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山茶园茶虫发生与防治调查简报汪荣灶(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33320)我国有关高山出好茶的研究较多,但高山茶园茶树害虫的研究资料则甚少。据此,作者对其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就现有资料,将高山茶园常见害虫种类及几种害虫的发生、防治情况作一简述,以供今后开...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是茶树的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茶尺蠖常在黄山市低山和丘陵的丰产茶园为害成灾,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茶园呈铁锈色,状如火烧,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笔者将其列为黄山市茶树重点害虫进行观察,初步探明了茶尺蠖在黄山市发生规律,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茶丽纹象是我省茶叶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在我所茶园和本省部分茶区严重发生,茶叶产量受到重大损失。过去我曾经用666等农药进行防治,基本上控制了茶丽纹象的为害。但由于666严重地污染  相似文献   

4.
茶园覆盖纱网进行设施栽培 ,利用纱网隔虫 ,保护天敌 ,应用天敌和农艺措施控制茶树害虫 ,不用化学防治 ,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研究结果表明 ,纱网茶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尤其是蜘蛛 ,全年没有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而露天茶园全年用农药防治害虫 5 7次 ,鲜叶产量增加2 4 13% ;另外 ,纱网还有改善茶园小气候的效果 ,冬季保温防冻和夏季降温抗旱 ,提高茶叶品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杀灭菊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它具有对光稳定,残效长,触杀力强,使用安全等特点,是防治茶树害虫的一种优良的农药新品种。为了探讨其不同浓度对茶树害虫防治的效果,我们用上海第十四制药厂生产的20%杀灭菊酯对茶小绿叶蝉、茶卷叶蛾及扁刺蛾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6.
冬季茶园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病虫绝大部分在春、夏、秋季发生为害,病害主要发生在春季新梢,害虫在夏秋季频繁发生。而此时又正是茶树生长旺盛和茶叶生产繁忙季节,这给防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茶园。若在冬季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则避开了生产与防治的矛盾,无农残和环境污染,维护了茶园的生态平衡。由于入冬后,气温下降,茶树新梢生长停止,而为害茶树的病虫也进人了休眠,基本上7‘再活动和为害茶树,在这段时间进行防治是最简捷方便、最经济。为此,笔者根据当地茶树主要病虫越冬特点介绍几种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丰城市兰溪茶场海拔 6 0 0多m ,现有茶园面积 12 30亩 ,其中采摘面积 86 2亩。兰溪茶场长期注重优质茶生产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茶园生产中 ,采取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的方法 ,努力减少农药防病灭虫次数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 ,确保茶叶质量 ,并取得显著成效。兰溪茶场在病虫害防治中 ,采取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业措施所采用主要做法是 :①每年 10月上旬坚持在茶园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 ,亩施用饼肥 2 0 0kg或进口复合肥 5 0kg ,以提高茶树抗逆力 ;②每季合理分批采摘茶叶 ,杜绝或减少害…  相似文献   

8.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汪荣灶(江西省婺源茶校)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观念出发,预防为主,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协调使用农业、生物和物理机械的防治措施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必要时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9.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obliquahypulinaWehrli),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江西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咀食嫩叶危害茶树,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为我省茶树主要害虫。目前常用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茶尺蠖不理想,既产生抗药性,又污染环境,破坏茶园生态平衡,严重阻碍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1999年应用05%阿维菌素乳油对此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处理重复药前基数1天3天7天15天活虫(头)减退率(…  相似文献   

10.
0.1%安达防治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0 1%安达是新型的植物源农药 ,与昆虫病毒、Bt、真菌等微生物农药并列为无公害农药。该农药经试验不但效果好 ,且对作物生长有增效作用 ,是生产绿色食品、有机茶的可靠保证。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是茶园的主要害虫 ,常年可造成损失 2 0 %~30 % ,严重的高达 5 0 % ,如选配农药不当 ,不但使农残超标 ,还破坏了茶园生态环境 ,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 ,选择无公害的新型植物源农药 0 1%安达防治茶园害虫已成为当之急 ,为此 ,我们首先在室内做了不同浓度药效试验 ,进而又在室外做了试验 ,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结果如下。1 试验…  相似文献   

