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树冻害后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2007年冬季低温冻害的影响,巴州北四县的苹果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冻害。经调查,红富士苹果比秦冠和黄元帅的受冻程度严重;同一株树主干北面比主干南面受冻严重,小枝比大枝受冻严重。冻害发生后,导致树势衰弱,苹果腐烂病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玉米种子低温冻害条件的研究资料众多,由于研究者选用的材料和试验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根据研究结果与实施经验,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下降。因此应从收获前开始,利用北方秋季凉爽干燥的气候条件,抓好晒种降水这一关键环节,在低温来临之前将水分降至受冻害的临界水分以下,方能安全越冬。建议在实际贮藏中采取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得出: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 最低气温≤-4 ℃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 ℃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 ℃时出现轻度受冻;-4 ℃时出现中度受冻;-5 ℃度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蔡鹏 《科学种养》2014,(8):13-14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具有生产周期短、增产潜力大、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在各地被广泛种植。近年来,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马铃薯生育期常遭遇低温冻害、晚霜、脱肥、干旱和病虫害等,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现就地膜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及时破膜放苗播种20天后,须常到田间查看,当10%的幼苗开  相似文献   

5.
<正>《预案》指出,一要防范北方冬麦区春旱。提前检修灌溉设施,加强旱情监测,及时采取浇水抗旱、农艺保墒、化控增湿等多种措施,减轻旱灾损失。二要防范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强化田间管理,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小麦抗寒防冻能力。降温前采取及时灌水、划锄等综合措施防御冻害。受冻麦田  相似文献   

6.
延安5次苹果花期冻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苹果花期冻害气象预警和灾害防御水平,笔者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结果表明: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最低气温≤-4℃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时出现轻度受冻;-4℃时出现中度受冻;-5℃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今年冬天我省各地普降大雪,特别是南部的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区。信阳遭遇了50年一遇的降雪过程,气温降到近几年最低点,导致这些地区种植的油菜冻害严重。现正值油菜返青期,如何正确进行田间管理,减灾增产,笔者提出了排水防渍、及时施肥、防治草害、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油菜抗雪救灾和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将油菜冻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方百计夺取油菜丰收。  相似文献   

8.
2003年甘肃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冻害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3年10月12-15日,一次突如其来的强降温天气过程,使甘肃河西酒泉、张掖等地区大部分玉米制种遭受严重冻害.据气象部门测报,连续4天气温降到-6℃~-8℃.酒泉市2003年玉米制种面积9800hm2,受冻害面积6080hm2,占全市玉米制种面积的68.6%,损失惨重,教训深刻.现将2003年玉米制种冻害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平阴县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特别是3月倒春寒直接造成部分麦田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3月27日,全县降雪,气温骤降至-2~4℃,全县受冻面积约10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40%。2004~2005年度由于受冬季长期持续低温影响,特别是2005年元旦前后,极度低温达到-13℃,持续时间达半个月,使平阴县2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000亩冻害程度较重,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相似文献   

10.
苹果冬春季防冻管理及用药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中央气象局显示,2016年冬天处于拉尼娜状态,这个冬天可能会被"冻哭"。如此寒冬下,果树受冻会非常普遍。苹果树受冻,枝条、花芽和根系都有明显表现。枝条受冻,外观无较大变化,但内部会变成黑褐色,严重时造成黑心、发芽迟,叶片瘦小或畸形,生长不正常等;其中嫩枝及枝干夹角处易受冻害。花芽冻害表现为内部鳞片变褐,深冬气温不稳定、早春花芽结束休眠后遇到倒春寒最易受冻,花芽早春受冻害主要为雌蕊受冻,表现为花芽干瘪死亡,  相似文献   

