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石笕茶是浙江诸暨市的宋代历史名茶,南宋高似孙《剡录》记载:"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恢复生产历史名茶,诸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使石笕名茶得到了恢复与创新,1984年获得了浙江省级名茶证书。石笕名茶属于半烘半炒的条形名茶,炒制工艺为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初烘、复烘、提香;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润  相似文献   

2.
嵊县舜皇山村,原产珠茶,全村茶农104户,341人,1984年茶叶总收入3.5万元,1988年提高到35万元,增加10倍。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搞好珠茶生产基础上,自1984年开始,开发名茶,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后取得  相似文献   

3.
龙海县颜厝乡上洋村位于漳州市近郊,九龙江下游,是一个光热资源丰富,水源充沛的亚热带地区,冬季适宜种植农作物.该村群众认真总结溪尾自然村蔡阿鎚1986年利用冬闲田种植西红柿0.36亩,收入1350元的经验,在完成冬麦计划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冬闲田大种西红柿,搞科学栽培.全村1987年冬至1988年春西红柿种植面积大,效益高.据统计,全村西红柿种植320亩,平均亩产201O公斤,共收入32.16万元;加上冬麦1100亩.收入15.4万元;其它蔬菜100亩,收入4.2万元.合计冬季总收入51.76万元,占全村1987年全年总收入的20.22%,等于全村1650亩两季水稻收入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周琪舫 《茶叶》2000,16(3):159-160
石笕茶系西施故里历史名茶,曾作为贡茶献于朝廷.石笕茶作为历史名茶,曾失传多年,1980年开始,诸暨市茶叶科技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和考证,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年被评为浙江省名茶,1993年农业部在泰国举行的科技成果暨设备展览会上获金奖,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银奖,1999年经第三届名茶复评,获浙江名茶证书.  相似文献   

5.
何乐芝 《茶叶》2007,33(1):45-46
马剑镇位于诸暨市西部龙门山麓,距诸暨市区24公里,与富阳、桐庐、浦江三县交界,紧邻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泄风景区。境内山峰林立,所属龙门山脉主峰三界尖海拔1015米,云遮雾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环境污染,生态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茶叶生产是马剑镇的农业拳头产业,也是诸暨市的重点针形名茶产区,所产云剑名茶在本地及周边地区闻名遐迩。近几年来,马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茶叶增效、茶农增收”的总体目标,提出了“生态立镇、名茶扬镇”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大力发展良种茶、不断开发有机茶、全面生产针形茶”的工作思…  相似文献   

6.
山区茶农科技培训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杨山村全村茶园面积仅80亩,产值3万元。1995年开始该村毛田自然村发展无性系茶园,到1999年底共发展新茶园210亩,到2001年全村共有无性系良种茶园430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茶区茶叶生产者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积极发展名优茶的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大宗茶品质的提高,各地还涌现出不少名优茶生产专业村和专业户。浙江省嵊县临城区仙岩乡舜皇山村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典型的名优茶生产专业村之一。据统计,1991年全村生产舜皇云尖名茶13000公厅,产值达45.2万元。  相似文献   

8.
(一) 浙江省新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耕地较少,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县委、县府从新昌山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建立五个10万亩农业商品基地(茶桑、干鲜果、竹笋、用材林、一年生经济作物)、建设四大亿元支柱产业(茶叶、干鲜果、竹笋、畜牧业)的发展山区开发农业新思路,经过几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特别是通过名茶规模开发,为整个开发农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加快了山区致富的步伐。 新昌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历史上一直以生产珠茶为主,名茶开发起步较晚。近年来,该县抓住市场机遇,致力调整茶类结构,县委、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名茶开发,把它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从而保证了全县名茶生产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县6万余亩生产茶园,80年代,产量一直维持在5000吨左右,产值徘徊在3000万元上下。县农业部门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名茶,1990年以来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94年全县名茶产量首次超过500吨,达到650吨,产值达到3700万元,产量和产值都比1990年翻了七番,名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2%,首次超过大宗茶。1995年该县又加大了名茶开发力度,采取一系列扶持名茶开发的有效措施,使全县名茶生产  相似文献   

