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南市的武都区和文县属我国柑桔生产最北缘地带,柑桔生产面积曾达1 666.7 hm2,年产柑桔300万kg,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多年来,各柑桔园因多次发生低温冻害,给柑桔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我们通过多年的栽培管理和丰产试验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陇南市柑桔生产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柑桔栽培分布的北缘地带,越冬期间的冻害是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些地区在利用水体、地形小气候防冻避寒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在丘陵和地形较单调的地区,则多以营造防护林来防冻。如上海长兴岛新桔区,利用法国冬青防护林,防御温州蜜柑冻害,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采用树木作防护林,由于生长缓慢,在一、二年内难以达到防寒的要  相似文献   

3.
冻害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地区的主要灾害,公元1111—19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过江湖结冰60次,因寒冷天气使柑桔树几乎冻死有19次,解放后,也发生过3次冻害。据中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上述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7—-12℃,其多年平均值为-5—-10℃,因而柑桔树经常受冻。在这个地区中出现中度冻害的机率,普通甜橙为30%左右,宽皮柑桔南部为10%左右,北部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汉中市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最北缘地带,冻害是影响汉中柑桔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了汉中市柑桔冻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为汉中市柑桔冻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柑桔面积及产量均名列世界第一,位于我国柑桔分布最北缘的陕南地区是重要产区之一。文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出加强柑桔秋冬季栽培管理,预防低温冻害,防止早春发生枝叶干枯死亡的有效方法,值得北方区域内柑桔产地参考仿效。  相似文献   

6.
<正> 安庆地区位于北纬29°47′~31°11′,接近我国柑桔分布的北缘,虽然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冬季温度较低,但是由于西北面有大别山、皖山作为屏障,冬季可阻挡部分寒流,夏季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可溯江而上.因此,本地区除山区较为高寒外,其它各地都具有夏季湿热,冬季不太寒冷的优越气候条件,是安徽境内全年热量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早在十九世纪,宿松县就有柑桔、柚、橙、香圆、羊桃、杨梅等亚热带果树的栽培.安庆市郊的杨溪桥,已有一百四十多年栽培桔树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7.
汉中市地处全国柑桔栽植分布的北缘地带,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易出现低温冻害,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该文结合汉中柑桔栽植分布区域和气候特点,系统分析造成冻害的成因,并提出综合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柑桔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亚热带东部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但该区域的北部及中部地区经常受冻害威胁,成为栽培柑桔的主要限制因子。防御柑桔冻害可采用多种措施,其中选举有利的地形(小)气候种植,这是成本低、效果好的措施之一。 所谓地形气候是在各种地形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与一般大气候不同的局地气候或小气候。影响气候的地形因素主要是:大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和长度,地方海拔高度,坡地方位和地形形态。关于地形(小)气候的变化规律,国内外学者均作过不少报道。本文仅对主要地形因素对冬季低温的影响以及在柑桔防冻栽培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柑桔种植的北缘地区(主要包括湖北、陕西、江苏、安徽、上海及湖南、江西、浙江的北部等省、市)处北亚热带气候,经常遭受程度不同的周期性冻害,轻者减产,重时成片毁园(1977年冻害使本区柑桔总株数的72.3%受冻)。因此,本地区冬季的低温冻害是影响柑桔发展的主要生态因子。 关于柑桔的低温冻害指标,过去国内研究少有报道,大多引用国外试验资料,且主要是生理指标,与生产实践有一定差异。为了进一步定量地摸清低温对柑桔冻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临漳石榴产区,位于东经109°27′50″,北纬34°6′49″~34°33″之间的骊山北麓及浅山丘陵沟壑区。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相比之下,在陕西省境内北纬35°以北地区,因冬季气温偏低,石榴不能种植,临潼的石榴生长处在最低温度限的边缘地区,因而冻害是临潼产区石榴栽培中主要灾害之一。从建国后的几十年情况看,几乎是十年一小灾,二十年一大  相似文献   