11.
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67-171
为明确霜冻强度与农作物冻害程度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为研究对象,从霜冻灾害的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出发,建立玉米冻害等级指标。主导指标采用最低地温负距平,能够反映玉米关键生育期作物耐寒程度的动态变化,实现了霜冻强度与作物生育期的结合;辅助指标采用逐时负地积温与日最低地温,体现霜冻强度是低温强度与低温持续时间的累计效应;再参考作物受冻率,构成了完备的春霜冻害指标体系。该指标计算简便,物理及物候学意义显著,经检验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达到80%,可在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弓贵明 《种子科技》2014,(12):45-46
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忽视马铃薯田间管理工作,导致经济效益较低。本文从中耕除草、培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麦田冻害原因及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河南省中北部受冻害重的品种多为弱春性品种,特别是近几年大力推广的优质强筋麦品种如豫麦34、郑州9023、郑农16等,一些半冬性品种受害相对较轻。针对不同的受害麦田应采取以下主要补救措施:麦田及早中耕,增加地温以促进全部受灾麦田的快速生长,及早追肥,促进冻后新生小蘖早生快长。返青至起身期酌情补施肥料,促使受冻小麦叶片恢复生机。改种作物,加强麦田的病、虫、草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李烨 《科学种养》2011,(9):15-15
地膜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效益佳,但田间管理措施如果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因此地膜马铃薯田间管理应做到“8适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产业正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在地膜马铃薯生长期间,霜冻、"倒春寒"等低温冻(冷)害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膜马铃薯的出苗、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农户收入。现将低温冻(冷)害对陈仓区地膜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及减灾对策。一、低温冻(冷)害对地膜马铃薯的影响1.影响出苗据陈仓区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陈仓区12月、1月、2月三个月平均低温分别为-2.4℃、-4.4℃、-1℃,平均极端低温分别为-6.6℃、-8.6℃、-6℃。可以看出,陈仓区冬季平均低温、极端低温均较低。当温度在-1℃以下时,地膜马铃薯容易受冻害,出苗率不高。  相似文献   

16.
滕州市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达 1.33多万hm2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 ,近年来双膜覆盖栽培面积逐浙扩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1 双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优点1.1 高产稳定滕州市双膜覆盖马铃薯一般单产 2 0 0 0kg/6 6 7m2 左右 ,比露地或单膜覆盖种植增产 2 %~ 30 %。1.2 品质改善实践证明 ,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其大中薯率和商品率显著提高 ,品质改善。1.3 避免春冻害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可避免早春嫩芽受冻伤害 ,提高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1.4 收获期提前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早收获一个月 ,比单膜覆盖栽培早收获半月…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早春汉中部分县区茶树遭受了近10年罕见的低温冻害,本文通过对全市茶叶主产县茶树受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茶树冻害补救措施,旨在为汉中茶园冻害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保护地黄瓜低温冻害的表现症状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淑梅 《种子科技》2012,30(9):46-47
东北地区低温冷害较频繁且严重,而我市又处于黑龙江省东部,无霜期只有120~130天。多年来,我市保护地黄瓜早春或晚秋生产中受冻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寒流侵袭或突然降温或降雨,都会造成黄瓜冻害。因此,掌握黄瓜低温冻害的表现症状及补救措施,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敖汉苜蓿冻害及其防御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启忠  桂荣 《华北农学报》2001,16(1):136-142
敖汉苜蓿在赤峰地区受冻有4种表现,(1)全株未受冻;(2)根颈上端受冻变黑,下端仍能再生新芽;(3)根颈全部和根的部分受冻变黑,不能再生新芽;(4)全株受冻死亡。引起冻害的主要原因是苜蓿播种期晚和根颈入土浅。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芷蓿具有2个以上分枝,根颈入土深度5cm以上,以及根颈膨大,直径达0.3cm以上者,方能减轻或避免受冻。适时早播或带肥播种,延长苜蓿生长期和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在封冻前对平作进行浅耕覆土或深开沟冻磨平,无能增加根颈保温层,有效提高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20.
兴义市马铃薯冻害调查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义市是贵州冬作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但受霜冻的影响,每年给马铃薯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已成为制约马铃薯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贵州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凝冻天气,给兴义市冬作马铃薯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进行马铃薯冻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探索,对促进马铃薯稳产高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