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0年红色边疆农场投入40万元建成了50栋钢骨架水稻育秧大棚(长63.3m、宽6.0m,面积380.0m2),每个大棚都配套了微喷设备,实现了水稻育秧标准化.为充分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设备,该场进行了水稻育秧一种瓜-种秋菜的大棚综合利用尝试,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成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稻大棚育秧技术及利用大棚闲置时间覆种秋黄瓜的栽培技术,以为水稻大棚育秧及后茬黄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稻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机插3种育秧技术,如水稻地膜隔离层(双膜)育秧技术、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水稻机插大棚(工厂化)育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是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战胜低温冷害,夺取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水稻大棚育苗是培育机插秧苗、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必备设施,是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尚志市水稻总面积62.6万亩,自1996年开始推广大棚育苗,2008年在国家惠农政策(建水稻育秧大棚享受补贴)激励下,大棚育秧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占水稻总面积的65%,即大棚育秧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面积达40万亩之多,为尚志市水稻生产在提质增效方面奠定了基础。现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棚育秧栽培技术是以改进以前老式中小棚育秧方式为核心,改变以前分散型建造中小棚为现在的集中大棚育秧.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方便了水稻秧田管理、加快了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进程,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为水稻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稻育秧大棚栽培黄瓜、番茄、豆角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水稻育秧大棚秧苗移栽后复种蔬菜的高效生产模式进行试验研究,根据水稻育秧大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瓜菜的市场供应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应稻作产区推广的几种瓜菜高效生产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农民水稻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大棚育秧是培育健壮秧苗、实现大规模机械插秧的前提保障。近几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全面推进大棚育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2000公顷水稻全部采用大棚育秧技术提供秧苗,水稻秧苗机插率达到87.5%,秧苗既满足了区域内需要,还为周边市、县提供育秧服务,远至天津、秦皇岛、保定、沧州、山东等地。一、大棚育秧技术的发展1、初探2010年,在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和八农场共同扶持下,曹妃甸区久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八农场小戟门村承包旱田100公顷,建成首个水稻大棚  相似文献   

8.
水稻大棚育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大棚基质育秧、有机肥育秧、营养土育秧,小拱棚营养土育秧等不同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及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水稻大棚基质育秧有利于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便于机械插秧,栽培后缓苗时间短,成苗快,秧苗栽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工厂化育秧季节性强、设施利用率低、大棚其空闲时间长,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开展了蔬果高效接茬模式研究。介绍了水稻大棚育秧后香瓜、西兰花、四季豆高效接茬模式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淮安区水稻集中育秧发展历程、育秧类型、生产方式等现状。针对当前水稻集中育秧应用上存在的大棚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性给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大棚利用率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实现水田整地、插秧、植保和收获机械化。然而在水稻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技术还是相当薄弱。针对水稻秧田管理环节中,传统的人工通风费时费力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水稻育秧大棚自动卷帘通风器。自动卷帘通风器可以根据水稻育秧大棚内的温度和外界的风力控制自动卷帘器电动机的运行,从而实现水稻育秧大棚通风口的开启和关闭。  相似文献   

12.
水稻大棚育秧技术在辽南地区已得到大面积推广.本研究总结辽南地区大棚育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纪艳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5):115-116
水稻是辽中县的主导作物,2013年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惠农政策的资金扶持下,辽中县水稻大棚 育秧工作全面展开,文章详细阐述了水稻大棚育秧工作推广成效、存在问题及经验体会,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辽中县的主导作物,2013年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惠农政策的资金扶持下,辽中县水稻大棚育秧工作全面展开,文章详细阐述了水稻大棚育秧工作推广成效、存在问题及经验体会,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有水稻育秧大棚约670hm2,每年从6月份以后稻苗出棚就闲置起来,造成土地资源和生产设备的浪费.为把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起来,增加稻农收入,分局自1997年开始进行了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产量在12~15t/hm2,效益约1.6万元/hm2.2000年全分局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33hm2,产品由建三江亚华实业有限公司全部收购,进行保鲜贮藏,冬季销售.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两段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段育秧高产栽培技术是北方高寒地区利用温室和大棚两段育秧移栽,然后将秧苗再插入大田的一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实践表明,水稻两段育秧栽培比常规大棚育秧栽培插秧时间提前1个月,有效积温增加了250℃,水稻平均公顷产量由9387kg增加到11250kg,增产19.8%.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水稻大棚育秧发展很快,仅胜利油田十几家育秧厂,1987年大棚育秧即达9万亩.大棚育秧具有密度大、秧龄小、烂秧发病快等特点.近两年来,我们对水稻大棚育秧技术作了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一、烂秧原因分析从1985年到1987年三年的资料表明,烂秧的发生与阴雨天气、低温密切相关,与床土酸碱度、秧苗素质、品种及是否严格进行土壤等项消毒有关.烂秧与天气的关系.1985年我们从4月  相似文献   

18.
水稻育秧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育秧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秧苗健壮,分蘖芽发育好、叶片发育好、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快、容易得到大穗,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做好水稻育秧工作。1采用大棚育秧大棚棚内面积大,空间容量大,昼夜温差小,相对温度高,便于机械化作业,争取农时和积温,有利于培育壮苗,因此,要发展钢骨架大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和锦山镇水稻产区广泛应用大棚育苗,多数合作社与农户在稻秧移栽后,在大棚内仅仅种一些白菜、豆角、黄瓜等自给性蔬菜或干脆让其闲置,大棚利用率低,效益差。为了全面提高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对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进行袋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五华县农业局安流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响应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绿色崛起,实施科学发展”战略,认真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路子,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出一项新的水稻育秧技术——简易大棚“丰”字架水稻育秧技术。此项技术的推广将传统分散田块育秧转变为大棚集中育秧,每667m^2大棚可育插27.3hm^2的秧苗,既方便群众、节约用地、节省劳力、降低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