生犊牛发生先天性肛门闭锁,次日来门诊部就诊,经手术综合诊断为先天性直肠闭锁与肛门膀胱相连性阴囊疝,该病例情况特殊,  相似文献   

16.
在兽医临床工作中,经常收治牛血淋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平江县城关镇四马村李某家的6岁黄母牛,2005年7月15日求治。畜主诉:病牛近1周来排尿不正常,尿色黄,排尿次数增多,最近两天尿呈红色,采食量明显减少。2.检查及症状体温39.2℃,呼吸30次/分,脉搏80次/分,精神不振,频频作排尿状,表现疼痛、伸颈、拱背、屈膝举尾、尿量少,呈点滴状排出,尿呈血红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于2010年批准立项,2012年5月在北京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基于前期十余年研究的积累,积极引进水稻功能基因组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绿色性状"(抗多种病虫害、氮磷肥高效利用、节水抗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校阉割母牛,一直采用仰卧保定、腹中线切开的方法进行手术。本人于1975年春季到康乐县景古公社,“一下”回队实践中,给生产队阉割母牛时。因为没有诊疗架,不便进行仰卧保定,遂试用左侧卧保定和右侧腹胁窝切口的方法进行手术。用此法共阉割母牛十余头,感到用这种方法阉割母牛,不但适应广大农村的实际需要,而且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以来,山区农户散养的能繁母牛生产发生子宫脱出的病例时有发生,过去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处理手段简单,处理后复发的情况很多,效果比较差,2012年7月23日,在本单位的李正才等老同事的指导帮助下,笔者首次使用未成熟的柿子果汁浸泡脱出的子宫10分钟后回纳的方法处理在涌宝镇涌宝村大村组施德先户发生子宫脱出的母牛,取得成功;2013年6月14日,笔者首次使用未成熟的棠梨果汁浸泡脱出的子宫10分钟后回纳的方法处理在涌宝镇石龙村背阴寨组董开祥家里发生子宫脱出的能繁母牛,取得成功。到现在,笔者使用同样方法处理了60多例母牛子宫脱出病例,成功率100%,没有出现过复发病例,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母牛卧倒爬不起来.只能看成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兽医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母牛卧倒爬不起来这种病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产瘫痪。一般按生产瘫痪来加以治疗可痊愈。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显然不是生产瘫痪.其发病时间可在牛分娩前后。发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伴有其他严重感染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钙剂疗法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临床诊断难以确认.这就是“母牛卧倒不起”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