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能源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壮大直接关系到农村能源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顺利发展,是农村能源建设的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一、农村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将发展农村新能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能源消费主要还是以煤炭、薪柴等传统能源为主。通过总结农村新能源的推广及其产业化发展,旨在促进农村新能源推广及产业化的研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农村新能源推广与新能源产业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之前的研究多是将新能源定义在能源层面,对于新能源的产业化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新能源的推广特别是针对于某一微观地域的农村新能源的推广及其产业化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针对农村新能源推广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关于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新能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新能源建设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托,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缓解供能紧张局面。发展农村新能源是建设现代化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选择,发展农村新能源要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能源是农村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技能人才队伍是保障农村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随着农村新能源技术推广任务的逐年加大,我省农村新能源人才逐渐凸显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此,亟需研究和探索出新的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和机制。一、农村新能源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260站)于2000年6月批准设立,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研,详细分析了丹麦农村典型农户实施可再生能源改造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以及其农村新能源建设的特点与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村新能源建设的现状及困境,从改进制度政策组织设计、加强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农民素质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发展的形式是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效控制环境变暖的速度、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农村新能源的建设及节能减排的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农村新能源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的节能减排很重要,农业和农村不但是能源消费者也是制造者。农村的节能减排主要是生活和生产中的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农村新能源,保护环境,以及节能减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推进我国农村新能源推广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的能源问题显得愈发严峻。新能源由于其自身优越性,在我国农村极具发展潜力。由于制度保障、财政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村新能源普及率偏低,因此我国应通过制度建设、统一规划、财政、技术、宣传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我国新能源在广大农村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新能源因其可持续、低碳、环保已经成为未来农村能源利用的方向和战略选择,而农户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概述了农村新能源推广和利用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影响农户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农委结合本地实际,在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中突出业务培训、项目实施、检查验收、技术标准等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圆满完成了国家、省下达的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一、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者、建设者和使用者的素质与技能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是农村清洁能源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建设者的素质与技能,是保证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使用者的素质与技能,是发挥农村清洁能源项目  相似文献   

10.
农村推广沼气是综合利用生物能源的一项创举。它既是一项切合需要的农村能源建设和肥料建设,又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卫生建设。一、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紧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比开发其他新能源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目前农村开发新能源,主要是沼气、太阳能、小水电、薪炭林和风能等。太阳能的普及和利用,由于它的间断性和贮热的技术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因而受到限制;小水电则受到地区水利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甘肃省485户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原始数据,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农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与CO2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新能源建设对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碳排放差异化格局比较明显,新能源建设项目将有利于优化农村能源资源配置。探索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能源建设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应对挑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针对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了农村能源的消费现状和需求趋势,论述了农村新能源建设对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又针对农村新能源建设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是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能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等发展,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常规能源因其历史悠久、使用方便,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愈来愈深入,新能源也得到了愈来愈大的重视。新能源建设工作能够促进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新的产业,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本文就青海省的农村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探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过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成为极为重要的课题。无论是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还是农民生活,都离不开农村能源的支撑。而当今能源危机和能源利用中的污染,又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除了对现有农村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外,还要千方百计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并彻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相似文献   

15.
江云永 《现代农业》2011,(10):63-64
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及由植物茎叶、人畜粪污和工业有机污水等构成的生物质能的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为促进农村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为解决农村出现的炊事用能、冬季取暖用能等能源短缺和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据新能源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具体情况,特提出关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能源是指农村生活、生产使用的生物质能(薪柴、秸秆、人畜禽粪便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小水电等。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能源转换和资源化利用,并不断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从而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积极探索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是一个农业生产大省,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家庭能源燃料供应基本上是以秸秆、薪柴和煤炭为主,这种传统低效率高耗能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紧张局势的加剧和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较快的发展,清洁新能源——沼气在农村逐步得到利用。一、沼气池分析农村沼气池是一个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绿色清洁能源如何服务乡村振兴?应把新能源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新动力,将乡村的土地、劳动力等各类资源投入到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中。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乡村振兴必将加速农业农村的电气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步伐,也必然带来农村能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但目前我国乡村能源结构和供应体系仍存在化石能源为主,难以支撑乡村振兴建设和快速发展,同时也给美丽乡村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农村电价贵的原因有三:一是远距离的输送,投入大;二是远距离输变电的损耗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推进,构建清洁化、智能化、标准化的乡村能源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吉林省能源供需及农业农村现状,分析吉林省新能源与农业农村电气化协同发展的潜力,研究吉林省在二者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以乡村振兴的视角,分析乡村生产生活的电气化需求和技术特性,围绕新能源与农业农村电气化,从...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时有短缺现象,能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农村能源发展对策、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