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传染病,可以感染人、驴、骡、多取急性经过,马常呈慢性经过。主要特征是鼻腔、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特异性的鼻疽结节和溃疡。  相似文献   

2.
绥化地区马鼻疽病防制体会李长和(绥化地区兽医卫生防疫站·152052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单蹄兽(马、骡、驴)以慢性经过为主的传染病。鼻疽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疫病,在国内外分布极广,曾造成巨大的损失。绥化地区是农业地区,马匹是主要耕畜和役畜,饲养马匹较多...  相似文献   

3.
鼻疽菌和类鼻疽菌抗原成分交叉严重,又缺少鼻疽的快速免疫学特异性诊断方法,限制了对鼻疽的深入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一种免疫学方法能将两菌分开。军事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抗鼻疽菌和类鼻疽菌的多株单克隆  相似文献   

4.
马鼻疽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病畜的主要特征是在鼻腔、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为鼻疽杆菌.临床上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三型.为了解马鼻疽在金平县的疫情动态,给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对金平县勐桥乡和老勐乡进行马鼻疽监测.  相似文献   

5.
<正>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骡、驴多发的传染病,常通过马的慢性经过,驴、骡多呈急性经过。人也可能感染。病的特征实在鼻腔和皮肤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溃疡和瘢痕,在肺脏、淋巴结和其它实质性器官内发生鼻疽结节。多年来,我市在各级党政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了搞好马鼻疽的防制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我市防制马鼻疽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坚持"检、隔、消、处"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过  相似文献   

6.
鼻疽是由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破损皮肤等途径感染,驴、骡的易感性最强,以鼻腔、气管黏膜、肺、淋巴结、皮肤或其他实质脏器形成特异性的鼻疽结节或溃疡为特征,无季节性发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并急性经过.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定期检疫和临时检疫相结合的办法,以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7.
类鼻疽快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感染类鼻疽杆菌的豚鼠,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证实,类鼻疽杆菌外毒素抗体于感染后4d即可测得,16~32d达高峰;而类鼻疽杆菌脂多糖抗体出现较慢,但维持时间长。用测定外毒素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对7例细菌分离阳性患者进行测试,以血清滴度≥1∶80为临界值,其敏感性达100%;对708名健康者测试,其特异性达99%。在疫区,从感染性疾病中检出类鼻疽患者,测定外毒素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血清反应和变态反应方法研究鼻疽马骡与类鼻疽马骡对鼻疽、类鼻疽抗原的反应,发现它们之间呈现明显的交叉反应,反应效价显著相关;并显示有同源性抗原抗体反应强于异源性抗原抗体反应的趋势。本文还报告了在完全排除鼻疽感染的前提下,生活在类鼻疽疫源地的马骡鼻疽检疫阳性率甚高的原因,是由于类鼻疽的隐性感染而导致对鼻疽抗原的交叉反应,从而干扰了鼻疽检疫。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例鼻疽马骡各器官所发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196个鼻疽结节进行了免疫病理形态学观察。根据鼻疽结节细胞组成成分分析,渗出性鼻疽结节的免疫性质主要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生性脓性鼻疽结节为混合性免疫,增生性干酪化鼻疽结节主要是细胞免疫.增生性钙化鼻疽结节为显著减弱的细胞免疫或免疫消失。  相似文献   

10.
对鼻疽杆菌M27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株超声波粉碎后的可溶性抗原作了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2D_4与所有实验菌株都有反应,在M27、H4、H103、H146、H152中都有1条分子量为107000的抗原蛋白带,为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共同抗原带;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3A_1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分子量为28000的类鼻疽杆菌特异抗原带起反应,不与鼻疽杆菌的抗原带反应.尽管SDS—PAGE中显示M27与H4有多条分子量相同条带,但缺少3A_1对应的特异蛋白带.  相似文献   

