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国明 《植物医生》2005,18(2):27-27
茶树是一种山茶科的灌木植物,其嫩芽嫩叶经人工制作后,营养价值和药理效应倍增.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保健饮料,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并经几千年的淀积,已形成了浓郁的中华茶文化.然而茶叶好饮树难栽,茶树在栽培过程中遭受多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严重的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在已知的茶树病虫害种类达500余种 ,其中较为重要的就达40余种。由于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茶园小气候、生物种群、营养条件均比较稳定 ,从而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害种群。过去 ,由于对茶园病虫害一直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 ,农药残留成为茶叶生产的大敌 ,成为茶叶出口创汇的瓶颈性障碍 ,根据欧洲茶叶委员会1998至1999年对我国出口欧盟茶叶的检测结果 ,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位于各产茶国之首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超出欧盟标准。近年来 ,有机茶迅速发展 ,由于有机茶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任何化学合…  相似文献   

3.
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是咸宁市茶树上的新害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日趋加重,已成为咸宁市茶树上的主要害虫,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笔者介绍这2种害虫在茶树上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茶树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控现状,指出了贵州茶树病害控制中的短板问题,如茶树病害的种类调查不够系统,茶树病害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茶树病害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研究不够完整,茶树病害综合控制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不足等。基于对贵州省茶树病害及控制情况的调查、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贵州省茶树病害的可持续控制的路径,未来要加大茶树病害的种类调查和普查力度,开展茶树病害与茶树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茶树病害的发生、流行和成灾机制研究,并推广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茶树病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树炭疽菌属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茶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茶叶生产安全备受关注。炭疽菌是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产品品质,威胁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树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茶树炭疽菌种名使用混乱,茶树与炭疽菌的互作研究也较为薄弱,而简单依靠药剂防治病害也对茶叶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梳理并明确了危害茶树的炭疽菌种类;总结了现有的茶树和炭疽菌互作的研究成果,提出识别免疫(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ETI)模式是茶树防御炭疽菌的主要机制;对茶树病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深入开展茶树抗病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制定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选育茶树抗病良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 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概述了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病原的鉴定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 系统梳理了茶树健康栽培、病害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的现状, 重点探讨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并展望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晓晔 《上海茶叶》2005,(4):23-23
本书主要内容:茶树的起源和演化、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高产基础、茶树良种及其繁育、茶园建设、树冠培养、茶园土壤管理、茶树营养与调控、茶园水分管理、茶园灾害治理、茶树收获、无公害茶叶生产、茶树设施栽培和茶园生产机械化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吲哚处理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影响,以龙井43为材料,使用吲哚诱导茶树作为处理,以未处理茶树作为对照,于室内测定茶小绿叶蝉对不同茶树的选择趋向,利用昆虫刺探电位图谱分析茶小绿叶蝉的取食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吲哚处理对茶树挥发物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茶树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所有时间段茶小绿叶蝉成虫更趋向于取食对照组茶树,至48 h时对照组茶树上的成虫数量是处理组的2.45倍;茶小绿叶蝉3龄幼虫在吲哚处理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总取食时间的72.15%,在对照组茶树上的非取食波(NP波)持续时间占比则为33.07%,且在对照组茶树上的主要取食波E2波的持续时间是处理组茶树上的3.58倍。相较于对照组茶树,吲哚处理组茶树释放出的挥发物总量显著增加,其中α-法尼烯可以趋避害虫并对天敌有吸引力,且吲哚处理组茶树的防御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吲哚处理茶树后,茶小绿叶蝉对其的取食量下降,茶树的挥发物释放量增加且抗性防御基因表达量提高,增强了茶树对茶小绿叶蝉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平塘县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在茶树病虫害上的应用,以提高茶叶产量,保障茶叶品质及茶园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扛板归是河南省信阳地区茶园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它缠绕、覆盖在茶树上面,严重地影响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扛板归茎叶上有刺,不利于农事操作,对人身安全也有一定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刺蛾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刺蛾主要有扁刺蛾、绿刺蛾和黄刺蛾等,对茶叶造成一定的为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1发生与为害1.1扁刺蛾扁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桑、苹果、柑桔、蓖麻、豆类等多种植物。1.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8mm,翅展26~35mm,  相似文献   

