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初配日龄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某猪场淘汰的203头母猪的生产记录,对不同初配日龄母猪的头胎产仔数、产仔胎数及产仔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0~269日龄的初配母猪头胎产活仔数最少,270~29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最少,300~32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和产活仔总数最高,210~239日龄的初配母猪平均产仔胎数最低。从最佳经济效益来看,母猪的最佳初配日龄为210~239日龄。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意大利Acri地方管理的繁殖中心采用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产仔栏,这种产仔栏是圆形的,见图。最初的想法为什么采用圆形,这里的想法是为了在母猪躺下时减少躯体和产仔栏侧面的接触。采用圆形产仔栏,母猪躯体只有两处同栏缘接触:头和臀。产仔栏中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被母猪挤压致  相似文献   

3.
问:母猪产仔当日必须停止喂料,这是为什么?答:处于产仔中的母猪,在产仔结束后会出现站立困难。另外,哺乳初期一旦给母猪喂料过多,会导致其哺乳后期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适宜配种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AS(9.1)软件的方差分析程序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湖北省某种猪场1028头大约克母猪和596头杜洛克母猪共4255窝产仔数据,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从不同配种月份、不同产仔月份来分析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11、12、1月这3个月份配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在3、4、5月这3个月产仔情况比其他月份更理想;2)比较两个品种母猪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性能发现,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更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3)比较不同胎次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信息: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第3、4、5胎时的抗热应激能力最强,第1、2胎最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4)将不同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和不同产仔月份的平均温度与两品种母猪的产仔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与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9.57—0.01347x和y=9.25-0.02045x,当平均温度每升高1℃,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下降0.01347头和0.02045头。故在高温环境中养猪,对配种和产仔安排计划建议如下:1)生产中尽量将配种安排在11、12、1月份等温度低的季节,特别是针对第1、2胎的母猪;2)将母猪的产仔日期安排在3、4、5月等几个月份;3)对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妊娠后期母猪、分娩母猪和公猪应给予更严格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母猪用途主要是产仔,如果不产仔效益为零。一头母猪每年吃掉饲料1000至1100kg。如不产仔这些饲料就白白消耗掉了。  相似文献   

6.
浅谈影响母猪产仔数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料表明.母猪产仔8头与产仔12头,对于母猪配种和妊娠需要的劳动力、饲料和其他成本都是相近的。因此,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包括母猪品种、胎次、胎盘性状、环境温度、产仔月份、妊娠期、公猪性状、产仔性状侯选基因、叶酸与生物素的补充、配种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提高母猪繁殖力,一是提高母猪每胎产仔头数,二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目前,我国大多数饲养母猪户多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若采取措施,将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2.5窝,则每头母猪一年可多产仔5~10头,效益十分明显。现将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产仔监控、母猪助产、正确使用催产素等母猪产仔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YZ猪场母猪妊娠期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旨在探讨不同妊娠期分娩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为该场母猪控制分娩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14年来猪场GPS提取出来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统计该场母猪妊娠期主要集中在哪个阶段,并对不同妊娠期分娩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YZ猪场的母猪在妊娠期114 d分娩的比例最大,占分娩窝数的58.62%。总体而言,在窝产合格仔数及产仔合格率方面,该场的初产母猪在妊娠期114 d分娩时表现最优,经产母猪在妊娠期115 d分娩时表现最好。结论:为了提高猪场母猪窝产合格仔数及产仔合格率,该场应尽可能诱导头胎母猪在妊娠期114 d、经产母猪在妊娠期115 d集中分娩。  相似文献   

10.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母猪的排卵、受精和产仔,直接决定着养猪者有无经济效益。要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讨论提高集约化猪场瘦肉型母猪产仔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衡量母猪群生产性能的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即年母猪产仔窝数和母猪每窝的断奶仔猪数。据生产实践 ,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母猪的生产性能。年母猪断奶仔猪数年母猪产仔窝数— (妊娠期、哺乳期、空怀期 )窝断奶仔猪数断奶前死亡数窝产活仔数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产仔准备为了确保初生仔猪和母猪健康,应在产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待产母猪在预产前一周进入产仔舍时,产仔舍应清洁、卫生、干燥而且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此应搞好以下工作。1.设施、设备和其他用具的检修和消毒。预产10天前严格检修产仔舍墙壁、房顶、门窗、通风口等并通过相应的方式严格清扫、清洗、消毒,以做到既保持产仔舍内清洁卫生又防止贼风入侵,同时也为以后温度和湿度调控打下坚实基础。2.妊娠母猪进入产仔舍。待产母猪应在预产期前一周进入产仔舍,为此应在预产前8~9天通过增温  相似文献   

14.
李兆 《北方牧业》2003,(5):15-15
<正> 为了使母猪能多产仔、产优仔,必须掌握好母猪的利用年限和配种佳期。母猪的利用年限以5年为宜,最多不可超过7年。在通常情况下,母猪在2~5年内,产仔最多,所繁育仔猪的品  相似文献   

1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提高母猪产仔率与成活率综合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内制品的要求也趣步提升,要想在增加肉制品产量的同时,又能肉制品的质量好,那么就要在提高母猪产仔率和成活率的环节下功夫,因为母猪的产仔和猪仔的成活率越高,效益才能越大。因此,母猪的产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仅仅是母猪的产仔量高,但是幼崽的成活率却低,效益一样上不去。所以,母猪的产仔成活率以及幼崽的成活率是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2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年产仔窝数年产仔窝数即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是衡量一个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母猪数量相同的两个猪场,年产仔窝数多的,表明生产水平高,否则反之。情期受胎率指在第一个发情期即可受胎的母猪占所配母猪的比例,正常情况下为85%~90%。情期受胎率低会延长母猪空怀期,不但降低母猪的年产仔窝数,还造成饲料和人工的浪费,增加养猪成本,这是目前影响母猪年仔窝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国信 《中国猪业》2007,(10):47-47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并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及提升养猪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1.1母猪产前饲养管理母猪产前5~7d,转群至产仔舍,单圈饲养,以适应环境和便于特殊护理。母猪转入产仔舍后应停止运动,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好的母猪,到分娩前减少到妊娠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