11.
鼻疽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传染病,病畜的主要特症是鼻腔、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结节和溃疡,临床上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2个类鼻疽菌的McAbs。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McAb仅同类鼻疽菌反应,而与包括鼻疽菌在内的其它细菌不发生反应。应用其中的一个McAb—3Al,以ELISA抑制试验检测了49份鼻疽血清和16份类鼻疽血清,结果发现,McAb 3Al的类似抗体是类鼻疽血清的特异性抗体,以此可使两病的血清学诊断得到明确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试验目的,单阳性鼻疽马大部分是自愈或治愈了的,体内已经不存有鼻疽杆菌,但是,还有少部分单阳性鼻疽马并未自愈或未治愈,其体内某些部位尚存有鼻疽杆菌,这部分体内存有鼻疽杆菌的单阳性鼻疽马是危险  相似文献   

14.
应用国外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鼻疽菌素,对同群54匹马进行两次鼻疽点眼检疫第一次检疫检出阳性马35匹,阳性率67.3%,第二次检出阳性马3匹,阳性率5.6%。通过两次点眼结果和另10匹马的不同鼻疽菌素点眼比较实验的分析,两次检疫结果有极大的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老鼻疽菌素和提纯鼻疽菌素、荷兰和国内生产的提纯鼻疽菌素的点眼反应强度不一。两次检疫结果存在极大的差异,鼻疽菌素标准化的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抗鼻疽菌单克隆抗体(McAb)作荧光抗体间接染色法代替习用的诊断血清检测鼻疽菌,证明McAb对鼻疽菌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马鼻疽是由鼻疽假单孢菌引起马属动物多发的一种传染病.马通常为慢性经过,驴、骡常呈急性经过;人也可感染.本病曾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鼻疽常规检疫法为基础,采用多种新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法,结合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血液学检查,通过定期检测健马、各种类型鼻疽马与鼻疽强毒菌人工接种感染马,对鼻疽免疫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首先,建立了用于马鼻疽的三种体液免疫检测法和四种细胞免疫试验法;第二,代表保护性免疫检测法的NBT,在检测鼻疽免疫功能上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三,证明了鼻疽体液抗体无杀鼻疽菌的特异功能;第四,阐明了死菌抗原与活菌抗原的免疫机理;第五,证购了鼻疽杆菌属胞内寄生菌,鼻疽免疫马的保护性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马来因马及马来因与补体结合反应双阴转马有显著的免疫功能。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提出了鼻疽免疫机理的分型规律,即体液免疫属Ⅰ型,细胞免疫属Ⅱ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亦属Ⅱ型。以上试验所获,突破了多年来鼻疽研究的岑寂局面,为今后鼻疽的研究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应用7个抗鼻疽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对17株鼻疽菌与29株类鼻疽菌的表面抗原作了初步分析。结果:(1) 鼻疽菌表面抗原的表达比较急定,大多数菌株趋于一种类型;(2)类鼻疽菌的表达变异性较大,用McAb 2A_5和1A_3可将其分成三个群,用McAb 1A_(10)和4D_4又能将其中的一群和二群再各分成二个亚群(1a、1b和2a、2b),(3)只有1a亚群与鼻疽菌表面抗原的表达类型交叉(占13.85%),因而使类鼻疽菌与鼻疽菌的鉴别率可达到86.15%。  相似文献   

19.
某场由于鼻疽菌素阳性马较多,不易处理。为了既不减少现有马匹数字影响当前生产,又能从根本上清除和消灭鼻疽起见,便想到采用从鼻疽马中培育健康幼驹的办法,希图现有的鼻疽马逐渐自然衰老死亡,而以健康的后代幼驹进行顶替,作到以健代病更新马群的目的。为此,该场从1962年年初起,开始这项试验。一、试验方法1.对基本马群(原马群)定期检查,隔出开放性鼻疽马。对甲、乙分场试验组的鼻疽马,在每年的  相似文献   

20.
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驴、骡多发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经过,驴、骡为急性。人也可感染。我县呈散发性流行,严重地影响着马类畜群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建立系统的防疫、检疫制度,抓好鼻疽病的普检净化工作,通过十几年的努力,1988年经省、市考核验收,达到净化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