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在天涯     
鼎湖山中拾绿 在南亚热带--北热带一线,我们考察的林区主要是广东的鼎湖山、海南的尖峰岭,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处.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境内,北回归线附近的北纬23°10′处.说到北回归线,不由使人联想到在全球"信风带"控制下,沿着这一纬度两侧分布的是北非荒漠、北美荒漠等干旱不毛之地.而东南亚地区因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向北延伸的暖湿--湿热气候下发育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季雨林,其林分生长优异,物种甚为丰富,所以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相似文献   

2.
苍翠鼎湖山     
久闻鼎湖山是地球同纬度上惟一的一片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的成员之一。 鼎湖山景区古道两旁,森林苍翠。林中有2000多种植物,包括桫椤、苏铁等稀有植物。林中许多树木长有很长的板根,木质藤本植物老茎生果,绞杀植物、附生  相似文献   

3.
杨新凯 《云南林业》2000,21(6):15-15
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垂直高差 31 94米,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和动植物类型。据初步调查,全州有11种植被类型,22个植被亚型,59个群系的高等植物292科, 4 300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0多种,省级保护植物50多种。其中:萼翅藤、盈江龙脑香、云南娑罗双、鹿角蕨等100多种植物为德宏特有种。有陆生野生动物 719种,属国家保护的一级保护动物蜂猴、绿孔雀等23种,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岩羊等69种。一些古老的热带、亚热带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在这里躲过了一次又一…  相似文献   

4.
从邮票看鼎湖山万方在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坐落着闻名中外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面积为17000亩的自然保护区中,有天然林4000亩,高等植物1800多种,其中有黑桫椤、苏铁蕨、格木、观光木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的珍贵树种。复杂而丰富的植物世界,同时...  相似文献   

5.
被阳光照耀的北回归线,被温暖包裹的广东,在上帝特别的眷顾下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多个自然保护保护区和原始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链,让各种植物在这里安心地汲取养分,众多动物在此处安家。  相似文献   

6.
被阳光照耀的北回归线,被温暖包裹的广东,在上帝特别的眷顾下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原始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链,让各种植物在这里安心地汲取养分,众多动物在此处安家。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片充满传奇的红色圣地,一块神奇富饶的金色土地,一处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这里有奇特的地形地貌、古老的植物群落、迷人的山水美景和童话般的动物乐园。这里有国家级保护动物51种,其中一级5种,二级46种,这里森林覆盖率为79.39%,连续41年冠居全省,这就是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的福建省龙岩市。鼠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野生动物推向风口浪尖,再次引起社会公众对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百六十万亩,其中七十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在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栖息着5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还有大量的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旗下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位于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以北八公里,这里是目前西双版纳保存最完好的热带沟谷雨林之一。公园以无…  相似文献   

9.
地处南亚热带、广东中西部的肇庆,北回归线横贯其全境。原始森林茂密,森林植被覆盖率60%以上,飞禽走兽众多,到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星湖景区位于肇庆市城区,由久负盛名的“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景区组成,总面积为19.56平方公  相似文献   

10.
双江县地处北回归线上,最低海拔670米,最高海拔3233米。境内地貌多样,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生物景观丰富多彩,分布着许多珍稀动物和植物。据初步调查,仅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就有4种,面  相似文献   

1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北回归线上,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是木兰及一些珍稀植物的原始分布区,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全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1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二级保护的有华盖木、香木莲等27种,三级保护的有云南七叶树、大叶木莲、大叶木兰等23种;属省级保护的有馨香木兰、壮丽含笑等59种。  相似文献   

12.
鼎湖山距广州84公里,具有丰富的热带植被自然景观,作者认为,鼎湖山植物群落对广州园林中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据此,作者讨论了在广州城市园林及绿地的植物配置,为使景色更具有热带特点,作者提出引进更多的榕属,藤本、树上的附生植物,阴生植物,色彩鲜艳的开花树木,棕榈,竹类,蕨类植物以及具板根的树木。此外,除了引入大量的国外植物外,还要重视引入大量乡土植物,以增进雨林的景观效果。将它配置成多层的人工群落。  相似文献   

13.
在祖国南疆边陲龙州、宁明两县交界处,有一片纵横百里的碳酸盐岩溶地区,数不清、望不断的石山峰丛、洼地、石曹谷,覆盖着莽莽苍苍的极富特色的热带季雨林它神秘、深奥。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岩溶季节性雨林弄岗自然保护区就建在这片绵延不断的岩溶里。保护区从东端到西端长33公里,面积15万多亩。由于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幅射强,温度高,每年5~9月是雨季,雨量充沛、湿度大。这里生长着无比丰富的植物种类。凡是桂西南石山地区常见和有名的植物种类,这里都有。这里特有的种类还有不少是桂西南石山地区没有的。保护区的植被类…  相似文献   

14.
外来植物种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及其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研究表明,鼎湖山的外来维管植物占所有维管植物种类的比例已达23%。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差异明显,进一步证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内外来种入侵的来源主要是人工引入,少量自然侵入者也与人为干扰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性水平愈高,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愈低,反之可入侵性越高。入侵性外来种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同时亦干扰破坏群落原有种的生理活动和过程,成为植物杀手,从而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文内还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防止外来种入侵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上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保存完整的植物资源,从植被的丰富性、典型性、自然性、物种稀有性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秀大瑶山,北回归线边缘,位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24907.3公顷。大瑶山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是人类社会、地球和人与生物圈不可多得的遗产。典型的植被分布,为数众多的珍稀顺危物种,其生物多样性和稀有性在全国、在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大瑶山植物种类居广西群山之首,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7种;二级保护有17种,国家Ⅰ类珍贵树种4种;Ⅱ类11种。  相似文献   

17.
~~北回归线, 太阳在这里转身@杨辉~~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世界游——小龙门森林公园随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世界游———小龙门森林公园随览◆张玉钧付兴江小龙门森林公园地处京西门头沟区,距京城114公里。这里重峦叠障,沟谷纵横,植被茂密,气候宜人。小龙门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这里有维管束植物800多种,其中木本质物170多种。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19.
吴宏道摄影报道 《中国林业》2013,(10):F0002-F0002,I0001-I0005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境内,距惠州市区18公里,总面积10,697公顷,属自然生态类型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有5000多公顷保存完好的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627种,野生脊椎动物37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90种。保护区还发现两种特有植物小金冬青和博罗红豆,一个变种光果金樱子。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体雄伟,群峰峻秀,山崖陡峭,怪石嶙峋,森林莽莽,溪流潺潺,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最高峰蟹眼顶海拔1024米,经常云遮雾障,有“象山云海”之称,为惠州八景之一。  相似文献   

20.
墨江县的森林类型及珍稀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江县位于我省思茅地区东部,北回归线穿过本县,优越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构成了多样的森林类型河谷季节性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分布有不少稀有珍贵树种,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在墨江县的珍稀树种有19种,其中列入濒危级4种,稀有级5种,渐危级10种.以保护等级分,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3种.并提出了珍稀树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