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许多单位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成活率低、抗病能力差、生长缓慢、养成个体间差异大、经济效益极差,其主要原因就是放养了不健康的虾苗,如带病毒、活力差、大小不整齐等。那么如何培育出无病毒、抗病能力强、活力好、大小整齐、生长速度快、健康的南美白对虾苗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对虾育苗经验,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虾苗中间培育和成虾养殖的主要方式1虾苗中间培育虾苗中间培育是将体长O.8~Icm的虾苗放在较小池内密集培育20天左右,长成3cm左右大规格虾苗的过程。进行虾苗中间培育有如下优点:(1)便于虾苗管理和集中投饵;(2)虾苗体形大,适应环境和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放养后成活率高;(3)便于养成阶段精确计算投饵量,做到合理投喂;(4)延长养殖地内基础饵料的培养时间,减少虾在养殖地内的饲养时间,减轻养殖地的压力;(5)加速育苗池的周转,减轻虾苗在育苗池中的自相残杀;(6)调节二茬或多茬虾的养殖时间,使之合理衔接。中间…  相似文献   

3.
3.大棚育苗大棚育苗可以培育出大规格虾苗,所育成的虾苗可以比自然育苗提前2~3个月放养到池塘或稻田中饲养,有利于提高养成规格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南美白对虾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成活率,而据我们调查,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成活率差异很大,有的可达90%以上,有的则不到5%。经过2年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放养规格实践证明,放养规格小于1cm的虾苗成活率普遍不高,而体长达到1.5cm~2cm的苗种,由于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养殖成活率可大幅度提高。2.虾苗淡化程度由于南美白对虾本属海水虾类,在海水育苗后要在淡水中养殖则虾苗淡化程度越低越好,最好是培育用水盐度降到1‰以下,并稳定培育3天以上之…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决对虾养成中苗种数量的有效控制是每个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作者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经过近十年的养殖实践探索,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虾苗的中间暂养。中间暂养即取得育苗池出池虾苗后,先放入暂养池中养20天左右,待虾苗长至3厘米左右时,再向养成池中放养。这样的虾苗,养成期成活率均稳定在80%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海域水质的日益恶化,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对虾育苗难度加大,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多且难控制,幼体存活率低和虾苗质量下降等不利局面,甚至影响养成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育苗期间水质控制方法不当,虾苗的质量不稳定,有些虾苗场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违禁药物残留超标,同时造成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生长和抗病能力下降。水产养殖业正在进行残酷大洗牌变革,其中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凡纳滨对虾是辽宁省最主要的对虾养殖经济品种之一,平均年产量1.2万余吨,养殖规模、产值比重均列全省之首。由于海水养殖的成功率相对低,养殖效益差,目前主要进行淡水养殖。而淡水养殖必须将海水培育的0.5厘米左右虾苗淡化培育至0.9~1.2厘米才能进行养殖。因此,凡纳滨对虾淡化培育是介于育苗和养成之中且与二者有重要区别而独立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 为发展我省对虾养殖事业,对虾人工育苗是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今年,省所海水养殖室对虾组在室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海兴养殖场,结合对虾养殖生产,协助养殖场培育对虾苗种,成功地育出虾苗168万尾,满足了养殖场的苗种需求量。育苗工作是在边建育苗设施边进行孵化培育的情况下进行的。育苗过程中遇到了水质  相似文献   

