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前列,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56.7万hm2,总产量951万t,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陇薯系列.大薯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深受中部半干旱地区薯农的青睐,为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以下介绍其特征特性及核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性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马铃薯从整地、施肥、薯块挑选、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到收获、贮藏等一系列科学关键技术,以达到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导读:马铃薯基质覆盖多次收获栽培技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种收两便,一次种植多次收获,是设施栽培提质增效重要措施。文章阐述了马铃薯基质覆盖多次收获栽培技术的主要原理,操作要点,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马铃薯基质覆盖多次收获栽培技术是指利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苗基质、双色地膜等材料进行隔离和覆盖,使马铃薯在双色膜下面、防虫网上面结薯,掀开地膜即可见薯块生长大小,拣大留小分批  相似文献   

4.
沈慧 《蔬菜》2005,(2):43-43
种植马铃薯时,种薯切块能节约用种,减少投资,促使薯块发芽生根。现将马铃薯切块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俗名土豆、洋芋、山药蛋,是一种无性繁殖作物,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将前茬生产的薯块留做后茬当种。由于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病毒病,随着时代的延续,病毒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运转、积累于所结的薯块中,使病情逐年加重,通常所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就是因为病毒的侵染而造成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何去除马铃薯所感染的病毒,作者于2000-200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组培快繁,培育脱毒种薯。一、马铃薯的脱毒方法在我国,寄生于马铃薯上的病毒主要有PVX(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Y(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解决薯块气孔严重外翻,减轻种薯窖藏病害,提高种薯质量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每667 m~2种薯产量达3 443 kg,较传统种植增产47%,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属高寒山区,海拔1 930~3 941 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7℃,具有天然的马铃薯高山隔离繁育条件,是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春播地膜马铃薯通常可比露地马铃薯提早上市50天左右,夏季能作为菜用型鲜薯供应市场,上市后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近年来在陕西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抗病性以及产量等性状的综合比较得出,在甘肃东部地区陇薯5号、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168和宁薯4号5个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好、产量较高,适宜作为菜用型商品薯,也可作为淀粉专用薯,适宜甘肃省陇东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春播地膜马铃薯通常可比露地马铃薯提早上市50天左右,夏季能作为菜用型鲜薯供应市场,上市后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近年来在陕西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风沙滩区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时应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粮食和蔬菜兼用作物,我国各地均有较大面积的栽培。广西是典型的马铃薯冬种区,马铃薯收获时正值市场淡季,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全新的种植技术,是马铃薯生产技术上的一项重要革新,该项栽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省工省力,抗旱耐寒,薯块光洁,产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菜用马铃薯以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生产为主,2012年全市定植面积约5.74万hm2,产量105.62万t。生产上以春薯产量最大,主要上市期为5—7月,但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秋薯竞争力更强。渝东北的生产面积最大,占全市菜用马铃薯总面积的49%;渝东南占21%;"一圈"占30%。观农贸批发市场全年菜用马铃薯的交易量为12.14万t,日均交易量为375.53t,6月份日均交易量最低,全年外地与本地马铃薯交易量比例为15.5︰1.0。主城区66家超市全年马铃薯销售量为5204.50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6.70%,占薯芋类蔬菜的60.08%;外地与本地马铃薯销售量比例为7.5︰1.0。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用途广,需求量大.舟山市气候特点十分适宜马铃薯春、秋两季栽培,可充分利用春闲田,提高复种指数,丰富种植形式,现常年种植面积在1 500hm^2左右.但由于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北方调入,种薯质量年度间差异大;部分农户组织当地留种,也因采用多次继代繁殖而导致品种退化,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在2003年引进多个脱毒马铃薯品种(原原种由原浙江省种子公司提供),经2003~2004年2年3季试种,其中中薯2号表现突出,具有早熟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十分适宜我市种植.现将该品种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脱毒马铃薯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码铃薯新品种。它具有结薯早、膨大块、早熟、无病毒感染、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深受农民的青睐。为了尽快推广这一生物工程技术,让农民尽早掌握脱毒马铃薯高效种植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索百绿丰生物复合专用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为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寻找新途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百绿丰生物复合专用肥以后,马铃薯生育加快,地上鲜重、单株结薯块数、鲜薯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和种植效益等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含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本文概括了马铃薯生长的土壤要求以及在选种、薯块处理、播种、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马铃薯的种植效益,以期指导马铃薯的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琼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2):139-140
马铃薯是深受人民喜爱的菜粮兼用高产作物,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富含大量的淀粉、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营养,而鲜薯产生的热量比一般食品高1倍多、比萝卜和甘蓝等蔬菜高2倍。因此,发展种植马铃薯生产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具有耐贮运、产量高、适宜间套作等多项优点,同时又是大量出口的蔬菜.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和留种技术的提高,过去认为不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中原地区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已成为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项目之一.现将秋季马铃薯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种薯选择 选择早熟、高产、芽眼浅、黄皮黄肉、适宜外贸出口的栽培品种,例如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郑引 5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薯 3号等.要求种薯质量 25~ 75 g,没有虫眼和病斑,每 667 m2用种量为 250~ 300 kg. 2浸种催芽 二季作区因夏季气温高、雨…  相似文献   

18.
摘要: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大棚马铃薯栽培面 积逐年增加,但生产中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效益 不高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茬口,综合两膜覆盖马 铃薯栽培技术、夏甘蓝栽培技术及秋芫荽栽培技 术研究,总结了马铃薯—甘蓝—芫荽1年3作高效栽 培模式,通过大棚+地膜(小拱棚)覆盖种植马铃 薯可实现提前10 d左右上市,下茬甘蓝收获时恰是 “伏淡”缺菜的季节,芫荽属于反季节栽培,3茬 作物均能获得较高收益,较传统地膜马铃薯—大白 菜1年2作种植模式每667 m2 增加效益近3 000元,可 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种薯为材料,对种薯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芽眼朝上和芽眼朝下),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播种深度10cm、以芽眼朝下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薯块品质好;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150.7kg/667m2)与商品薯率(90.5%)高于芽眼朝上播种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002kg/667m2)与商品薯率(80.4%)。湖南地区适合采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旱作马铃薯氮素施用量,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薯块品质,通过盆栽种植方式,研究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产量及薯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90 kg/hm~2时,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和单株产量最高,根据一元二次拟合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6.39 kg/hm~2,此时马铃薯单株产量为388.22 g,与实际最佳施氮量接近;马铃薯薯块淀粉和VC含量均在施氮量为190 kg/hm~2时最高,薯块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有机酸含量随氮素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形成特性及各品质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190~206.3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