11.
<正> 宜昌市地处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4.7℃,10℃以上积温5.376℃,年降水量1159mm。宜昌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水果开发带的重要基地,现有柑桔栽培面积35000hm。早在公元前270年,宜昌就有柑桔盛行的历史。近10年来.宜昌市柑桔区域化栽培的蓬勃发展,给广大柑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冻害是影响我国柑桔稳产、高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特别在柑桔产区的北缘,如浙、苏、赣、鄂、湘、沪、陕、豫等省市,冻害对生产危害很大。一九七九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达“柑桔冻害及其防御技术的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由我校基础课部农气组黄寿波讲师主持,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研究成果。今年四、五月间,由我校组织通信鉴定,并邀请十三位同行专家及中国农科院柑桔所、农气室,中国科学院综考会,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农气室、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广西农垦大学,南京农学院,杭大和我省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2次严重冻害对江西柑桔生产的影响与今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0年代以来出现的2次冬季冻害对江西柑桔生产的严重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冬季冻害是江西发展柑桔生产的主要威胁和障碍.并在分析冬季冻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御冻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柑桔生产北缘区,许多农民由于种植柑桔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但是,由于1991年底至1992年春全国性的柑桔大冻害,使许多果农损失惨重。对此,有些桔农至今仍“谈冻色变”,不敢再种柑桔了;但也有些桔农从对比效益考虑,仍盲目地发展柑桔。在这些冻害区,今后应如何再发展柑桔生产? 一、这次冻害的特点及原因建国以来,我国柑桔生产曾出现三次全国性的大冻害,这次是第四次,平均10~  相似文献   

15.
我省柑桔栽培中影响最大的生态条件是温度,特别是随着柑桔不断向北发展扩大,冬季冷月的极端最低温度及其持续时间长短便成为限制因子.我省柑桔产区常处于低于-9℃的周期性低温中,对柑桔生长极为不利.为此必须首先运用有利的小气候、选用抗寒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抗寒防冻措施,使柑桔不受冻害,保证安全生产. 一、充分运用适宜小气候,发展柑桔生产北缘地区发展柑桔,充分运用适宜小气候,注意选择有利地形,避去风口、霜窝,尽可能把山、水、林三者结合起来,加以利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 利用山区坡地逆温层山麓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广西发生五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主要柑桔种植地区的调查,总结了各柑桔主栽品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受害情况,并对各地区柑桔抗冻程度和冻害成因作了分析和总结,获得了雨雪冰冻造成的柑桔田间伤害及经济损失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在总结冻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柑桔冻后恢复措施,并对如何防御和减少雨雪冰冻灾害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柑桔区划,柑桔北缘次适宜地区不宜栽培脐橙,我所也曾尝试过桔改橙的方法。但遇到了冻害、橙枝扰乱树形及病虫害多等难题,经6年试验,我们研究出以桔遮橙防冻、大芽片、大砧木腹接、立体分层整形修剪及相关的配套技术,实现了同一棵树上上部结桔子、下部结橙子的目的。桔、橙立体结果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柑桔产区之一。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现状,将全省划分为5个柑桔栽培区。Ⅰ.浙江省东南部沿海,适宜栽培甜橙和宽皮柑桔:Ⅱ.浙江省东部沿海,适宜栽培宽皮柑桔和柚;Ⅲ.浙江北省东部沿海,适宜栽培宽皮柑桔和金柑;Ⅳ.浙江省中南部,栽培宽皮柑桔应精心选择适宜的小气候以避免冻害;Ⅴ.浙江省北部,除局部小气候优越的小区外,一般不要栽培柑桔。  相似文献   

19.
正1上海柑桔种植现状柑桔树为常绿果树,是南方最主要的水果之一,主要栽培于长江以南各省,上海地区是适合柑桔栽培的北缘地区。上海柑桔生产主要集中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占全市面积的80%以上,其他如南汇、奉贤、金山、青浦等区县也有一定面积的种植。柑桔除经济效益以外还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是上海地区绿化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7年数据统计,上海市绿化覆盖面积214.5万亩,其中柑桔面积约6万亩,占上海绿化覆盖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柑桔生物学特性、凤凰县气候条件,从柑桔生产的有利气候资源、柑桔冻害的主要气候因子等方面对柑桔的生长环境进行评价,并对冻害提出了预防和防治措施,以便提高果农科学化栽培管理水平,实现柑桔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