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病例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继发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一、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的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经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1流行病学1.1猪瘟猪瘟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接触,经消化道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猪瘟病毒只感染猪,不分季节、年龄、性别、品种均易感,死亡率高,而且传染相当快,多为急性。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包括病死猪流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病猪被急宰后,其内脏、肉、血、废料、废水污染了健康猪的饮水和饲料均会传播猪瘟病毒。另外,母猪被弱毒株感染和已得病母猪都会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生产仔猪弱小不易存活,生产木乃  相似文献   

3.
傅巧云 《农家致富》2013,(18):41-41
进入秋季后,气温渐凉且昼夜温差较大,猪瘟、蓝耳病、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较易感,常呈散发性流行。一、猪瘟1.症状表现由猪瘟病毒引起,各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病,病死率极高。病猪体温高达40~42℃,食欲不振、精神萎顿、弓腰、腿软,腹泻与便  相似文献   

4.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其基本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内脏器官多发生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变,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流行,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家猪、野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对热的耐受性不高,一般60℃即可将其杀灭,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将非洲猪瘟病毒杀灭,非洲猪瘟感染的病猪临床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好识别,猪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猪瘟     
焦鑫 《饲料博览》2004,(8):53-5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本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坏死性炎症,特别在回盲口附近常见钮扣状溃疡,故俗称“烂肠瘟”。病原:猪瘟病毒。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不分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都可感染发病。病猪是其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尿、分泌物、唾液排出体外,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及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其次本病亦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可以机械带毒,成为传播媒介。猪瘟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易感猪群一…  相似文献   

7.
正猪瘟主要由猪瘟病毒引起,患病猪会出现精神不振以及采食量下降等症状,同时体温可达41℃,病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副猪嗜血杆菌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病猪急性期最明显的特征是浆膜炎和胸膜炎,也有可能发生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情况,多因运输疲劳等应激因素而诱发[1]。本文就猪瘟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例进行分析,提示养殖户做好隔离和控制,并通过专业的剖检及试验进行确诊,从而展开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1):26-27
<正>1流行病学1.1传染源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圈舍、垫草、衣物、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1.3易感动物家猪和欧亚野猪高度易感,无明显的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疣猪和薮猪虽可感染,但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 一、猪瘟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和梗死。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病猪和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屠宰时的血、肉、内脏和废料、废  相似文献   

10.
<正>猪场在养殖猪的过程中常见疾病较多,例如猪瘟、寄生虫、猪细小病毒、猪丹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等。笔者通过对猪瘟、寄生虫、猪丹毒三种疾病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例探索猪病的防治工作。1规模化猪场常见猪病1.1猪瘟猪瘟病毒多存于猪的淋巴结、血液、脾脏中,主要是通过病猪或带病毒猪的粪便、尿液或其他分泌物进行传染,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和消化道传染。猪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猪身体上的  相似文献   

11.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等特征,常表现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长结、肾出血等现象,死亡率高、病程短。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猪、野猪,同时软蜱和接触病猪的污染物等也是传染源,主要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软蜱等昆虫也可通过叮咬传播。最易感染的是家猪和欧亚野猪。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者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所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竭以及皮炎肾病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鼻腔分泌物排出体外,4~5周龄和11~13周龄仔猪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一、临床症状PCV—Ⅱ可引起多个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主要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生长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贫血、干枯  相似文献   

14.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烈性﹑ 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入OIE名录,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野猪易感,家猪高度易感,且无明显的品种﹑ 日龄和性别差异,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100%,对养猪业危害严重,本病不是人畜共患病.文中简要介绍该病的防控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6.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的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仔猪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猪、带毒猪及其产品以及易感媒介直接或间接传播,该病已经严重威胁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猪瘟又名烂肠疽,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其特征为急性型病例呈败血病变化,使病猪肠道和肺脏发生剧烈炎症及坏死。本病一年四季都发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1病原及流行特点猪瘟病毒是披盖病毒科,瘟疫病  相似文献   

19.
六、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种动物易感。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天气寒冷多变的季节发生,发病率高,传播快,常全群暴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厌食或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喷嚏、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肌肉、关节  相似文献   

20.
猪瘟疫苗免疫保护临界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传染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对该病均易感,目前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通过对北京市养猪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多数猪场仍存在多点散发现象,死亡率占总养猪量的4%~8%。为了确定猪瘟疫苗免疫抗体保护临界值,以便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实施免疫,本研究应用免疫动物攻毒实验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临界值的测定,为该病的科学免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