11.
茶园夏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茶上连春茶,下接秋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茶季。由于春茶生长消耗了树体内的大量养分,加上夏茶又适逢茶树部分腋芽孕育和分化成花芽时期,茶树体内养良分消耗增大,亟需得到补充。夏茶期间,茶园温湿度变化大,前期正好是“梅雨”季节,后期却多为高温干旱天气。这种不...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效生态茶业从标准茶园建设抓起,立足茶树生长的环境优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发展婺源特色生态标准茶园。通过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效预防茶园病虫害发生,在源头上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化学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由于茶树上使用农药的安全指标较严,能够使用的农药种类有限,农药轮换使用的选择范围小,害虫的抗性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常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用时需要增加到很高的浓度才有效果,不仅增加了成本,也易造成茶园及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添加农  相似文献   

14.
提高茶树抗寒能力,是发展高山茶园的重要环节。一九六四年,我园除引进国内茶树品种,云南大叶种、福丁大白茶、贵州鱼钩茶、祁门槠叶种、婺源大叶种,修水宁州种外,还引进苏联格鲁吉亚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六个品种。经过十六年来的观察和自然鉴定,分别从格鲁吉亚6号、8号中选出了庐山云务茶五号、六号两个抗寒  相似文献   

15.
1 生态茶园的概念所谓生态茶园即一种由树(果树为主)、茶、绿肥等组成复合群体的立体式结构茶园,目的是创造一个诸生态因素(树、茶、绿肥、微生物等)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使茶园和茶树的物质、能量输入大于输出,使茶园的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据此,在建设新茶园或改造旧茶园时,要改变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树立集约经营的指导思想,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于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上来,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同时尽可能避免因施化肥农药而造成的品质下降和污染,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2 建设生态茶园的要…  相似文献   

16.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昆虫性信息素与茶树害虫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已在水稻、棉花和槐树等作物害虫防治中应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其防治原理是“诱杀”和“迷向”。在茶树害虫防治中,国内外已开始研究和应用。日本研制开发了茶卷叶蛾类的性信息素,两代产品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国内分离鉴定了茶毛虫性信息素、茶尺蠖性信息素,前者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茶园试验,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今后,要进一步探索茶园害虫性信息素的组分、活性成分及其各组分的比例;要强化性信息素应用方法,特别是加强与其它无公害控制措施协调、组合应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园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阈值水平下生存。  相似文献   

18.
杜邦超快40%可湿粉对野蚕越冬卵毒杀作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徐锦松 《江苏蚕业》2006,28(2):54-55
<正>多年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防治桑树鳞翅目害虫幼虫期快速高效的好方法。但是由于夏秋季桑树害虫种类多、繁殖快,农药对幼虫期防治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农药加速抗性的产生,使蚕农打药浓度越来越高,不仅增加了成本, 而且对环境污染越发加重。同时,由于桑树害虫发生时间与家蚕发种时间同步,多次连续打药容易造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茶园中,当发现某种不认识的害虫为害茶树时,自然会发问:“这是什么虫?”本文的意图,就在于回答这个问题。然而茶树害虫种类繁多,加上每种害虫有多种虫态,目前不可能全部包罗进去,只择其常见的78种茶虫为害阶段的虫态(如若虫、幼虫、成虫)加以描述,至于非为害阶段的虫态(如卵、蛹及鳞翅目成虫等)便一律省略之。  相似文献   

20.
黄金菊茶树不同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凤凰沟生态茶园种植的黄金菊茶树为实验材料,分析了黄金菊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并对黄金菊和宁州2号制作的绿茶、红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菊茶品质成分丰富,春季所制名优绿茶品质好,夏秋季节制红茶品质好,该茶树资源具有萌发期早、茶树鲜叶持嫩性时间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