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康  兰顺海 《植物检疫》1989,3(2):116-118
马铃薯是美姑县首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6万亩左右,收成好坏对当地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关系极大。1979年发现马铃薯癌肿病,大面积危害损失常在30~40%,重病地基本无收,薯块病组织大量消耗养料,不能积蓄淀粉,大大地降低了食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endobioticum(Schilb.)Perc.,是严重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世界性检疫病害,1895年匈牙利首先报道,以后欧、美、亚、非、大洋等5州53个国家相继作了报道。在这些国家的发病区,常使马铃薯产量损失占总收获量的50%以上,个别重病地甚至无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孢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 pallida, 是马铃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 一般造成30%的产量损失, 在热带发病严重地区, 产量损失高达80%~90%, 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严重性, 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目前尚无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的发生报道, 但随着贸易全球化, 马铃薯孢囊线虫传入我国的风险日趋增高?本文主要对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经济损失?生物学特性?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和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旨在为防止马铃薯孢囊线虫入侵我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福祥 《植物检疫》1999,13(2):122-123
马铃薯在荷兰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有17万hm2土地用于马铃薯生产(约占可耕地面积的23%)。荷兰种用马铃薯有75万t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的70%。现在已有35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登记,种薯销往80多个国家。1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在荷兰的...  相似文献   

5.
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安全生产的恶性病害,一旦暴发流行,产量损失严重。入汛以来,西北、东北秋马铃薯产区雨水充沛,利于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为害。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  相似文献   

6.
2009年马铃薯晚疫病在渝东北地区特大发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制订防控方案,从环境、病原菌、品种、种植方式、药剂、监测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消灭初侵染源、引进推广新技术和加强预警防控、健身栽培及监督管理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马铃薯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针对马铃薯播种机漏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了监测和补偿系统的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灵敏度为0.1356 s,补种率达90%以上,补偿后的漏播率小于1%,补种失败时,声光报警率为100%,漏播补偿系统能够及时准确补种,有效减少漏播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的发生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基于2008—2017年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及全国马铃薯品种分布等数据,对全国及各马铃薯产区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97.47万hm2,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40.66%;晚疫病造成马铃薯年平均产量损失占所有病害所致产量损失的63.54%,远高于其他病害,损失巨大;在我国马铃薯4大产区中,马铃薯晚疫病在北方一作区的年平均发生面积最大,约73.44万hm2,而在西南混作区造成的年平均产量损失最高,约14.29万t;晚疫病发生与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重心在空间上呈现相似的迁移趋势;以费乌瑞它为代表的高感晚疫病品种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但近年来部分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面积大幅度提升,但仍太过依赖化学防治,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0.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马铃薯12万hm2以上,产鲜薯150万t以上,是南方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占该地区夏粮产量的80%以上,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4左右,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作物。马铃薯晚疫病在该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发病面积一般在4—6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0%~50%,产量损失在2~3万t,占马铃薯总产的7%~10%。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癌肿病及马铃薯线虫都是苏联拉脱维亚共和国传播的检疫性病害。个别地区还有马铃薯甲虫为害;这些地区该虫数量不大,没有造成产量的损失。四年中,检疫实验室的专家们在宅旁地段进行了测定马铃薯线虫为害率的试验,在100方立厘米土壤上有300—600胞囊时,产量损失70—75%,标准块茎生产率35%,非标准块茎生产率65%;对照相当于77和33%  相似文献   

12.
晚疫病是影响承德市马铃薯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常年发生较重,2004年应用25%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20g/667m^2,间隔7~10d,连续喷施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5%~92%,对马铃薯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周全  张廷义  杜玺 《植物保护》2006,32(2):103-10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成为甘肃省定西市的支柱产业,2004年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2%,总产量500万t,马铃薯贮藏期腐烂病日渐突出,造成损失严重,成为制约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轻者损失20%~30%,重者损失达50%以上.该病2000年在长顺县大发生,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高产、稳产和高效益.因此,发展马铃薯栽培,必须注意抓好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癌肿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锐 《植物医生》2004,17(2):40-42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又名黑瘤病、黑痂病.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洋芋",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属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植株感病后,块茎不能食用,同时也不能用作饲料,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及时掌握马铃薯产量,提高产中、产后气象服务能力,指导马铃薯生产,以内蒙古阴山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为例,利用16个旗县1980-2007年气象和产量资料及发育期等其它相关资料,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区域分析了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建立了气象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降水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子,温度次之;前山地区高温胁迫的影响大于后山,降水不足的影响则相反;干旱少雨、高温胁迫是制约该地区马铃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2)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幼苗期-结薯期、幼苗期-淀粉积累期、结薯期-淀粉积累期和生长季4个时间段的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合率75%以上,产量预测平均误差11.1%,误差变幅0.34% ~ 27.9%,近85%的预测值准确率超出80%,对区域预测结果好于各旗县;(3)结薯期是对水热最敏感的时期;不同时间段模型中以生长季和幼苗-结薯期模型预测结果较好.所建模型可以在马铃薯产量预测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山西省北中部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历史性、流行性病害.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忻州市的大发生频率增加,病害流行面积增大,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重庆市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也是集口粮、加工、菜用等多用途的作物,种植面积达26.7万hm2,产量居全国第六位。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近年来,由于品种抗性降低、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年均发生面积在8万hm2左右,每年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达50%以上。尤其是2007年全市晚疫病发生面积达12.3万hm2,成灾面积3.9万hm2,绝收0.87  相似文献   

19.
几种精油对马铃薯种薯储藏期的生理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柠檬、肉桂、香茅以及大蒜精油对马铃薯种薯储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影响,测定了精油处理储藏45 ~ 90 d后,对中薯2号抑芽、重量损失、呼吸速率、α-淀粉酶、过氧化物酶以及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马铃薯种薯储藏后45 ~ 90 d内,大蒜精油处理种薯萌发率为1.88% ~10.33%,呼吸速率为1.48 ~10.55 mg CO2·g-1·h-1,过氧化物酶活为353.37 ~ 176.23 U·g-1·min-1,而在60 ~90 d内重量损失率为51.67~105.93 mg/d,可溶性糖含量为7.07~12.87 μg/g,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研究表明,大蒜精油可作为马铃薯种薯抑芽剂延长休眠.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