9.
<正> 对虾养殖,即在蓄水池、池塘和水槽中饲养海虾,起源于东南亚。数百年来,那里的渔农在潮汐鱼塘中,附带喂养野生对虾。近代对虾养殖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日本科学家开始进行日本对虾的人工孵化。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早期,渔民和育苗人员开始将大量虾苗提供给虾农,养虾生产由此得到推广。对虾养殖分孵化、中间暂养和养成三个阶段,暂养期介于孵化期与养成期之间,它有助于提高养成期的成活率,但由于人工孵化虾苗及野生虾苗均可直接放入养成池饲养。中间暂养并非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沿海各地大面积推广养殖中国对虾取得较大进展,从今年2月到4月,汕头、汕尾、惠州、深圳、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市和番禺市等地对虾育苗场已繁育出符合养殖规格的中国对虾苗10亿多尾供各地放养,比1988年同期增长50%,这批虾苗连同从外省购入7亿多尾中国对虾苗在内,目前该省各地放养的中国对虾面积已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与稳定海南省海洋生态平衡及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了斑节对虾增殖放流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获得平均规格4.0cm以上的虾苗1 600万尾。该文详细介绍了斑节对虾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以期为斑节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文 《海洋渔业》2003,25(3):146-148
对虾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养殖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关系到整个对虾养殖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育苗生产采用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种苗的保证,更有利于推动对虾养殖走向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对虾的育苗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苗种培育方面,仍存在生产不稳定、种苗质量差、育苗滥用抗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由于虾苗质量差、养殖风险难以把控等原因,上海市金山区主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产量和效益不稳定。为了改善虾类养殖品种单一的现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餐桌需求”,2019年4-10月,笔者在金山区开展斑节对虾养殖,探索其养殖关键技术,以期为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提供依据。一、养殖概况1.准备工作准备好育苗池,在育苗池设置淡化苗床以及做好保温措施。养殖塘进行翻塘、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情况 :如大面积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养殖和育苗时滥用药物对环境产生污染 ,并且使得成虾体内药物残留超标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等。因此 ,人们越来越关心对虾养殖业的“健康”问题 ,关心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健康养殖”贯穿于对虾养殖的整个过程 ,本文就南美白对虾健康虾苗的培育技术进行探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虾苗的生产 (包括工艺、饲料、药品、管理等 )基本符合“绿色”环境的要求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 .对虾育苗达到优质、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片沿海滩涂的不断开发,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形势喜人.但在发展水平上南北差异很大,尤其是苗种的供给水平差异更大,上海地区的对虾苗种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自给,大部分是从外地运来的.本文是上海市科委下达的“大规格对虾虾种高密度培育技术及设施”研究课题的总结,其中对如何提高放养成活事,减少用苗量、准确掌握养成期的投饲量,增大养成规格以及增加单产等方面都有所论述.旨在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宣传放养大规格虾种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韦家永 《科学养鱼》2001,(12):36-36
虾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握好虾苗的质量。笔者在育苗实践及走访琼海一些养殖户过程中总结出育苗时应注意的4点:一、培育温度在培育的适温范围内,培育温度越高,虾苗的活动越强,摄食量增加。因此,培育时间较短。但是,不应使用高温育苗。因为高温培育出来的虾苗成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难度会加大:①成虾养殖水温与培育温度相差较大,虾苗适应需要较长时间,成活率降低;②高温培育出来的虾苗抗病能力弱。在培育中,应根据虾苗生长情况,逐渐地增高育苗温度。笔者在育苗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控…  相似文献   

17.
一、对虾健康养殖管理的要求我国目前在对虾病毒性暴发流行病防治研究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虾病防治的实践 ,也使人们认识到健康养殖管理 ,不但可以避免暴发性流行病发生 ,而且它也是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常我们认为健康养殖管理 ,可概括为如下主要内容。1.培育和使用健康虾苗 :其主要技术关键是在苗种培育中 ,避免使用携带可引起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亲体。当前主要是检疫HHNBV(亦称白斑综合症病毒)及MB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等病毒。对亲体的遗传特性应作严格选择。例如育苗单位使用人工培育亲体时 ,应避免使用同一…  相似文献   

18.
所谓对虾健康养殖,是指对虾生产全过程的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健康苗种的选苗、投放;二是养殖环境的优化;三是高效饵料的使用;四是合理养殖模式的建立。一、健康苗种的选自、投放是事破目前,对虾苗种的病毒携带非常普遍,如果不进行苗种的检疫、病毒检验,将给后期养殖带来严峻考验。养殖户在投苗初期,应有代表性地选取所购苗种样品,到相应部门进行检疫、检验,携带病毒超过20%的虾苗应严禁人地。同时养殖中适量放养几层肉食性鱼类,以切断健康对虾摄食病虾而传播病毒的途径。二、代化养殖环境是关@保护和改善养虾池及…  相似文献   

19.
锯缘青蟹的工厂化苗种生产过程中,后期稚蟹的中间培育通常在小型水泥池中进行。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件限制,育苗单位无法将大批量的稚蟹培育至大规格蟹种,而养殖单位则希望购买大规格苗种直接放养到大的养成池进行养殖,以确保产量与效益。因此,必须寻求培育大规格苗种的新的途径。本试验的目的就是为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扩大,养殖业竞争加剧,虾苗市场饱和,效益逐步减少,成虾规格、品质带来的市场价格差距会继续拉大,其产量不稳、规格小、种质退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繁养分离”是破解稻虾综合种养上述困境的有效模式,特点是繁养区域分开,育苗的区域专业育苗,养成虾的区域只养成虾。该模式不仅可提升虾苗种质,而且可以实现成虾精准养殖,促进稻虾协同管理。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