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昭苏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高原边境县,昭苏县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牧民基本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在生产生活中,昭苏县游牧民定居存在牧民定居建设补助低,定居点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把游牧民定居工作做好才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实事。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格尔木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卫国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8):40-42,54
调查了格尔木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投资情况,分析了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发展不平衡、牧民文化素质低、自然草地资源退化、定居点后续建设滞后等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发展游牧民定居工程必须明确定居工程的目标和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建设饲草料基地,全面提高牧民定居水平,是变革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牧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介绍了阿勒泰市的基本情况、实施牧民定居的基础条件和现状,阐述了阿勒泰市政府实施牧民定居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分析了牧民定居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是关系新疆边防稳固,民族团结,牧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边境牧区牧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特点,提出持续推进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94-197
通过研究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乌孜别克族乡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牧民定居后存在的资金、建房、就业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牧民定居与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相关建议及措施,以期为新疆现代牧区经济发展提供实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昌吉州游牧民定居状况地调查,分析水资源不平衡性、牧民的不适应性和资源与经济的不协调性是制约现在游牧民定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游牧定居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影响新疆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探讨经济主体行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勒泰地区牧民总体目标偏好为参照,通过比较富蕴县牧民样本目标偏好的差异,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来确定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影响显著的因素.[结果]牧民教育文化水平和劳均牲畜饲养规模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是负影响;劳均赡养系数、牧户生产生活方式和牧户人均收入对牧民生产行为目标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结论]牧民传统上对草地财富的观念、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风险、牧民规避风险的意识以及牧区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决定了现有的目标偏好等级.因此,以人为本、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牧民生活则变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5,(6):24-27
在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针对牧民定居点生产、生活分散,政务管理效率低,畜牧业生产资源缺乏管理,牧民定居点内外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主要功能模块,规范各类管理和生产数据,建立了适用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使用对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发挥畜牧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产发展”是中国西部牧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研究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存在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并从牧民经济利益补偿、围栏定居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经营、农牧交错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牧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定居是牧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从牧民视角出发,评价定居牧民的城镇化水平,探讨定居工程目标的实现和牧民增收的有效协调机制,能够为更好地实现牧民城镇化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音布鲁克旅游区为实证点,以少数民族定居牧民的城镇化感知与行为特征为测量工具,提取生产生活方式、定居后的生活便利、社会福利以及定居后的感受四类因子综合评价新疆少数民族定居牧民的城镇化水平,结果显示,定居牧民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为良,其中定居后的生活便利水平最高,生产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在牧民由游牧到定居的生计变迁中,政府与基层组织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了牧民从事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的水平,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型,缩短了牧民完成城镇化的时间。最后,提出了推动新疆定居牧民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绵羊是新疆牧区畜牧业的主体畜种,历史以来主要养殖方式是放牧,随着2010年国家对天然草场"禁牧"、"限牧"、牧民定居政策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逐步落实,转变传统的养羊模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充分认识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牧区经济和牧民生活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  相似文献   

13.
新疆部分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新疆、西藏等西部边远地区的畜牧业生产中,牧民还没有摆脱落后的传统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大力支持这些地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加大畜牧品种改良,大力提倡舍饲定居,大力发展人工种植草场(包括节水人工种植草场),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并要特别重视支持集成配套技术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骆驼是阿拉善左旗重要的畜种之一,是牧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骆驼在该地区既是广大牧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牧民的生活资料,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骆驼的经济价值非常重要,它不仅能骑乘、驮运,而且还生产毛、肉、乳等产品,人们用它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但是,近些年来骆驼疾病也的所抬头,  相似文献   

15.
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9):85-88
牧民定居是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然要求。笔者通过对西北严寒地区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情况的调查,运用满意度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居牧民现有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结论表明牧民对现有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偏低,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定居点整体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草原牧区家庭牧场建筑要求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家庭牧场,实现牧民定居是改变游牧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规范化的家庭牧场生产设施建设对于提高舍饲畜牧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以新疆天山西部伊犁河流域家庭牧场生产设施建设实例为依据,对现阶段家庭牧场经营特征、建筑布局要求以及舍饲牛、羊主要生产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建筑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已实行牧民定居的牧区,但没有做好农牧结合准备工作,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加强对牧民定居前期人工饲草料地生产和生态效能的调查和准备,以为人工饲草料地生产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牧民适度定居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进牧民定居对改造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农牧结合、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只有38;的牧民实现了完全定居.研究在分析了牧民定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定居", 适度定居强调牧民定居与游牧结合,适度定居是相对的、有选择性的,提出了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建立适度定居的牧民持续发展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牧区现状和牧民的生活,探讨制约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创新草原管理制度、控制牲口数量、遏制草原退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海省刚察县牧民定居整体情况及牧民定居后生产、生活方面的现状及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调研,总结该县近年来稳定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做法。结合维吾尔自治区定居牧民现状,指出维吾尔自治区牧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