12.
化学农药在茶树上多种降解因子定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采用实验室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光照、温度、水分和茶树生长等主要环境因子对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在茶树上降解的影响及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同种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农药在茶树上降解作用的差异很大。茶树新梢的生长稀释对田间残留期长的氯氰菊酯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可占田间总降解的60%;而挥发和热分解对残留期较短、蒸气压较高的马拉硫磷的降解起主导作用,在复季可占田间降解的50%。光解和水解对这两种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也起着一定作用。此外,降雨、风和生物代谢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韦龙宾 《植物医生》2007,20(4):27-29
分析了八角主要虫害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介绍了八角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治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抗植物防治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怡曾 《植物医生》2001,14(5):11-12
由于设施栽培的推广普及和大规模产地形成、长期连作等原因 ,蔬菜和甘薯等作物受线虫危害已成为或将成为严重问题。在线虫防治上 ,过去主要是应用DBCP(二溴氯丙烷)和EDB(二溴化乙烯)等杀线虫剂及熏蒸剂溴甲烷。这些农药虽可杀线虫 ,但残余线虫容易繁殖 ,而且前两种有致癌性 ,污染地下水 ,后者会破坏地球臭氧层 ,故已被或将被禁用。因此 ,日本九州农业试验场线虫研究室把线虫的对抗植物作为重要课题 ,对防治根瘤线虫和根腐线虫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神奈川县对萝卜的北方根癌线虫(伤痕线虫属的一种)成功地开发了以对抗植物万寿菊为…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共查明天敌昆虫95种,分属膜翅目12科、鞘翅目4科、双翅目1科和脉翅目3科。指出了主要茶树害虫重要天敌昆虫。讨论了茶园生物防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茶尺蠖和茶毛虫是鄂南茶树的主要害虫,造成茶叶减产,对茶叶生产影响大。茶尺蠖幼虫咬食叶片呈弧形缺刻,为害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使树势衰弱,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茶叶减产60%以上。茶毛虫以幼虫咬食茶树成叶,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为害严重时,可将茶树的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导致减产。由于茶  相似文献   

17.
小麦棉花套种对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1990年在四个县进行了小麦棉花套种对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调查。结果是棉花主要害虫苗蚜基本得到了控制,二代棉铃虫卵量减少37.8%,伏蚜发生期晚4天,卷叶历期短2.5天。次要害虫棉红蜘蛛、四代棉铃虫、一代小地老虎、一代玉米螟重于单作棉田。主要生态原因是麦套棉田天敌多69.6%,控害效果好,套作棉行气温低1.3-1.6℃,相对湿度高20%-23%,再加麦行的其他作用,抑制了主要害虫,有利于次要害虫。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茶区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病虫害调查是开展茶区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检疫的基础.本次调查目的是查清湖北省茶区主要病虫害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和发生情况等,为湖北省常规茶园的无公害转换工程及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鄂南茶树新害虫——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6月上旬,笔者一行几人到咸宁温泉几个茶场调查茶树病虫害,调查中发现: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严重为害茶树。碧蛾蜡蝉主要为害茶树,还可为害柑桔、梨等多种果树,但在鄂南茶树上属第1次发现;柿广翅蜡蝉主要为害果树,特别是柑桔,该害虫以前未见过为害荼树的报道。碧蛾蜡蝉与柿广翅蜡蝉均以成虫及若虫以吸汁方式为害茶树上部的枝条及嫩梢,初孵若虫lOh后出现白色蜡丝,2龄前群集叶背危害,3龄后稍分散到嫩枝及叶片上危害,还可跳跃到周围其他寄主上,同时也危害茶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广丰县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共查明天敌昆虫57种,分属半翅目2科、脉翅目2科、鞘翅目4科、双翅目1科和膜翅目12科.指出了主要茶树害虫重要天敌昆虫.讨论了茶园生物防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