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海伦县东风乡保卫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为依据,就粮食生产专业户的适宜经营规模进行了动态研究,给出了三个时段五种发展模式下的不同经营规模的总收益和2000年前保卫村适宜经营规模的大小,从而为正确制订专业户的经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在保卫村开展大量开发性研究,发展了以奶牛为中心的牧业生产,形成了奶牛饲养管理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奶牛繁殖体系和畜病防治体系,取得显著整体效益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东北农学院以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通过植物生产技术体系和动物生产技术体系的试验研农与推广,使保卫村从单一经农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农林牧综合发展的生产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在广大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走上农业良性循环的轨道,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强村富民的具体行动。云南省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云南省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简要阐述了"一村一品"的涵义,分析了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5年4月三明市列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破解贫困村增收发展难题,将乐县以"贫困村村财可持续增收内生机制"研究为抓手,从解决机制问题入手,探索解决路径问题,多措并举,在培育形成稳定收入来源、探索贫困村村财增收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小区试验取得的数据指导大田大豆生产,使保卫村1979—1984六年大豆平均产量1723.5kg/ha,比前六年(1973—1978年)产量提高16.6%,同时取得回归方程。试验还探讨了达到2250kg/ha的栽培方法,并初步掌握了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质量的影响,了解了油分、蛋白质、蛋氨酸、胱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与产量相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指导贫困地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本文以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村—凉山州木里县乔瓦镇簸箕村为例,对贫困村基本情况、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规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抓好技术培训、拓展市场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鄢陵县按照"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工作思路,围绕"生态、养生、度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或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鄢陵县虽然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和问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正确认识,及时研究,制定措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发展现状(一)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汝阳县郜元村的调查,技术指导员对本村的村情村貌和经济发展有了全面了解,为制定具体的农业技术指导方案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有针对性的解决本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对策,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所辖118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构建基于土地利用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数据统计和SPSS聚类分析方法,评价阿克苏市乡村性空间分异特征,基于评价结果,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角度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单元乡村性指数受村域自然环境与区位条件影响,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差异性空间分布格局;乡村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性,部分村域空间分布趋于集聚,形成沿交通干线、乡(镇)中心分布的乡村性冷点区域和以多核心集中分布的乡村性热点区域;阿克苏市村域发展类型可划分为生产用地主导型、生活用地主导型和生态用地主导型3种类型。基于土地利用角度的村域乡村性评价研究,可以为阿克苏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指导乡村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村级生态农业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生态农业系统的模糊性,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对鄂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村的生态农业建立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评价中建立了各子目标的隶属函数,计算了各村子目标及综合的隶属不同类别的隶属芭。评价结果显示:扬港村属于较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类型,星火等另外4个村属中等水平生态农业类型。  相似文献   

12.
该项研究为保卫村整个经济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应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六种作物进行了预测,并对这种方法的理论也进行了分析。为了比较,同时采用统计模拟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随机的天气因素和生产发展的影响。本文给出了两种方法的1985、1990和2000年的结果,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前者比后者给出较高的产量,但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后者比较保守,但具有充分的根据,最终用特尔菲法请专家对系统分析结果作决策。  相似文献   

13.
实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建国以来土地政策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下仅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农村在宅基用地上存在的问题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理论宣传、法律建设、组织保证和科学技术等几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以确保这一重大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郊5个蔬菜区的菜园土壤中,新平村有Cu污染,五一村有Zn污染,其它3个区均未受到Cu,Zn,Cr,F的污染,但5个区却部分遭受不同程度的Cd,Pb污染,在蔬菜中,5个区的蔬菜均未受到Cu的污染,凌堂村与湖东村蔬菜也未受到Pb,Zn的污染,只有其它3个区的蔬菜部分受到Pb,Zn的污染,5个区的所有蔬菜都普遍受到Cb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保卫村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和农村产业结构变革的分析,探讨我省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向,为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效益分析,并就如何发挥农业生产总体功能的作用,使我省农村(主要是粮食主产区)经济获得适度的发展速度和最佳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扼要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农业系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工作80年代后期发展较快,但大多偏重于宏观层次和静态模型的研究。村落农业系统的科学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太谷县白城村为对象,对村落农业系统投入产出模型的设计,编建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对比分析为特点结合优化技术分析了村落农业系统内部的各种经济问题,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方向,对加强微观层次的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葡萄品种耐贮性的几个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包头市东园乡种植量较大的6个葡萄品种进行的大量走访取样调查,从品种特性入手对影响葡萄品种耐贮性的几个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提出了判定1个葡萄品种是否耐贮藏可以通过先期对果实特性进行一系列分析测定来初步确定该品种的耐贮性,该结果对包头市和我区今后的葡萄的引种和产后贮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南河口安村擎天树林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河口安村的擎天树林分布在具较高温度及湿度的岩溶地区,含蚬木、金丝李、肥牛木等石灰山植物。据群落生态学分析,这类森林显示了季节雨林的特点。这一地区及邻近地区具有许多珍稀物、植物,但森林面积日趋减少,急待建立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有无充足的资金支持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该文分析了现有的主要筹资渠道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完善现有筹资渠道,广开源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