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猴头菌丝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层发酵培养小刺猴头菌球提取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在给药后半小时使小鼠抑制更深,与氯丙嗪合用其作用增强,且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能对抗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2.
猴头菌活性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株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株的菌丝多糖产量和体外免疫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猴头菌菌株发酵所产生的菌丝多糖量及其多糖对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产量不同;其中华中猴头(H10)不仅菌丝多糖量高且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也较强,可作为深层发酵生产猴头菌菌丝多糖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3.
液体培养猴头菌对碳氮源的利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除具较高营养价值外,许多研究表明它还具明显抗癌活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代料栽培及深层发酵的涌现,也使大量提取有效活性物质的生产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主要报道猴头菌在不同碳氮源及不同C/N的液体培养中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为深层发酵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4.
猴头菌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猴头菌进行深层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优化组合。同时,初步研究了摇瓶继代次数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麦麸1%,KH2PO40.1%,MgSO4·7H2O0.05%;最佳摇瓶继代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时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的深层发酵条件如p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转速的探讨及对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确定了其深层培养所需条件及最佳碳氮源和无机盐。实验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应为24℃、200r/min、pH5.0左右,接种量5~1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和氨基酸复合粉,最佳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  相似文献   

6.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营养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氨基酸、粗多糖、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营养组成相近,深层发酵菌丝体中As、Pb的含量大大低于子实体中的含量,而Hg的含量与子实体的相近,表明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可以替代子实体作为产品深度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田龙 《食用菌》2008,30(5):57-58
对滑菇的深层发酵和利用发酵产物生产营养饮料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滑菇发酵饮料有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液体种深层发酵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袁彤光 《食用菌》1995,17(3):6-7
关于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在食用菌上的应用,笔者认为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食用菌菌丝体和生产食用菌菌种。本文主要论及后者。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属于生物工程内容之一,这一概念是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抗生素工业的兴起而开始的,并由当时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化工程专家Elmer L.Gaden,Jr设计出培养各种抗菌素的微生物系统的机械搅拌和通气的生物反应器,成为该项技术的发言人和权威。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巴斯德学  相似文献   

9.
李佳  王震宇  徐志祥 《食用菌》2011,33(1):10-11
研究了不同菌株和培养基类型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对Gr1、Gr2、Gr3、Gr4和Gr5等5个灰树花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并测量了菌丝体生长情况,其中Gr1和Gr5的生长情况优于其它3个菌种,玉米粉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深层发酵灵芝高产菌株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从各地收集到的24个灵芝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通过比菌丝生长速度和发酵生物量,筛选出8个优良菌株。根据菌株间拮抗反应及蛋白酶同工酶分析结果,确定8个菌株中的G2和G15、G33和G27为同一菌株,属同株异名,进一步比较8个菌株的菌丝发酵生物量,胞内,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确认菌丝发酵生物量,胞内多糖含量较高的灵芝0770为液体深层发酵首选菌株。  相似文献   

11.
以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结果:适合猴头菌发酵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 g/L,葡萄糖10 g/L,酵母粉10 g/L,黄豆粉5 g/L,MgSO4·7H2O 1 g/L,KH2PO41.5 g/L,VB1 0.01 g/L;该配方培养的猴头菌菌丝体干重为25.1 g/L。  相似文献   

12.
白背木耳菌丝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白背木耳深层培养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菌丝体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白背木耳的适宜发酵条件为:pH为5,移种量为5%,种子周期5d(天),发酵周期4d。Zn 和赤霉素可以明显促进白背木耳深层发酵的产量。三十烷醇可明显提高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白背木耳菌丝体富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20.72g/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3.
以国光苹果为原料,经清洗、破碎、榨汁后,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法,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酿制的苹果醋。通过对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原料在发酵过程中酒度、糖度、酸度等指标的分析,确定苹果醋的生产最佳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陈志杰  袁书林 《食用菌》2009,31(5):14-15
对以糙米浆、麦芽汁和黄豆芽汁为培养基组成的灵芝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灵芝深层发酵的起始pH5.5、接种量10%、装液量40mL和接种菌龄5d时可以获得最大灵芝菌丝干重。方差分析表明装液量和接种菌龄对灵芝生长有显著影响。在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第7d胞外多糖产量达到5.7g/L。  相似文献   

15.
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伞菌丝深层发酵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氮源为牛肉膏 ;正交试验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深层发酵中,如果带菌空气进入发酵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便成了微生物的孳生地,从而引起污染和倒罐。因此,制备无菌空气是液体菌种生产者所关心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业技术,阐述食用菌深层发酵过程中制作无菌空气的各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菌丝深层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  邓象斌 《食用菌》2001,23(3):6-7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是一种具有较大商品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本文探讨鸡腿菇深层培养的条件,试验表明:选择3%玉米粉,2%蔗,0.1%KH2PO4,0.1%MgSO4.7H2,0.5%酵母粉,1mg/100mLVB1的发酵培养基,在25℃、pH5-6的条件下发酵6天,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WF菌株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春  李晖 《中国食用菌》1998,17(1):20-21
金针菇WF(Flammnlinavelutipes)菌株是我们从区内收集和分离的10个菌株中,经筛选获得的一株适合深层发酵的高产优质菌株。本文报道了适宜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发酵培养液,玉米2%,蔗糖2%,KH2PO40.3%,MgSO4·7H2O0.1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0~22℃,培养基起始pH6.0~6.2,摇瓶转速140~160r/min,菌丝体干收率3.0%(W/V)为工业化生产发酵菌丝体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茶薪菇深层发酵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茶薪菇深层发酵的最适条件 ,提高其产多糖的能力 ,改变茶薪菇的发酵条件 (包括碳氮源种类及浓度、振荡转速、发酵时间 ) ,分别发酵、测定菌丝含量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 ,茶薪菇产多糖的最适发酵条件为pH 6 0、 1 4 0r·min-1 、发酵时间 7d ,并得到最适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20.
猴头菌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报道了猴头菌适宜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猴头菌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8℃,培养基起始pH50~60,摇瓶装量100~120mL/500mL,振荡频率150~180r/min,种子培养时间3~4d,接种量10%~15%。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小麦粉3%,酵母粉3%,KH2PO401%,MgSO4·7H2O005%,VB120μg/100mL,VB220μg/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