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60%敌畏·马乳油对幼龄桑尺蠖有良好防治效果,500倍、1000倍、2000倍3个不同稀释浓度的防效都优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差异都达到极显著。对桑螟防治效果不显著,平均防效在50%左右,也差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对桑蓟马防治效果也不理想,3个不同浓度防效都没有超过50%,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处理区相比,表现出一定优势,但7天之后,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养蚕间隔期较短时可以作桑园害虫防治药剂,推荐使用浓度是1000倍。但是,在桑螟和桑蓟马大发生季节,60%敌畏·马乳油不宜作为防治主要药剂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桑蓟马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桑蓟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00倍、1000倍和500倍均极显著优于40%乐果乳油1000倍,对桑蓟马成虫的防效好于若虫,且见效快。该药对家蚕的毒性较低,是适合于防治桑蓟马的安全性较高的新农药,初期使用浓度2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了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桑蓟马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见效快;10%烯啶虫胺水剂750倍液、1 500倍液喷药后1 d的校正防效均在99%以上,极显著高于对照农药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2种浓度对家蚕3龄起蚕连续添毒1个龄期的无中毒症状间隔时间为8 d。用于防治桑蓟马时,使用初期推荐浓度以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为宜,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掌握在10 d以上。  相似文献   

4.
8%残杀威乳油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8%残杀威乳油对桑象虫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残杀威乳油750、1500、3000倍3个浓度处理的防效都优于40%毒死蜱乳油2000倍,且控制时间长,是桑园“白拳”治虫较理想药剂。8%残杀威乳油3个浓度之间防治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但3个浓度对桑象虫防效都达到90%以上,建议推广初期使用浓度以2500—3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春在浙江省湖州市进行了不同浓度的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桑园害虫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亚胺硫磷对野蚕、桑螟低龄幼虫防效较好,对桑蓟马防效较差;在湖州地区推广初期,推荐使用浓度为1500—2000倍。  相似文献   

6.
20%亚胺硫磷EC防治桑尺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亚胺硫磷EC不同浓度对桑尺蠖防效试验,得出亚胺硫磷是防治桑尺蠖的好药剂,其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鳞翅目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发现,在750~3000倍使用浓度范围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与65%毒死蜱相当,而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等鳞翅目桑虫总体防效稍差于65%毒死蜱,与40%毒死蜱1200倍相仿。在本地区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防治(特别是桑尺蠖),安全用叶间隔期为8~10d,适宜在养蚕前防治,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浓度8%残杀威WP对桑象虫防效试验后认为:该药剂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好于40%毒死蜱EC和40%辛硫磷EC,药后3d防效8%残杀威750倍最优,防效为98.6%,依次为8%残杀威1000倍防效为77.3%、8%残杀威1500倍防效75.7%,40%毒死蜱1000倍防效68.2%,40%辛硫磷1000倍防效62.7%。基于桑象虫具有爬行迅速、一遇动静即落地假死的习性,建议桑园夏伐后白拳喷药防治桑象虫使用浓度750~850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残杀威对桑园害虫防效试验表明,8%残杀威1500倍、2500倍2个浓度综合防效都优于40%桑宝,且控制时间长,是桑园害虫防治较理想药剂。8%残杀威不同浓度之间,随着浓度升高,防效有所增强,但差异不显著,故建议推广初期使用浓度应以25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食品安全性,本试验选择苦参、川芎、生姜、当归、丁香等5种中草药,以期研制一种新的植物型药剂。通过回流提取法和浸泡提取法提取5种中草药原液,在室内条件下,试验设定5种稀释浓度对2种害虫进行喷施,选择10倍稀释液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发现,在室内试验72h后,稀释5倍和10倍对蓟马和蚜虫没有显著差异。在田间试验7d后,10倍稀释液对蚜虫防效为63.70%;对蓟马的防效为50.82%。  相似文献   