9.
加快茶树改良步伐推动茶业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1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3.5万亩。多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做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茶叶、茶树品种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开展名茶生产技术培训、培植名茶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石门县把大力开发名优茶作为提高茶叶产值的突破口,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1993年,全县采摘名优茶的面积7500亩;共生产名优茶13.67万kg,创产值437.44万元。其中生产名茶1.13万kg,产值70.06万元。经省市有关专家连续三年的审评,共有5只名茶获市级以上名茶称号,其中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新昌茶业二次创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晓帆 《茶叶》2001,27(1):52-52
近年来,新昌县通过抓基地、创品牌、拓市场,茶叶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去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4750吨,实现茶叶总产值2.1亿元,其中名茶产量2400吨,产值1.94亿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茶叶生产也随之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要。进入九十年代我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挖掘传统名茶,研究创新名优茶,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提高广东茶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罗定仙境茶叶有限公司,抓着调整茶叶品种结构,开放茶叶市场的机遇,研制开发系列名茶,从而增加花色,丰富市场,获得较好的自身经济效益。仙境银毫茶(绿茶类)是创新名茶,采制技术精细,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石门云片     
石门云片,产于临安市高虹镇石门境内900m海拔高度的仙人石和云头山一带,生产范围延伸到高虹镇石门片9个村.曾获浙江省第12届、第13届、第14届"一类名茶"奖,2001年5月获浙江省"名茶证书",2002年5月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再次获得金奖.日前,石门云片茶的采摘面积达80hm2,每年生产量稳定在15t左右,年产值28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杭州、上海、江苏、嘉兴、安吉等地.  相似文献   

14.
邓立平  宋春芳 《作物研究》2002,16(4):192-192
醴陵市枧头洲乡建新村位于渌江河畔,全村水田面积80.4hm2,原是一个双季稻占98%以上的村。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早籼稻单产不高不稳,种植成本大,经济效益不理想。1998年以来,在农技部门指导下,该村大胆改革稻田耕作制度,大力开发稻田春玉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每年种植面积均在70hm2左右。2002年,全村种植稻田春玉米73.3hm2,其中40%为采鲜穗上市的糯玉米。据调查统计,收获干籽饲用的,平均单产7209kg/hm2,产值9371.7元,为种普通早籼稻的1.62倍,收获鲜穗的平均单产14931kg/hm2,产值15528.24元,为种植普通早籼稻的2.7倍。几年来,该村累计开发…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90,(1)
开化县茶叶试验场“扩大名茶生产,提高茶园经济效益”试验课题,自1987年以来通过完善承包和加强茶园管理,合理利用原料,充分发挥鲜叶价值,扩大名优茶生产,使108.4亩茶园,亩产值达2523元,其中6.79亩高产茶园达3036元,经济效益比试验前亩收入增加2.61倍,纯利增加5.6倍,1988年生产龙顶名茶2528.5公斤,产值182048.4元,1989年生产龙顶茶2350公斤,产值2162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课题已于1989年12月30日在衢州市开化县通过鉴定,参加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全国收存茶树品种最多的一个省份.栽培、生产茶叶历史悠久,生产名茶多,品质也很好,享誉于国内外.1989年,农业部组织第二次全国名茶评比.福建省农业厅积极组织了全省基层茶叶生产单位送样参加省赛,在八十四只样品中,经省名茶鉴评委员会筛选、决定选八只有代表性的样品,参加全国竞赛.现将八只参赛名茶样品的鉴评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大宗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冬珍 《中国茶叶》2004,26(4):28-29
大宗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大宗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20万t左右,占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名茶生产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由于名茶生产效益好,市场俏,产品供不应求,促使了名茶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得到全面拓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了大宗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以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的格局.以浙江省为例,2002年茶园面积202万亩,茶叶产量13.9万t,产值33.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0万t,产值26.4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8.8%和78.3%.自从名优茶"异军突起",大宗茶的经济效益就一直低下,几乎是几十斤大宗茶的价格只能抵一斤名优茶.长此以往,大宗茶生产中的问题越积越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县名优茶开发自1985年起步。围绕生产,我站开展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服务,恢复和创制了“天尊贡芽”、“雪水云绿”、“五云曲毫”等名茶,其中前2只获省级名茶证书,“五云曲毫”亦在全省名茶评比中多次获奖。全县1985~1991年共产名优茶13.14万公斤,产值609.6万元。仅1991年产量就达74050公斤,产直达373.2万元,占全  相似文献   

19.
张云金 《茶叶》2003,29(3):162-162
常山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钱塘江上游,区域面积1099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933.3多公顷,2001年茶叶总产量245吨,总产值1083万元,其中名茶产量45吨,名茶产值675万元.  相似文献   

20.
乌牛早系特早生茶树良种,1984年以前,永嘉县零星丛栽计72万丛,折1112亩,年产“温炒青” 30吨,产值12万元.198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永嘉县研制成功“永嘉乌牛早”名茶,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5年,永嘉县彻底淘汰了“温炒青”传统产品,实现名茶产业化,乌牛早名茶产量达5吨,产值1200万元.全县累计繁育良种苗木4000万株,发展乌牛早新茶园9000亩,乌牛早茶园面积已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8%,乌牛早种植范围从3个乡扩大到10个乡镇,5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30家,5亩以上的专业户500家,11个村茶叶单项收入超50万元.罗东乡乌牛早名茶产值6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许多乡、村乌牛早名茶已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