11.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通过40%灭多威乳油对第2代美国白蛾4~5龄幼虫防效试验表明:药后7d,40%灭多威乳油3 000倍液防效最优,达100%;依次是4 000倍液防效为97.26%,5 000倍液防效为95.96%,6 000倍液防效为776.32%,随着浓度的降低防效逐渐递减,其中3 000倍液与4 000倍液、5 000倍液、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4 000倍液与5 000倍液防效差异显著,与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故建议蚕农如单独防治美国白蛾,推广使用浓度以4 000~5 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园害虫桑蓟马的田间防效及家蚕食用药后桑叶的残毒情况,选择3种不同类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并开展药后家蚕饲养残毒试验,分别为10%多杀·甲维盐(WG)、8%多杀霉素(EW)和硅氧团簇分子(AS)。结果表明,在桑蓟马的防治上,8%多杀霉素药后72 h平均防效(82.13%)最优,其次是10%多杀·甲维盐(81.51%)。食用药后桑叶9 d,10%多杀·甲维盐、8%多杀霉素饲养家蚕引起急性中毒,在4龄期全部死亡。硅氧团簇分子与对照(40%乐果+77.5%敌敌畏混合剂)饲养家蚕未引起中毒,均能正常上蔟结茧,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等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硅氧团簇分子对桑蓟马具有极佳的防效作用,且残毒期短,有望成为桑园防治桑蓟马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家蚕残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家蚕毒性较低,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对家蚕安全间隔期是:750倍稀释液为8天,1500~3000倍稀释液为5天。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对柳城县凤山镇市面上使用于桑园害虫防治的几种农药进行了防治效果及残效期的测试。结果表明:40%桑宝(灭多威)乳油1 500倍、40%乐桑(毒死蜱)乳油1 500倍、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对鳞翅目幼虫的防效较好,防效依次为94.31%、92.84%、92.23%;73%桑宁(炔螨特)乳油3 000倍、40%乐果乳油1 000倍对桑蓟马和朱砂叶螨等刺吸性害虫的防效特效,防效依次为95.46%、91.33%;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730 g/L桑宁(炔螨特)乳油、40%桑宝(灭多威)乳油、40%乐桑(毒死蜱)乳油对桑蚕的残毒期依次为:5 d、5 d、10 d、12 d、15 d。  相似文献   

16.
65%毒死蜱1000倍对鳞翅目害虫的总体防效与20%亚胺硫磷2000倍差异显著,尤其对低龄桑尺蠖的防效。各处理对桑螟等其它害虫的防效比较理想。即在防治桑尺蠖为主时,毒死蜱浓度以1000倍为宜,防治其它鳞翅目害虫为主时,毒死蜱浓度可选用2000倍。  相似文献   

17.
施用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进行第2代美国白蛾4~5龄幼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效最优,达100%;依次是3 000倍液防效为99.76%,4 000倍液防效为95.91%,5 000倍液防效为75.82%,6 000倍液防效为59.93%,随着浓度的降低防效逐渐递减,其中2 000倍液防效与3 000倍液防效差异不显著,与4 000倍液防效差异显著,与5 000倍液、6 000倍液防效差异极显著;故建议蚕农如单独防治美国白蛾,推荐使用浓度以3000~4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8.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2):53-54
问:桑园出现许多两头尖(纺锤形)的淡黄色小虫,被危害桑叶呈褐色小点状,严重的地方,整片桑树枝条中上部叶片呈锈褐色,不知是什么虫害?应如何防治?答:据您提供的害虫形态特征及桑园受害症状,判断为桑蓟马。发现虫害后,应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60%双效磷乳剂1500倍液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桑蓟马发生快,代数多,因此,要及早防治。如果是在养蚕期间发生桑蓟马,应选择残毒期短的农药防治,如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药3天后,方可采叶试喂几条蚕两餐,观察如没有农药中毒症状,便可大批…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7年秋季对40%炔螨特水乳剂的防效试验,结果40%炔螨特乳剂3种浓度对桑叶螨(桑红蜘蛛)平均校正防效均达到94%以上,比对照药螨力平均高4个百分点:炔螨特3种浓度中以1500倍平均校正防效为最高,达到96.82%,炔螨特1750倍和2000倍平均校正防效基本相同。通过本试验认为,炔螨特是目前防治桑红蜘蛛特效药,而且残药期长,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浓度1500倍,安全用药叶间隔期为7~9d。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帕力特(24%虫螨腈)和当地常规药剂80%敌敌畏,两种杀虫剂对桑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桑蓟马处于低龄幼虫或幼虫(1~2龄)时,不同剂量的帕力特对桑蓟马均有良好防效,药后7d的防效为83.72%~94.28%,且防效期达10d左右。施药5d后用桑叶喂蚕未发现蚕中毒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